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载良和立达学园(二)

陶载良和立达学园(二)

陆洪宝


二、立达学园应运而生

1922年,纷乱的世道却在无意中给他开启了一扇梦寐以求的门。

这年寒假前,陶载良江阴南菁中学的同班同学周为群来信介绍他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附中去当训导主任兼物理算学教师,并说附中主任舒新城已邀聘沈仲九、匡互生、朱光潜、丰子恺、朱自清等试行美国道尔顿制教学法。他们中有的人在当时就已声名在外了。

对陶载良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这绝非是因为自己将要担任的职务,他庆幸的是有缘结识的那几位即将共事的新同仁,尤其是匡互生。


立达学园创办人匡互生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的匡互生是五四运动的急先锋和策划者之一,组织并参与天安门大会和会后游行,第一个点燃赵家楼烈火,是陶载良十分敬重的人。想到自己今后将与匡互生相处共事,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良禽择木而栖。他辞去南开教职,一路风尘仆仆,从天津赶到上海中国公学附中任职。

接下来的几年对陶载良来说,正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的话。1923年至1925年间发生的几件事,对他的从教之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是匡互生等因中国公学董事长参加曹锟贿选而愤然辞职,随即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陶载良亦由匡互生介绍到春晖中学教英语。后来,匡互生因在训导学生问题上与春晖校长经亨颐(国民党中央委员)意见不合而辞职,陶载良钦佩他的原则性和毫不妥协的精神,也一同辞职。匡互生他们几位教师的接连辞职,在春晖中学引发了极大的震荡。

回到上海,有一个急迫的问题摆在匡互生、陶载良和丰子恺他们面前:今后的路怎么走?

在商谈以后怎么办时,陶载良提议:“我们自己来办学校,可以贯彻我们的教育主张。春晖不少学生因不满校方,纷纷申请退学,希望我们自己办学。这是我离开春晖时所得到的消息。”此时的吴淞中学(前中国公学附中)亦已停办。经大家仔细考虑,决定立即着手筹备,定校名为“立达”(取《论语》上的“立己达人”的意思),并由匡互生即刻动身去北京募捐筹划开办费(至少要募到600元)。陶载良、丰子恺他们几人在上海边等候匡互生的筹款电讯,边拟订招生简章,一俟时机成熟,立即通知吴淞、春晖两校失学学生。

天无绝人之路。智慧者独辟蹊径,在危机中抓住了机遇——立达学园应运而生。

然而,匡互生的募款之路却一波三折:他先到天津向总统黎元洪募捐,黎元洪避而不见,由副官送20元“聊表心意”;返京后他偕同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和教育总长易培基去协和医院看望孙中山和宋庆龄,孙中山慨允捐助600元,后因孙中山病逝而放弃;复向母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黎锦熙募得60元;由易培基作保,向著名中医著述家丁福保借款300元……

孙中山的捐款虽然未能到手,但他的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海《民国日报》编辑邵力子特别优待,以1元钱的价格为立达刊登1个月的招生广告。匡互生的同学、学生,或动员亲友,或吁请商家企业家等社会人士援助立达建校。

陶载良常说:“立达学园是以借300元起家的。”

1925年1月,匡互生、陶载良、丰子恺、刘薰宇和朱光潜等于上海小西门黄家阙路创办立达初级中学,2月25日开学。7月,学校迁建江湾,改名上海市私立立达学园。取“学园”而不称“学校”,一则寓意立达学园的办学内容非仅仅限于初中教育,二则以寓“学校犹如花园,而教育犹如园丁培养花木”之意。学校以“修养健全人格,实行互助生活,改造社会,促进文化”为宗旨。立达学园开办初期曾设置过大学部文艺专修科,1年后因经费等原因停办。1930年,立达学园分为江湾部与南翔部,江湾部为初中与高中普通科,南翔部为高中农村教育科。他们还在上海组织成立了立达学会,会员除上述5人外,还有吴稚晖、李石曾、易培基、张静江、胡愈之、沈亦珍、陈兼善、周为群、舒新城、裘梦痕、冯达夫、夏承法、牛沛江和冯焕文等。随即产生的立达学园校董会,成员由匡互生、陶载良、丰子恺、刘薰宇、朱光潜、夏丏尊、周予同、陈望道、俞君适、王更三和张石樵等组成。匡互生任首任行政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校长)。


位于南翔附近柴塘村的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

匡互生曾撰文说:“立达的创办,最初的同志不过三人(指匡互生、陶载良、丰子恺),自决定创办以至开校,为时不过四十余天;开办经费不过捐款百余元,借款五百元。但是所以能够成立是完全由于同志的增加,和各同志的志愿的协作,理想的要求,坚强的意志。从这一次的经验,使我们对于'理想和意志能够征服环境,创造环境’这一句话,得到了一种凭证。”(《匡互生与立达学园》第23页)。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立达学园,汇聚了当时的一批大师名流,除创办人外,叶圣陶、夏衍、陈望道、沈雁冰、许杰、刘大白、郑振铎和周予同等任立达学园文史老师,胡愈之教世界语,楚图南教经济学,吴冷西教日语,刘薰宇和章克标教数学,丰子恺、钱君陶、关良、陈抱一、吕骥和裘梦痕等任美术和音乐老师。

当时,不少课程的自编教材与开明书店合作出版

1925年发生“五卅”惨案,共青团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部长恽代英经侯绍裘(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介绍,曾到立达学园演讲;立达学园师生为宣传罢工、罢课和罢市的意义,出版了数期《立达人道报》,陶载良带领几名学生上街散发(每张收成本费铜板1枚,解放后该小报曾在松江一次展览会上展出过)。鲁迅先生于1927年下半年到立达学园作过两次讲演,其中10月28日讲演题为《伟人的化石》。李叔同(弘一法师)于1935年到立达学园讲学,并为立达学园创作了校歌。当时,上海立达学园享有“文有立达,武有黄埔”的盛誉。


“一·二八”事变后被毁的立达学园,中坐者为匡互生

1932年爆发“一·二八”事变,处于江湾的立达学园校舍被战火严重毁损,半年后修复并重新开课。匡互生为此耗尽了他最后的精力。

1933年4月22日,为立达学园殚精竭虑而积劳成疾的匡互生与世长辞,时年42岁。

资料:松江微历史

编辑:周雨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五四”先贤匡互生
一钩新月天如水
经亨颐“人格教育”思想与实践——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项红专
白马湖畔,先生云集
(2)美的教育与丰子恺(节选)
丰子恺的“缘缘堂”缘起江湾 李忆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