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进运动:一部对抗与融合交织的活剧

从电视剧《西部风云》看西进运动对美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影响。


2005 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制作推出了一部名为《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 ) 的电视剧。在这部电视剧中,他以一个来自弗吉尼亚州的车匠家庭与一个西部拉科塔(Lakota)部族的印第安人家庭为切入点,描述了个人、家族、民族以及整个美国国家命运的百年沉浮。在剧中我们看到,美国普通民众穿越广袤的荒野、沼泽来到他们向往的西部,从事采矿、农耕、商贸等各式各样的工作。


此剧反映的正是跨越百年的美国“西进运动”。这是一场从18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 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迁移开发的群众性运动。


《西部风云》电视剧海报


著名的“边疆学派”[1] 对这一历史事件投以巨大的热忱, 认为它对美国国家性格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西进运动之始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争斗并没有停止。19 世纪初,在美国统治者那里,有一种“美国人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这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2]。它与后来美国完成从大西洋扩张到太平洋的战略任务后提出的“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 Exceptionalism)[3](深深影响到“门罗主义”),并称为19 世纪美国领导者的两大战略追求。19 世纪的美国人坚信,他们将在美洲建立一个全新的民主文明,而仍然实行君主制的“老欧洲”则将陷入战争,从此分崩离析。


1800 年,托马斯·杰斐逊当选总统。刚建国没多久的美国有两个强大的“邻国”。北面是控制加拿大的英国;西面是控制密西西比河以西广袤的路易斯安那的法国。相较而言,因为大多数美国农民不得不依赖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新奥尔良港进行贸易,所以美法关系更重要一些。1803 年,杰斐逊总统派代表到法国与拿破仑·波拿巴谈判,目的是说服波拿巴同意美国农民可以继续通过新奥尔良港进行贸易。但令美国代表意想不到的是,在对英战争中焦头烂额的波拿巴提议,美国可以直接买下广袤的路易斯安那满足自己的需求。经过谈判,美国人最终以1500 万美元买下了约82.8 万平方英里(约合21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折合一英亩不到四美分。美国的国土面积由此增加了一倍。这恐怕是世界史上最廉价, 也是对美国人最为划算的一场土地交易。


1812 年美英战争以前,美国的扩张方向最初是往北。因为此时英国军队主要忙于欧洲拿破仑战争,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呈现出人口稀少、防御松懈的状态。曾担任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说:“今年(1812 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可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但1812 年的美英战争最终阻止了美国人的北进,美国人不得不将扩张方向转为向西; 加之1812 年战争以后,农产品价格急剧上涨,客观上迫使更多的农民向西移动寻找更多土地。实际上“西进运动”一词中的“西”字所指的地域范围是不断变化的。享有盛名的边疆学派史学家雷·艾伦·比林顿在他的名作《向西部扩张——美国边疆史》中谈到,对19 世纪初的美国人来说,最初的“西方”,指的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域。而在1840 年以前,很少有人进入“远西”地区。


《广袤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威廉·雅各布·海斯/ 绘


历史上,美国东部沿大西洋发展的地区是美国最早开发的区域。当时的美国东部已经开启了工业革命,因各种物质条件相对成熟,移民大量涌入,人口增加很快,土地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扩大,亟须将剩余人口向外转移;而获得大量西部土地的联邦政府,也将西部列为重点开发对象。自1785 年的《西北土地法令》开始,联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西部土地、印第安人的法令,来保证西进运动持续展开;从个人角度而言,普通民众中的许多人因冒险主义、发财迷梦而为西部所吸引,但也有为了传播宗教信仰而前往西部的基督教徒。


与东部的繁华相对的是西部的荒凉。这是美国白人不曾问津的地域, 有着大片无主之地,以及牛群、山林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同时,无人之域亦没有旧规则束缚,人们口耳相传间把它描绘成非比寻常的宝地,进而吸引了更多冒险者的到来;除此之外,联邦政府一直致力于交通运输建设,在西进运动的持续发展中也功不可没。


《帝国西进》 约翰·贾斯特/ 绘


2

迁入者与原住民


电视剧《西部风云》以车匠惠勒家第一代西进移民雅各布为主角, 带领观众透视了这些前往西部荒野一搏的平民,他们当中有逃跑的黑人奴隶、原居东部的美国人(占大多数)、欧洲移民等,后来剧中更是出现了被铁路公司拉来修筑铁路的中国劳工。剧中描绘的场景十分符合当时西进运动的实情。


