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展飞:《一篇大杂烩》

      写一篇大杂烩吧,算是一锅乱炖,各种料都有,所以也就不设什么主题。然而似乎越是这样的文章,反而越受欢迎,我自己也不知是什么道理。

     最近写文章,开始日更,已经连续更新了55天,到这篇文章,是56天了,比去年的49封信时又延伸了不少。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事,如果说去年写49封信的时候,是我一时兴起,到最后是骑虎难下,不得不逼着自己写完,那么现在则完全是出于一种习惯。

       写的东西多了,便会爱上这样一种感觉,一种深度思考的感觉,我觉得这对人是有益的,所以我一直建议青年教师们能多写一点东西,然而至今应者寥寥。这事是个人自由,勉强不得,所以也就不再絮叨。

        关于这个写作,几天前还有老师问我,果真是有人不让我写下去么,我说是,确实有,理由很可笑,一个人认为我现在没有资格写东西,大概是我成了所谓的“砖家”以后才有资格写吧,一个则是故作关心的认为我“工作很累”,不应该有时间写东西……

      我对此都是呵呵以对。

      更深层次的缘故,我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不屑戳破罢了。

      还好,我坚持下来了。

      这些都是过去式了,不提也罢。

      几天前上了一节公开课,效果还算不错。我上公开课,一直比较随意,与平时上课也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前年上青岛公开课的时候,自己多打磨了一下。

       记得小学的时候,据说当时有来听课的,现在回忆起来大概就是公开课吧,便见老师提前演练了,并且把答案告诉了几个好学生,提前做好了标记,哪个问题由哪个人来作答。其时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疑问:这不是上假课吗?

      所以工作后,也一直比较排斥这种假课,依然是率性而为,还好,大概是同事们对我的风格比较熟悉,倒也宽容,不认为我有多少出格的地方。

      前几天看开东老师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他上课不正经,我会心一笑,因为我上课也不正经,估计这辈子也很难正经起来了。

       我上课的风格与我个人的外表形象,反差有些大,以至于从来没上过我的课的学生,有些难以置信。

      年后因为疫情,给整个级部的学生们上网课,有个学生在直播间里留言说“无论什么时候见到飞哥,飞哥都是穿的板板正正,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我哈哈一笑,回忆一下,在学校时我倒是的确“板板正正”的,我觉得这是对学生起码的尊重。

       大概也正是因为我的“板板正正”,让他们觉得我的课应该也是“板板正正”吧。其实我的课堂可能是最不板正的一个。

     几天前,大学的同学,现在也在一所重点高中教语文,让我讲一讲,我平时怎么“抓学生”,我说我不抓学生。起码语文学科上我是不抓的,他不信,你不抓学生哪来的成绩,我说咱俩风格不一样,我的法子,你学不来。

      其实这真不是故弄玄虚,我抓学生,是抓总成绩,语文学科,我是不抓的,我也几乎从来不布置作业,更不会借着班主任的身份去抢别的老师的课,反倒是忙不迭地把语文课往外送,送给数学之类的在我看来比语文更重要的科目。这往往引起学生的抗议,毕竟,在他们看来,语文课才是最有意思的课。

      当然,不抓学生不是说不要成绩,这当中自然是有些矛盾的,所以看你怎么去看待了,反正我是看得比较淡的,这点恐怕也很难学,呵呵。如果非要我说个一二三,我只能说,我就是让学生喜欢上学语文,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他都喜欢上语文了,不就行了么。

      再回到课堂这件事上来,我觉得平时说的尊重学生这事,不是说你摆一个姿势就是尊重学生了,而是真正从心里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理解学生。同样,爱学生,也不是天天挂在嘴上说说就是爱了,对学生是真爱还是假爱,学生不傻,能做出判断来。

       这个话题也到此为止。

       这几天呢,又接连遇到了几位求救的家长。各式各样的孩子,都想从我这里寻求一些帮助,让我给孩子做做工作。甚至今天还有人求到了我老师的头上。

      对此,我都是委婉拒绝的。

      因为这明显不符合教育规律。

      我没那么神,这是实话。

      每次接到这样的求助,我其实都是既同情,又无奈,一方面我是真心感谢家长们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我又确实是无能为力。

      我非常理解家长们这种“有病乱投医”的心态,但是,教育学生毕竟不同于治病,即使是治病,也总得有个疗程吧。同样,教育学生,也是需要过程的。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是有先后的因果关系的,只有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如果一名学生对老师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这位老师很难做通工作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否则,我们只需要请几位教育专家,录几段录像,在全国播放一下,那么所有的教育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这显然是荒谬的。

      苏格拉底有个关于教育的比喻说的非常好,他说: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灵魂里去,就好像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知识不是物件,更不是药片,不是老师们拿起来交给学生就可以了。即使老师是一座发射知识信号的发射塔,也依然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接收到信号。暑假中,我在准备一篇关于教师个人成长的论文时,我意识到没有呼唤主体的觉醒,就没有教师个人的成长,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没有触动学生的生命和灵魂,这种教育就是蹩脚的,拙劣的。

       对我自己的学生来说,往往是因为跟我在一起时间比较长,慢慢开始“亲其师”,所以才“信其道”,纵然这样,也依然有很长时间之后,依然听不进我的话去的。何况,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把我领到他跟前,告诉他,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啊,你要听他的话啊……

      孩子能信么,能听么?

      反正我不信。

     所以我也一直拒绝去做这种事,因为自己的能力确实达不到。

      写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现在的“教育专家”实在太多,说起理论一套一套,殊不知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个个不同,学了一点教育理论,就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实在是痴心妄想。

      教育不是西医。西医强调下猛药,立竿见影,各种“消灭”,然而这里的病好了,那里的病又来了,只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教育应该是中医,注重调理,讲究综合平衡,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治标更治本。中医的周期长,见效慢,教育也应该如此,慢慢来,急不得。

     所以,那些想请我直接去“做手术”的,就更免了吧,我实在是做不来。

      今晚这锅乱炖,就到此为止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自己公开课的剖析——《鸟的天堂》
“临时换课”的智慧
邹天顺:公开课点评,重在引发出学科性的思考
为什么课件没那么重要?
【学习】我的三年职业发展规划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不为教书而读书才能教好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