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是下个雨而已,为何阵仗闹这么大?

今天我们不仅仅谈谈天气预报。

 

华北这次降雨过程,还未正式展开,就已经收获了超乎想象的关注度。从媒体的头条新闻到微信朋友圈,所有人仿佛在一夜之间就知道了华北(最主要的就是北京)要遭遇一场厉害得不得了的暴雨。这样的传播效果对于公众防御强降雨的确有有利的一面,但另一方面过度的传播,夸大天气预报的极端性,谣言四起,也引发了不少公众的恐慌。


网络上关于暴雨的新闻目前都是京津冀

 

为什么一场简单的降雨过程预报,却发展成为媒体狂欢的盛宴,乃至谣言滋生的温床,而气象部门也不得不频繁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再三解惑。在这个事件中,各家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气象部门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不妨来说道说道。

 

从公众的角度看,近期的雨都集中下在南方,北方气温居高不下,酷热难耐,心理上都期盼能来一场雨缓解高温。所以一旦有关于降雨风吹草动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吸引到公众的注意,此为群众基础。

 

微博上求雨的网友


比普通公众更关注降雨的是网络上十分活跃的气象爱好者。他们对天气的“钻研程度”不亚于专业的预报员,对天气形势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天气过程的捕捉也十分敏感。最早也就是他们的一篇关于华北降雨的微信文章被大量转发,而这里面很多定性类的话语也被各类媒体大肆使用。


气象爱好者发布的微信文章


从气象部门来说,并不会干涉爱好者讨论天气。有这样一批活跃且热心的爱好者,帮助传播气象信息,帮助大众理解天气预报,科普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其实是对气象部门工作的一个很好补充。即便他们的认知有时可能出现偏差,但本身这就是一个讨论学习的过程,不必上纲上线。但事情的发展在媒体的介入后,就发生了质的改变。

 

再说说媒体。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采集者发布者,但是在面对可能引发公众财产和生命安全的严肃新闻时,我认为新闻的采写和发布还是应该遵循最基本的原则。第一,核实真实性。第二,公开信息来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在什么年代都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当媒体看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可能引发大众关注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是无脑转发还是做一下最起码的核实和筛选?想必这谁都能回答,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遗憾,媒体负分。


不客气的说,在这次暴雨信息传播早期,媒体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第一,使用气象爱好者的一些讨论预报信息作为新闻,是否应该先和气象部门核实一下?直接拿着气象爱好者的定论当做新闻标题并以此博取眼球,是否合适?第二,就算以上关于天气过程的讨论均判定为真实可靠,那也应该表明信息来源气象爱好者,而不是有意无意的抹掉信息源,给公众造成该信息获取自气象部门的错觉。


截图新闻来源:央视新闻

里面用了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图,但预报结论是来源于气象爱好者

这样巧妙的拼接,让网友误以为信息来源是气象部门 


最可笑的是,气象部门在后续的辟谣过程中,还被公众指责为自己打自己的脸。


在气象部门正式发布了此次暴雨预报结果后,的确也有很多媒体跟进,进行转发和报道,对消除前期的消极影响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已经失去了信息传播的第一爆发点,所以影响效果有限。这也就造成后期,某些人依然以早期的媒体报道为基础捏造夸大一下,整合成朋友圈疯传的民间谣言。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关于华北降雨预报

朋友圈流传甚广的特大暴雨预报


最后说说气象部门。气象部门这几年意识到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在信息公开和气象科普方面有不小的进步,这一点从各省市气象局纷纷建立气象微博、微信,努力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可以看出。但公道来说,在气象服务方面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面对天气过程时,气象部门往往存在害怕说错话,所以就不敢说话的境况。再加上天气系统不稳定(也就是说预报把握不大)、预报地区敏感(首都,人口稠密区)、前车之鉴太深刻,导致气象部门发声太晚,而失去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在面对媒体和公众质疑时也十分被动,应急处理反应慢。20日,当媒体关于华北的暴雨已经攻占各大头条时,气象部门还在谨小慎微的斟酌,这次暴雨的极限是150毫米,还是180毫米。还在和各方气象专家碰头会商,看天气形势,研判后期走向。而这个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发布信息的最佳时机。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给诸位看官再强调一遍,即便气象部门预报技术有限,处理应急事件也不见得非常及时,预报准确率目前也难以令你满意,但还是会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制作天气预报。请你在面对微信群、朋友圈里小广告式的预报信息时,多打一个问号,查查来源,而不是急于扩散传播。最稳妥的做法还是认准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预报,关注中央气象台网站、微信、微博。

 

中央气象台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就这?说好的暴雨呢!莫慌,降雨预报你得这么看!
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客观预报不准还是主观感受差异
综述:气象专家详解京津冀冷涡暴雨
新冷空气来袭,北方局地最高降温14℃,南方三大预警又发布
罕见!华北东北遭遇“台风雨”
今年将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步步逼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