在19 世纪40 年代,东部的美国人开始听到关于“西方”诸多激动人心的新景象,决定向西移民。他们经常走的一条道路,今天被称为“俄勒冈小径”(the Oregon Trail)。此路长约2170 英里,从密苏里州延伸, 穿过落基山脉,一直到今天的俄勒冈州。在俄勒冈小径上穿行的人群中, 最多的是东部的工人与农民,还有大量的土地投机商。


这条迁徙之路,并不像今天的西部片中描写的那么浪漫,真正走起来,需要耗时两三个月。但相较于绕行南美洲的海路需要四至六个月而言,这已经算快的了。俄勒冈小径上, 人们乘坐着牛、骡子或马拉的厢车。路途漫长,这些新移民不得不在路上艰难面对印第安人的袭击、野兽伤害、疾病和恶劣的天气。食物和水的缺乏也是问题。


艰难的西迁之路


除美国东部的白人西迁者,移居西部的还有黑人、欧洲移民与华人。


大部分黑人是以奴隶的身份被白人定居者带去西部的。1821 年,美国的第一批白人定居者到达当时仍属于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带去了大量的黑人奴隶。但在当时的墨西哥,奴隶制是非法的,许多美国奴隶主密谋独立以发展奴隶制。1836 年,德克萨斯从墨西哥独立。1845 年,美国国会投票同意兼并德克萨斯州。1847 年,美墨又签署《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将里奥格兰德州定为墨西哥和德克萨斯州之间的边界。墨西哥被迫割让了广袤的墨西哥湾地区,美国获得了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怀俄明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在这片新获得的土地上,奴隶制种植园得以发展,黑人奴隶多次通过起义等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其中包括著名的“地下铁道”运动[4]。为了获得人身自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逃往山林、沼泽等地带, 在那里组织起武装。在19 世纪初期的佛罗里达战争中, 黑人与印第安人甚至在战争中合作抗击白人入侵者。


欧洲移民也在西部大量涌现。一方面,欧洲大陆正进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劳动力过剩,平民有着进入新大陆寻求新生活的愿望,另一方面,美国的投机公司为了牟利假意哄骗移民。如18 世纪末期,就有600 多名法国人受手中并无寸土的美国投机公司哄骗,购买了无效土地证,本以为自己将获得环境优美的丰饶土地开始新生活,却被告知将要流离失所。信息的不通畅, 生活的艰难,使大批欧洲人流落到美国西部。


出售西部土地的海报


中国移民受到“淘金热”“铁路热”的吸引来到美国。19 世纪,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成千上万人从美国、墨西哥、中国、欧洲和南美洲赶到加利福尼亚挖金。这些人被称为“四十九人”,因为他们是在1849 年到达加利福尼亚的。之后在19 世纪60 年代, 美国两大铁路公司修建贯通西部的铁路时,大量中国劳工参与了这项浩大的工程,汇入了当时西进运动的洪流中。他们的辛劳工作,使得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在1869 年通车了,它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直达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只需用4—5 天,人们就可以从纽约赶到加利福尼亚。


就美国当时西部地区的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他们在近代被分为三种语族,这些语族属于五百多个部落。这些部落又各自分属于易洛魁人、苏族人、阿尔贡金人等不同民族,各部落之间语言、信仰的部落神都有区别;从生活地域来讲,他们生活在洛杉矶山脉以东至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区;从生活习惯上来说,他们仍维持着部落生活,惯于狩猎、捕鱼、采集果实。野牛是他们的捕猎对象,对一些部落,如《西部风云》中表现的拉科塔部落而言,野牛也是他们的神灵。他们称野牛为“瓦卡唐卡” (Wakan Tanka),认为野牛是上天为了让他们果腹而化生成的天之恩赐。这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也体现在他们的名字之中,在《西部风云》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印第安人第一代代表的女主角叫作“雷霆之心”,她哥哥作为部落祭司则叫作“野牛之爱”。


美国西部油画中狩猎野牛的印第安人


3

西进中的冲突


17—18 世纪时,北美白人社会尚在大西洋沿岸聚居,此时的美国白人对大西洋沿岸印第安人进行了屠杀驱赶,但与西部地区的印第安人相处,总体而言是和平的。到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期,联邦政府下令让西部的印第安人从居住、游猎的地域中迁移出去,为东部来的白人移民让出土地。在政策推引下,当地政府、军队利用印第安人的游牧民族习性与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无知,哄骗他们签订合同出让土地。


为了对付不愿迁移的印第安人,美国政府组织军队进行血腥镇压。这样的战争从18 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就立即开始了。1794 年,安东尼·韦恩击败了西北部的印第安人,1795 年《格林维尔条约》[5]的签订使印第安人把土地拱手让给白人。在这一条约中, 只划给印第安人一部分土地作为保留地,而将大部分土地归为白人政府所有的扩张模式初见端倪。此后, 战争随着白人向西部不断深入而持续进行。


