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展飞:《身上若有千斤担》

       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多少年前,我还没结婚的时候,一位家长跟我说,李老师,如果现在日本鬼子再次回来了,要打死我的家人,如果为父母挡子弹,我可能会犹豫一下,但是最后也会去挡,但是如果日本鬼子要打死我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

      那时我颇有些不屑,心想:“至于?”

       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才知道,那不是至于不至于的问题,而是一种本能。

      有了孩子,很多父亲就变成了超级英雄,多了很多原本不会的技能。

      这当然也包括我。

      记得某次在公园,一个小孩子跑到我身边即将摔倒的时候,我条件反射地把孩子一把抓了起来。这个技能显然是儿子出世以后我才具备的。

      所以前年一次早晨,我领着老师们巡早读的时候,一名学生因为低血糖站着读书的时候突然晕倒,其时我隔着她有五六米远,等我冲过去的时候她已经倒下了,事后我就跟她说,可惜可惜,要是稍微近点,我条件反射也能抓住你。

     好友在结婚后,老长时间没有孩子,有时看我说起孩子怎么样,他就一直无法理解,我说等你有了,你就知道了,他笑笑说,我还是不能理解。

       现在,为人父多年的他,早已体会到了那种感觉。

      我写这些的目的,其实是昨天那篇文章的后续。

      写完昨天的文章,有年轻人在后台给我留言,为什么说他们是年轻人呢,因为从他们的言谈中就能感觉到他们不可能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一旦有了孩子,但凡正常的人,身上便有了千斤的担子。

       我看到一位年轻人给我留言说,会给父母丰厚的保障,再去玩这种极限运动,其实,当你自己成为父母以后,就会知道,做父母的更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而不是什么丰厚的保障。

       没有了子女,你觉得再丰厚的保障,对于父母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你觉得有意义,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成为父母。

     其实写到这里,我觉得与还没有成为父母的年轻人们谈这些,可能没有什么用,因为他们很难理解。

      正所谓“养儿始知报母恩”,只有他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天,才会真正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我是80后,我们的父母已经开始衰老了,开始生病了,开始害怕孤单与寂寞,开始期盼与这个世界上他们至亲的人过些哪怕平淡但是能相互取暖的日子。

     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衰老的父母的世界里,只有我们。

      我们可以不成功,可以没地位,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名气,可以没豪宅,可以没好车,但是我们得好好活着,只要我们活着,父母才有生活下去的意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这不是鸡汤,这是实话。

     一位朋友,年仅36岁便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在她患病的时候,我去探望过她,见了面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该安慰吗?可是该如何安慰?

      我不知道,我们互相沉默地彼此望着。

       她忽然开腔了。

       她说,我尽力了,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包括像吸血鬼一样咬着鹅被切开的血管,吸食它的鲜血这样的荒谬至极的偏方,我看着镜子中自己满嘴鲜血的样子,那是我见过最可怕的样子。可是就算这样还是不行。

       她开始流泪,她表情没有变化,只是眼泪一点点的流下来。这种没有声嘶力竭的哭泣,却更加地让人感到无尽的绝望。

       她继续说,我不是怕死,我只是放心不下我的女儿,她还那么小,我无法想象她会如何度过没有妈妈的日子,她被人欺负怎么办?她想妈妈了怎么办?谁去接她放学?老师问她妈妈总不来参加家长会怎么办?真的太可怕了,可是我就是没办法,我真的尽力了,我只有等待,我的世界都黑了,我只有在黑暗中默默等待那一刻的来临。

     我也曾想象过那些画面。

    今天早晨,我打开公众号,又看到了那个留言的年轻人,他说他想不通,人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去死。

      我想告诉他的是,你可以为很多人去死,为国家,为父母,为孩子,为他人,但是就是不能为了自己去死,因为你那种死法太自私、太窝囊。

      某一天,他一定会明白,我们不能倒下,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甚至不能去死。

      我们得活着,我们得更好地活着,我们得继续奔波,我们得继续前行,为了父母渴望的眼神,为了孩子伸出的双臂,为了那些还没来得及实现的理想与愿望。

      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身后,是一个家庭,是年迈的父母,是幼小的孩子,是那些最爱我们最离不开我们的人。

       当他明白了,大概他已不再年轻……

       身上若有千斤担,生死谁能作儿戏。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何谓家庭治疗 | 李维榕专栏
分摊育儿工作逐渐兴起,姥姥奶奶接力式带娃,乐坏宝爸宝妈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
帮孩子改毛病,却做了相反的事,难怪火上浇油,越帮越忙呢!
孩子缺乏规则意识怎么办
孩子情绪失控,更需要你的陪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