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哥传书|给2022级同学的第21封信:你的学习效果为什么差

今天谈谈学习吧,最近有不少家长跟我咨询你们的学习问题,我觉得家长有些焦虑了,而有些问题让我觉得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明白。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病”症状或许一样,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病”,要对症下药,还得先望闻问切才能有效。

所以我打算先写一点东西,大家不妨先对照一下自己,看看有没有这些因素,我前面写类型,后面写点简单的建议。

觉得学习是给父母学的人

我觉得这样的人目前还有,按理说已经上了高中了,这点道理应该懂了,应该明白学业是给自己一生打基础的了,但是不排除依然有人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学习的。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一直把学习当成是别人的事。

建议:转变观念,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自己也永远是学习最大的受益人。尤其是当下,学习是升学的唯一途径,升学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途径。

假装学习的人

这种人不在少数。有很多人所谓的努力,或许感动了别人,可能也感动了自己,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在假装努力。要知道,学习不是演戏,最后的结果也肯定不会陪你演戏,再努力也拿不到小金人,低效的努力毫无意义。

建议:不要傻起来连自己都骗,要努力,就好好努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坚决执行,把学习任务量化,每天保证做多少题,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急功近利的人

有不少人,想一口气吃个胖子想要在一个月内就把历史欠账还清,一个月内叫要干挺华商班的同学。

现实吗?可能吗?

循序渐进,才是科学。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成热豆腐,很多时候,慢,就是快。

建议:放平心态,用阶段性的目标代替长远目标,比如你想干挺华商班的同学,不妨把这个目标定在高三下学期,而你的期中目标可以先定为,进入全市2500名,期末2200,下学期进入2000、1800……

这样是不是更靠谱些?

停留在接收层面的人

简单说,这种同学就是只会听课,不会运用,只有进没有出的那种,也就是经常听到一些同学说,我都听懂了,但是我就是不会做。

完犊子。

建议:转变思维方式,知道和做到,不是一回事,听懂了和能做出,不是一回事。要想真正掌握,就请反复运用,“小镇做题家”证明是有效的。运用下“费曼学习法”,用所学的东西去教别人,反过来再继续学习,也是很好的办法。

不懂劳逸结合的人

有的同学非常喜欢挑灯夜战的感觉,大概是这种感觉能给自己的一种很用功的感觉吧,殊不知,晚上挑灯夜战,透支的是白天的听课效率,可谓得不偿失。

休息不好的人,肯定也学习不好。要不,咱为什么两节课之间要休息十分钟。

学习要掌握一个原则,效率第一。

建议:该学习时要学习,该休息时要休息,学习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不是短时间的硬拼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提高学习效率,拒绝添油战术。

不会系统思考的人

我讲语文的大阅读和诗歌鉴赏、语言运用这些题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就是“这类题”应该如何如何做。

我们有些同学,眼中永远只有“一道题”,只会做“这道题”,而不会做“这类题”,稍微改变一下样子,又不会做了。这些同学,很少去考虑每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只着眼于一个点,而没有看到一个面,自然也就谈不上构建整体框架的能力,不会进行系统的思考。

建议: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触类旁通,搞懂这类题的共性是什么,举一反三。用思维导图构建整个的思维框架,广泛接受信息,多角度思考问题。

沉迷于做笔记的人

我不是说做笔记不好。

但是有些同学,只做笔记,从不思考。一节课看起来记得密密麻麻,实际上一点也没进脑子。这样的同学,只是在盲目地记笔记,而不注重听和理解,手倒是挺勤快,就是脑子没转转。

建议:先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内容预习了,记关键词、重点性的内容。有些东西可以下课再补充,课堂要侧重听和理解。学习最重要的是吸收,要通过复习,来确认自己是否掌握。通过思维导图,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光做笔记,不理解,还不如不做。

无法正确看待批评的人

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一旦考砸了,就把卷子直接撕掉撕碎,不愿面对自己的成绩。倒是自己得了高分的卷子,视为至宝。其实这件事,你正好做反了。考不好的卷子,是最有价值的,说明最大程度上暴露了你的问题,而那些高分的卷子,实际上你都掌握了,还有什么意义。

你那么在意分数,我给你张小学一年级的卷子的,让你每次都100,岂不过瘾?

有意义吗?

如果我们做错的题不被指出来,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是典型的讳疾忌医,最后只会输的更惨。

建议:正确看待考试,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对自己成长有利的东西,每拒绝一次,就失去一次成长的机会。再说了,平时的考试,不赢房子不赢地的,不就是为了看看你哪里还有问题么,你以为考了好干什么。

除了上述这些问题外,其实还有别的,今天就不多写了,以后有机会谈这个的时候,再谈。

今天就写这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大学状元为谈勤做笔记
高中数学:高三如何在一个月内逆袭提分!有效率的学习!
对公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聊一聊我见过那些“假努力”的表现
高三纪实(99—109)
照明邦:模糊,是一个人成长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