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境、潜意识、高维空间

最近悟空问答上关于梦境的问题似乎很多。梦确实是一个神秘且迷人的领域,神秘来自于未知和不可测,虽然我们大都明白梦境是非理性、随机和不规则的,但依然对其多变且神奇的形式(梦中梦、连续梦、可控梦……)还有光怪陆离的内容所吸引。由此也衍生出很多神异的理论,比如梦境中隐藏着高维度空间,比如梦境是连接两个平行世界的同道,比如梦境是穿越时空的预警,可以让人避免一些未来的灾难等等。另外,托梦、启发性的梦境等,都让人感到神奇,震撼,难以解释。所以,今天我们就这个可聊性极强的话题分解探讨一下。

其实,从起效机制上说,梦境的运作并不复杂,目前通用的解释是人们在REM(Rapid eye movement)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下,在一部分仍然清醒的神经元的参与下对于大脑记忆碎片的整合。碎片的内容杂乱无章,来源于白天的生活和对周遭世界的观察理解。有时候人们认为梦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则是因为潜意识的参与和编排。所以,大体上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合理的。

而让人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的是,梦境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功能”,比如“预言”未发生的事情;比如在梦中和死去的亲人对话,醒来后找到一些亲人留给自己的东西;比如受到梦境的启发下做出新的学术发现或技术发明。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对苯环结构的发现。其实个人认为以上情况均可以说是一种“错觉”,或者说是我们对于梦境的某种误解。

先聊聊“预言”式的梦境,这个似乎很多人都经历过。我们认为自己曾经“梦到”过后来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在事情确实发生之后对一些场景或情节记忆犹新,似乎曾经见到过,然后去“回溯”自己曾经的梦境,发现真的很神奇。注意,如果你同意我上面的叙述便可以看出,这个过程在时间线上是反着的。先发现了“似曾相识”的事物,然后想到梦境,而且此时的梦境格外清晰。可以说这个梦已经不是我们“当初”做的梦了。它经过了我们事后清晰的逻辑整理,让故事很充实很精彩,然后自己便“相信”了。从始至终是我们的大脑在编辑、修补、构建、陈述、拓展,最终为我们“推断”出了一个神秘且充满吸引力的结论。再说说凯库勒梦到衔尾蛇最终发现苯环结构这件事。实际上我们仔细看下他的故事就很容易发现其实他并非受那个梦境的启发,而是做这个梦之前日思夜想,反复对苯的分子化合结构进行推测和思考,在大脑中积存了大量的数据、图形和逻辑推论。也许在潜意识中他已经形成了苯环基本结构的猜想,但是自己还不太肯定,也就没有清晰表达出来。那个关键的梦作为最终的催化剂,将头脑中已经思索得八九不离十的结论和“衔尾蛇戒指”的直观形象巧妙糅合,起到促进量变到质变,引燃灵感爆发的作用。而给外人的印象就是凯库勒在梦中有如神助,获得了冥冥中的“顿悟”,最终做出伟大的发现。

正因为梦境总让人感觉奇妙、诡异、不可思议,所以也就总有想象力丰富的人们将各种大胆出位的理论赋予梦境。比如梦境其实是多维空间的入口,是平行世界的通道……可以这么说,人的梦境和多维/高维空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时空维度是物理上的概念。我们可观察的,一维的点,二维的线和面,三维的体,以及可用数理逻辑推测的四维、五维及更高的相互垂直的维度都是实在的观测和严谨推断的产物,理论扎实,证据过硬。而梦境中的“维度”是心理上的,可以说纯属推测。变化多端,毫无规则,没有稳定的观测数据支持,洒家很愿意给它一个自认为比较贴切的标签叫做“幻维”——幻觉维度。你认为是几维就是几维!况且这里存在着大量的嵌套(梦中梦)、折叠、连续的结构,十分不稳定。说梦境连接平行世界的,“理论根据”估计十之八九来自于庄周梦蝶之类的故事(他在另一个世界是一只蝴蝶,或他在蝴蝶的梦中),印度教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比如说我们的生活都是湿婆神的春秋大梦,一旦祂梦醒我们的世界即将毁灭……这么看,这个“理论”根基极不扎实,是文学的隐喻或说联想而不是科学的实验,证明或证伪。当然,个人认为这会是一个小说的好题材,能发挥多精彩看你有多深厚的底蕴,呵呵。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我把他们的“美梦”破坏了,或说我就是个浪漫的终结者。在此不想予以否认,因为人需要理性,科学则来不得半点虚伪。但其实科学上对梦境的探索也刚刚起步,由于观测上的难度,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定论的。所以神秘瑰丽的幻想空间依然存在,关于梦境的讨论也会继续进行下去。

好了,2019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新年的期许。梦境无规律可寻,但“梦想”是有理性基础的,是科学规划,努力执行可能实现的。所以,在此预祝大家信念梦想成真,万事如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你做过的梦,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原因有三
​【读书笔记】造梦与析梦的传播学解读——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有感
浅谈做梦的艺术
解析盗梦狂想曲专家称仅存在于理论可能
如何进入“清醒梦”
想做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你需要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