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展飞——《从内打破自己的壳》

        亚洲首富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的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谈到成长,成长的方式不外乎两种:外部推促成长和内部推促成长。所谓的外部推促成长,就是通过外部力量在促进自己的成长。当下在网络上有一句话很流行:人都是逼出来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没有把你逼到那个绝境,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解决问题。也正是因为在问题和困难的步步紧逼中,我们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促成了自己的成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苦难确实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然而,这种外因促成的成长,持续性有多久呢?这让我想起了五代十国时候的李存勖。五代之后,北宋帝国统一中国本部,但是在这个窝囊的帝国诞生之前,有一个军事奇才差一点就统一了天下,这个人就是晋王李克用之子,后来的后唐庄宗李存勖。

       李克用与当时的一代枭雄朱温对战十几年,终于没能占到任何便宜,在遗憾和愤恨中身染重疾,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临终之前把自己最能干的儿子李存勖叫到床前,命其克承大统,承继父业。李克用对李存勖寄予厚望,他拿出三支箭,对李存勖说,“后梁的朱温,燕地的刘仁恭,契丹的耶律阿保机曾经都是我的朋友,我对他们以诚相待,结果他们后来都恩将仇报,反叛于我,将我晋国逼到如此境地,我死不瞑目。希望我死后,我儿能奋发图强,为父亲报仇。”

       李存勖继位后,厉兵秣马,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打击贪腐,宽刑减负,不久晋国大治。之后李存勖便踏上了漫漫征程,他把父亲的三支箭供奉于太庙,每次作战都要沐浴斋戒,将箭请出带在身上,以提示自己不忘父仇,奋勇杀敌。打完仗后,就把箭奉还太庙,继续供奉。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李存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并且统一了北方。然而很可惜,在李存勖称帝三年后(灭后梁之后,李存勖称帝,仍采用唐朝国号,史称后唐),他的帝国迅速走向覆灭。真是令人费解。这位半世英豪李存勖,居然在称帝后开始了荒淫无度的生活,玩女人,玩戏子,猜忌功臣,屠戮忠良,结果死于部下的兵变,他称帝建业的梦想也随着他的后唐帝国一起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戏子)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是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对李存勖的评价。当自己的敌人被消灭,外部压力消失以后,李存勖落了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这不能不发人深省。

       很多人或许真的是逼出来的,然而当这种外部力量消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有继续成长的动力?正如我们的教师,当我们成长的动力仅仅是来源于外部,必定也是不会太持久的。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是外部提供的,而是个人的主动与自觉。只有发自内心的渴望成长,并为之不懈努力,加之外部力量的助推,我们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一名教师,只有从内心渴望成长,才有可能唤醒自己内心的潜力,只有把自己的自我成长当作自己的需求,才能产生无穷的力量,尽一切努力去实现目标。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激发自己的内动力呢?

一、要有“野心”

  我曾经很多次与年轻教师讲:“如果你的理想是教育家,或许你会成为名师,如果你的理想是成为名师,或许你会成为一名好老师,如果你连一名好老师都不想做,那你肯定就什么都不是了。” 正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一个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站在一个什么理想层面上,若干年后其成长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把教师岗位仅作为谋生手段或仅满足当一个“教书匠”,就很难走上优秀教师的行列,最终成为一个庸师,甚至被淘汰。汗水和收获是忠实的伙伴,理想和勤奋是最亲密的情人。如果把教师既作为谋生手段,又作为一种事业和乐趣,那么你很可能站在骨干、优秀甚至杰出教师的层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理想是我们成功的前提。

二、要有成就感

  我一直认为,能让我十几年如一日地热爱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地对待工作的原动力就是当老师的成就感。所谓的成就感是一个人事业上有了成绩后那种引以为自豪的感觉,它是一种人生体验,也是一个人努力奋斗的原动力。成就感与认识、情感、动机行为多种因素相关,并通过成功带来积极情绪来调节自己,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大凡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比较优秀的教师都有成就感。

  教师这个职业对社会而言的外在价值和自身价值而言的内在生命就统一在创造性上。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可以说是用学生诠释自己的人生。教师的生命在一代代学生身上延伸,因此教师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做一名爱学生和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应该是一名教师最大的成就感。

三、要有激情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这样的人,其实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坐牢。而这种牢房,其实是自己造的。教师这份工作,要想保持持久的激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多给教师一些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因此,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兴趣十分重要。试想一个谋生型的教师工作能有多大激情,而快乐型、事业型的教师才会在工作中投入巨大的精力,并且从成就感中产生更大的激情。而现实的教育生活中不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便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也消失殆尽的。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喜欢当老师,喜欢研究学生和教育的规律的老师,对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现象始终保持浓厚兴趣的老师,激情会始终存在的。

四、要有胆识和创新精神

  有些教师喜欢四平八稳的工作,不敢冒尖,没有个性和创新精神。比如公开课不敢上,教学论文不敢写,各种带有竞争性的活动都不敢参与,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究其原因就是惧怕失败。惧怕失败的心理重负钳制了他们本该自由飞翔的双翼。他们就在既没有成功又没有失败的生活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走完庸庸碌碌的教学生涯,大大地阻碍了自己的成长。 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平庸,而平庸是一种罪恶。

五、要有毅力

  我们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柳暗花明的,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复。而那些名师都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下来的,更不要说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那么我们怎样面对教学生涯中诸多的困难呢?

        做事之前我们要有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困难总是有的,没有困难的工作也不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困难来了要正确对待,比如面对非议要有“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冷静态度,不要被不理解的非议所扼杀。困难太大时要学会保护自己,更要团结他人,用大家的力量克服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不妥协的勇气和能力。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激发自己的内动力,从内心渴望成长,才能唤醒自己的潜力,从平凡到优秀,进而从优秀到卓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凤遐 ‖ 有魅力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如何拯救“教师倦怠”?专家给你支招!
以教师为“志业”,不只是“职业”
与名师比我们缺什么
“是谁榨干了教师的激情,是谁摧毁了教师的理想”——李镇西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