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抗战历史遗迹导览(宝山区)
2015-8-5 09:48:28
来源:东方网
宝山区:
①侵华日军小川沙登陆处
地址:陈东路121号
简介:民国二十八年(1937)“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月23日凌晨日军以一旅团之众,于宝山小川沙登陆。沿途烧杀、淫掠,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仅在罗泾的范围内惨杀无辜群众就达2244人,烧毁房屋10908间。当地群众称“8.23”这一天为“总忌日”。1985年,宝山县人民政府立“侵华日军小川沙登陆处”纪念碑。2003年8月又进行了修缮,并为了方便市民祭扫和参观,在罗泾党校内新建“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碑”。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地铁1号线富锦路1出口,换乘公交宝山6路
②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
地址:友谊路1号临江公园内
简介:姚子青(1909~1937)广东平远人,又名若振,号中琪, 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奉命赴上海抗日,进驻宝山县城。他率领600官兵与敌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将士壮烈牺牲。姚子青本人也于9月5日在与侵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1996年8月13日立“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纪念碑,碑石是灵岩山自然石,上刻碑文。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地铁3号线 友谊路站下 换公交160、159、952B等可达,公交116、728、849宝杨码头专线。
③罗店红十字纪念碑
地址:罗太路352弄15号
简介:该碑始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为纪念1937年8月23日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副队长苏克己和谢惠贤、刘中武、陈秀芳三位队员,为救治和掩护飞行员苑金函而遭日军杀害而建。1981年,该碑因年久失修,当地民政局于原罗店中学内重立,1984年又在原碑西侧15米处按原样放大重建。后又历经多次修缮,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地铁7号线美兰湖站1出口;宝山16路、宝山23路、963路、1606路、840路
④无名英雄纪念墓遗址
地址:共江路668号
简介:无名英雄纪念墓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的三千忠烈将士,当时上海人民集资24万余银元,由宝山各界在庙行捐地2公顷,建墓树碑。墓呈方形,高约10多米,内置烈士衣冠石椁。墓门上方正中刻有“义薄云天”四字。出口处有6扇大铁门,四间门卫室。墓前有石桥,周围遍植冬青花木,四周皆围墙。为方便前往祭扫,辟建一?二八纪念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墓地被侵华日军炸毁。1998年12月新建无名英雄墓遗址纪念碑于泗塘二中操场跑道北侧。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地铁1号线通河新村站3出口
⑤高境庙纪念村牌坊
地址:逸仙路殷高路交叉口
简介:高境庙纪念村牌坊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因在高境等地建造纪念村为劫后余生的灾民提供住房,同时所建的纪念牌坊,牌坊字碑处有黄炎培正书明文题刻:“高境庙纪念部”坊名。现牌坊座北朝南,柱顶着流云装饰,2003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宝山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现保存状况较好。
交通:地铁3号线;公交51路、52路、99路、116路、502路、751路、760路、952路等。
⑥庙行纪念村牌坊(不开放)
地址:一二八纪念路北侧(锦辉绿园南门东侧)
简介:庙行纪念村牌坊牌坊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分别在庙行、大场、高境、马桥等地建造纪念村,为劫后余生的灾民提供住房,同时建纪念牌坊,庙行纪念村牌坊是其中之一。牌坊字碑处有正书阳文题刻:“庙行纪念邨”。
⑦吴淞炮台抗日遗址(不开放)
地址:塘后路109号
简介:吴淞炮台抗日遗址始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日军炸毁。现吴淞炮台抗日遗址部队营区内,在遗址新建“吴淞古炮台”,占地约1500平方米,将刻有“平夷靖寇将军”的古铁炮,安置在中心的大理石平台上。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⑧狮子林炮台遗址(不开放)
地址: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
简介:狮子林炮台遗址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原为清乾隆年间(1736~1766年)福建省福安县知县张金惠(月浦人)墓地,因远望此林似蹲狮状,俗称为“狮子坊”,是进入吴淞口标志。 海上船舶驶入吴淞口时,遂称此标志为“狮子林”。光绪十五年(1889)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此修筑炮台,称狮子林炮台,为由海入江必守的门户。光绪二十二年(1896)起陆续增加快炮和后膛炮。到了民国20年(1931年)有炮14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为中日双方争夺的主要阵地。
⑨山海工学团遗址(不开放)
地址:大华路龙珠苑200号
简介: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是陶行知创办的一种特殊的乡村教育组织。民国二十二年(1933)后,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活动据点,开展国难教育。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山海工学团因所在地为战区而停办。民国三十五年(1946)4月,陶行知返沪,恢复山海工学团,定名山海实验乡村学校。1981年恢复“山海工学团”旧名。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⑩圆瑛大师纪念塔(不开放)
地址:丰宝路350号
简介:为纪念创设上海佛教公墓的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在其1953年逝世后,由赵朴初等提议,中国佛教协会在大场佛教公墓建立了圆瑛大师纪念塔。
圆瑛(1878-1953)法号宏悟,,福建古田县人。1934年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战救亡行列,号召苏沪地区的僧青年,组织僧侣救护队,叁加战地救护工作。纪念塔原位于真大路352弄8号,2010年5月迁移至丰宝路350号。
?马桥纪念村牌坊(不开放)
地址:真陈路808号对面约150米
简介: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战争抗日将士在马桥建有纪念村。马桥纪念村牌坊深藏于宝山城市工业园五星村,具体地址在门牌号为“五星村马三13号”的院子中,当年是难民收容所。
资料来源: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上海市文物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寶山張廟街道——廟行紀念村牌坊、無名英雄紀念墓【圖文】
散落上海的十大火车头 可看可吃大不同
容美土司城遗址介绍_容美土司城遗址简介
宝山46处文物保护点,你去过几处?
上海旧影 | 淞沪铁路天通庵站遗址
罪证:真实的日军侵华图集-上海战场(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