随着1803 年美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以及1812 年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根特条约》,印第安人已经无法获得国外(譬如英法)所给的援助。大批白人农民开始进入此时仍然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流血冲突此起彼伏。19 世纪上半叶,美国上层放弃了通过强制或非强制的手段让印第安人接受欧洲人生活方式的努力。如美国国务卿亨利·克莱就认为,印第安人比欧洲白人低下一等,作为种族没有存在价值,应让他们全部绝迹。1829 年,安德鲁·杰克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很快制定了强制性的清除印第安人的计划。1830 年, 《印第安人迁移法》授予总统经费和权力,必要时可以武力驱除印第安人。该法案用50 万美元的代价“换取” 包括切诺基部落在内的印第安人的土地,并建立印第安地区,把东部印第安人迁移到了这里。


《眼泪之路》 R. 迈克尔逊/ 绘


居住在乔治亚的切诺基人拒绝《印第安人迁移法》,他们试图以法律手段抗拒强制迁徙。1827 年,他们宣布在乔治亚州建立切诺基国,并向美国的最高法院起诉,认为切诺基应被美国联邦政府承认为“主权国家”,不应受乔治亚州政府的管辖。但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乔治·马歇尔只承认了切诺基人自治的权利,却拒绝将切诺基当成主权国家。在出席最高法院的听证会时,印第安人公开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你们叫我们放弃狩猎和战争,我们照办了;你们叫我们建立共和政府,我们照办了;你们叫我们开荒种地,使用机械,我们也照办了; 你们叫我们放弃自己的宗教传统,信奉你们的神,我们同样照办了…… 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对我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土地的所有权。”当切诺基人的代表恳求杰克逊总统为他们做主时,这位一向对印第安人怀有敌意的总统冷冰冰地说:“我对你们是友好的,但是你们的唯一出路就是放弃自己的家园,到西部去定居。”在欺骗和武力的胁迫之下,1838 年的秋天,切诺基人扶老携幼,在联邦部队的押解之下,被迫辗转千里踏上了前往奥克拉荷马的路途。他们所经之处被称为“眼泪之路” (Trail of Tears)。印第安人迁移的结果,不仅使白人获得乔治亚的大片土地, 而且为他们打开了通往俄亥俄河谷的大门。


面对自己悲惨的境遇,印第安人并非没有组织过反击。1866 年,发生了“红云之战”。这场战争因西进运动中的淘金狂潮而起。作为拉科塔苏族人狩猎场的博德河流域地区中有通往新金矿的道路,政府想要取得这片区域。双方本来决定以谈判手段解决土地的归属问题,但美军士兵不等谈判取得成果就开始修筑道路,引起印第安人的不满,由拉科塔苏族领袖红云领导的“红云之战”遂爆发。该战争从1866 年开始,断断续续地持续到1868 年,一开始红云凭借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击败美军,使拉科塔苏族人夺回了对博德河流域的主导权。但到1868年,联邦政府遣三路军队围剿印第安人,最终击败他们,苏族幸存者自此进入保留地生活。所谓保留地,是指美国联邦政府给印第安人划出指定区域,让他们永久离开原居地并集中居住在这些保留地中;在划定的区域中有栅栏将印第安人与白人隔开,印第安人不能随意离开这一区域。但是,保留地的“保留”与否权力都掌握在白人手中,他们即使做出承诺也仍会继续驱赶、杀戮印第安人。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品《红云之战》


这些战争与冲突,都是美国深入“西进”的白人与当地原住民发生不可调和矛盾的结果。从结果来看,原住民与美国白人互有胜负,但从最初的和平到美国白人不断要求印第安人出让土地进行迁移为止,总体的趋势仍是白人越来越强势,逐渐掌握了对西部的绝对控制权。


到1876 年,美国政府综合之前所制定的关于印第安人的各项法案, 颁布了《印第安法令》。从内容上来说,这一法令将印第安人纳入了美国人的范畴,他们被赋予公民权。在白人政权的政策中,印第安人从一个国外民族变为国内民族,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到了19 世纪90 年代,印第安人的抵抗战争宣告结束,渐渐成为在保留地中生活的民族, 西部的“主”与“客”关系完全颠倒了。西进运动本身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也基本停止。


4

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同化政策


19 世纪50 年代,美国白人可以说是已经基本掌握了西部的生杀大权。19 世纪80 年代,美国颁布了建立印第安人学校的相关规定。这一时期开办了各种改造印第安人的学校。它们远离部落居住地修建,实行寄宿制,校规森严,致力于让印第安人移风易俗。这也是当时美国人对印第安人同化政策的一个标志。强制改变印第安人生活习惯的同化政策, 也招致了流血冲突。直到今天,保留地中的印第安人仍尽力保存着他们的文化习俗,完全同化政策早已宣告失败。


