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元区“80后”新农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红网时刻1月20日讯(通讯员 杨如)1月13日中午,冬日暖阳照耀着绿油油的菜地和波光粼粼的池塘。“80后”罗耀荣正埋头在菜地里劳作,脚上的雨靴满是泥巴,头上的汗水沿着脸颊不停往下流。

本是厨师的他,从2017年开始变身成为一名新农人,和妻子一起成立株洲润泽种养专业合作社,在群丰镇石塘社区流转120多亩土地,养殖黑山羊、土鸡、鹅、小龙虾、鲈鱼、翘嘴鱼、黄鸭叫等,还种植沃柑、砂糖橘及各种当季果蔬。现在,这里的鱼虾、羊肉、鸡蛋和绿色有机果蔬,源源不断流向株洲市民餐桌。

厨师中途改行 零基础开始学种养

在罗耀荣50多亩的果蔬基地里,红菜薹、白菜薹、包菜等当季蔬菜长势旺盛;饱满多汁的沃柑和砂糖橘挂在枝头。另一边的养殖区,700多只土鸡、100多只鹅争先恐后抢吃菜叶、玉米;不远处,30多只黑山羊正低头吃草。

1980年出生的罗耀荣本是一名厨师,后来在企业管理过一段时间的后勤。在同学的邀请下,他投身农业,成为一名新农人。

“以前只会炒菜,从没有种过菜,养鱼养虾也没有经验,可以说是从零基础学起。” 罗耀荣先是在手机里学习怎么剪枝、施肥,慢慢摸索,再去湘潭等地考察,掌握鱼虾养殖技巧。

“入门后才知道,其实种植、养殖的技术含量很高。”罗耀荣告知记者,很多人以为小龙虾容易养,有水就行。但是刚开始他养殖的小龙虾每亩不足100斤;通过不断摸索,目前提升到每亩300多斤,40多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主要供应长期合作的一些餐厅。

“我们这里的黑山羊,都是只吃草,从不喂饲料,一般要喂养2年才出售。”罗耀荣说,快过年了,欢迎需要购买正宗黑山羊的朋友联系他,可现宰现卖,也可送货到家。

想建共享农场 探索未成不改初衷

“刚开始,我是想建一个共享农场,邀请城市居民出一两千元到这里租一块地,我们帮助进行种植、养殖。”罗耀荣指着那一片宽阔的菜地说,虽然事实证明最初的探索并不成功,但夫妻俩并没有后悔,而是全身心投入进去,开始有机绿色食材基地的打造。请人将50多亩种植基地,全部栽种当季有机蔬菜,以及沃柑、砂糖橘、黄桃和黄李等水果。去年疫情期间,罗耀荣曾为抗疫一线人员捐赠了1000公斤蔬菜。

现在有六七家餐饮店跟罗耀荣合作。每天一早,他就根据这些餐饮店的报单数,把新鲜采摘的有机果蔬送过去。让他挠头的是,天气好的时候,蔬菜长势旺盛,合作的商家有限,很多蔬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造成很大的浪费,他渴望能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

希望政策扶持 实现种养到餐桌“一条龙”

谈到未来的发展和盈利方向,罗耀荣坦言:“搞农业周期长、回报慢,有一点收入后,又全部投到土里去了。”他大概算了一下,目前每个月毛收入四五万元,除去人工成本和租金,剩下的基本又投了进去,不断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升级。

石塘社区党支部书记袁克介绍,近年来社区内先后成立了润泽种养专业合作社、天元区田牧种植有限公司、龙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兴农实体,广大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共同提高种植、养殖技术,实现增产增收。但是,由于产销衔接没有及时跟上,菜贱伤农的“瓶颈”还有待破解。

对于罗耀荣来说,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再建一个餐厅,把自己种植和养殖的这些最新鲜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成菜品,实现从种养到餐桌“一条龙”,让更多市民能够直接开车前来品尝,同时也能让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更近更稳定的销售渠道。但是,因为这里是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除生态建设、景观保护建设、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当地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外,不能进行其他项目建设。

“我依然会坚定信心,继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同时也希望获得相关政策扶持。”罗耀荣的话语里洋溢着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坡种养能手梁文福:推广生态种养助力乡村振兴
深耕有机农业 推进乡村振兴
[百姓故事]放养山猪不愁销
工会特刊▪劳模风采‖产业带动 官垸对虾兴乡村——县级劳动模范、常德市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海虾淡养带头人罗德军风采录
黄平金龙村:壮大特色养殖业 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红色传承铸初心,乡村振兴排头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