在《西部风云》中有很长篇幅叙述了这一政策及其带来的后果。片中,印第安少年“风之子”接受了白人式的教育,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后,他彻底改变了语言、信仰与生活习惯。男主角罗伯特劝说印第安少年“风之子”学习美国文化的时候曾告诉他,他必须学会英语,唯有如此才能为自己的族裔发声,否则他们的历史将任由主流白人社会改造。这不失为本片导演对美国在西进运动中不断欺骗夺取印第安人土地, 却把罪责加在印第安人身上的一种反思。


剧中“风之子”在学校被更名为乔治,他取得了很高的学历,但仍无法融入白人社会,回到部落时又已经与部落传统文化疏离。最后,他对罗伯特说:“教育让我明白,我不属于任何地方。” 


实际上,直到今日,这也是保留地中走出来的印第安人的一大困惑。


《西部风云》中剪掉长发,换上现代装进入学校学习的印第安人孩子


5

《西部风云》与西进运动


美国的西进运动有着许多别称,以美国历史学家特纳为代表的“边疆学派”曾竭力褒扬它,认为它在美国历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认为它塑造了美国的国民性;但若站在印第安人的立场来看,它却是印第安人的一部血泪史。


客观而言,美国这场向西部开疆拓土的壮阔迁移,对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从经济角度来说,西进运动带动了采矿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大举进步,推动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从政治方面来说,它促进了美国式民主政治的进步,此时自由平等的思想不断发展,妇女权利也有了提高;最后,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五月花号”将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带入美洲大陆,奠定了美国精神的基础。西进运动中固然也包藏着人们贪婪、好斗等诸多负面的品性,但恰如《西部风云》描绘的一代男主角雅各布那样,谨守自己的生活方式,正直、勤劳、勇于冒险的正面价值观才是西进运动为美国精神留下的真正财富。


《西部风云》一剧,贯彻了斯皮尔伯格一贯的风格,也保持了他制作的影视剧所应有的水准。也许因为斯皮尔伯格自己是犹太人,从犹太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处境出发,他总持有对弱者较为同情的态度,并在作品中展现了他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该剧亦善于运用隐喻的影视语言给观众讲故事。电视剧在刻画接受了保留地制度被迫在固定区域生活的印第安人时,画面里出现了一群曾在原野奔驰不羁,现在却被圈养的野牛,恰与印第安人的命运对应。在该剧的结尾,已成为爷爷的第一代主角雅各布带着孙子,并对孙子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车轮上的一个部件。恰好本片中主角一家世代从事车匠工作,姓氏也是“车轮”,对历史进程的感叹便都融在主角一家的姓氏背景中,导演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美利坚向前行》 约翰·贾斯特/ 绘


从本片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选用演员等各方面综合来看,《西部风云》确实是质量上乘,又有兴亡之叹的一部史诗巨作。而它所展现的“西进运动”,虽然随着历史学研究的深入,已不再像最初那样受人们追捧, 但仍不失为美国历史上大量平民迁徙、改变国家命运的大事件,值得不断深入发掘。


[1].边疆学派是19 世纪末出现于美国的一个史学流派, 又称“中西部学派”。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特纳。特纳的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系统阐述了西部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奠定了边疆学派的基础, 是美国史学的转折点。他的学说颠覆了美国史学的传统观点, 认为美国起源于欧洲。

[2]. “昭昭天命”为惯用措词, 表达美国凭借“天命”对外扩张,散播民主自由的信念。

[3]. “美国例外主义”的概念为,美利坚合众国与美国人在世界上地位独特; 因其为人类提供机会与希望,由注重于人身与经济自由的宪政理想所治理,衍生出独一无二的公私利益平衡。

[4]. “地下铁道” 运动指19 世纪,美国废奴主义者把黑奴送到自由州、加拿大、墨西哥以至海外的秘密运动。

[5]. 《格林维尔条约》指1795 年美国政府与印第安部落联盟签订的条约,该条约一方面使美国政府获得大片印第安土地,另一方面又承认了印第安部落的领土主权,造成暂时两者相安无事的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人眼里的异族人:印第安人是高贵的野蛮人!黑人也算是人吗?
美军是否屠杀4000万印第安人
白人是如何灭绝百万印第安人的?剥一个孩子或妇女头皮奖励50镑
美国独立战争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战争?
感恩节,他们是这样报答恩人的
印第安人的近代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