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总穴歌”所说的人体最重要的4个穴位,你知道怎么用吗?
​
掌门艾养生
百家号09-14 21:11
已关注
对于很多刚刚学习艾灸的朋友来说,艾灸似乎是一种难懂又难学的技术,尽管艾灸需要的穴位理论知识确实有不少,但也是有迹可循的。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个简单易懂、又很实用的“四总穴歌”,这个歌诀总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叫肚腹三里留,第二句叫腰背委中求、第三句叫头项寻列缺,第四句叫面口合谷收。

此歌诀可以说是历代医家实践经验的总结,并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对平常喜欢艾灸的朋友来说,记住了这句歌诀,在具体施灸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对于艾灸养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这句歌诀当中,总共提到了4个穴位,自古医家都很喜欢用这些穴位来治病,用今天的白话来翻译这几句古老的口诀,意思如下:
如果是我们身体腹部周围的病患,比如遇到由于脾胃、大肠、小肠等消化器官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肚子痛、呕吐、胃不舒服、便溏腹泻等情况,刺激足三里穴就可以了。
如果是我们身体后面的病患,比如遇到腰背酸痛等情况,刺激我们的委中穴效果比较好。
如果我们身体头颈胸肺等部位出了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列缺穴,因为列缺具有祛风散寒,润肺止咳的功效。
如果是我们身体面部的病患,比如我们的嘴巴和脸部的病症,都要用到合谷这个重要的穴位。

当我们掌握了这首歌诀,在艾灸养生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有了基本的框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歌诀当中提到的这4个穴位具体有什么样的功效?这背后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跟着掌门师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歌诀一: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这个穴位也不难找,只要我们找到外膝眼这个穴位(膝盖外侧凹陷处),然后往下量三寸(也就是除拇指外的四指合并起来的宽度)就可以了。
这句歌诀当中的“肚腹”准确的来说,就是以我们的肚脐为中心的身体腹部的位置,如果说的宽泛一点,就是我们整个腹部。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个区域就是三焦当中的中焦的地方,歌诀中的三里说的就是我们腿上的足三里穴。
在我们全身的穴位中,足三里这个穴位也是比较特殊,自古以来医家都非常喜欢用这个穴位,因此它又被称为长寿第一穴,万能胃药等。在很多中医典籍当中都认为“此穴诸病皆治”,堪称为“穴位中的战斗机”。
足三里的从穴位名来说的话,“里”也就是“理”,有“梳理”之意。“三里”即“三理”,具体来说就是理上、理中、理下的意思,那这个“理”到底理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人的气血。
经常艾灸足三里,就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通畅我们的经络,打通我们的气血。而我们身体很多的病症都是因为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导致的,通过刺激足三里穴,可以打通身体上下的气血,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为什么足三里可以调理肚腹的病患呢?原理也不复杂,因为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而合穴有两大主要功能,第一就是“合”主逆气而泻,第二就是“合”治内腑。也就是说足三里这个合穴可以调理脏腑的病症,因此如果是腹部疼痛靠近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艾灸足三里就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歌诀二: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的位置也很好找,它就在我们膝盖背后的腘窝正中心,是膀胱经的合穴。这个穴位可针也可灸,它的主要功效是清血泄热,舒筋通络,祛风湿,利腰膝。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用过自己身体上的这个宝贝,却任由腰痛、背痛折磨,真是很可惜。可能有人会问:腰背不舒服,我直接艾灸腰背的穴位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找委中穴呢?
腰背从区域范围来说,也是属于身体中焦的位置。我们的背部主要有两大主要的经络循行,第一条经络就是出于正中间脊柱上的督脉,第二条经络就是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
委中穴这个地方比较特殊,从身体背后过来的膀胱经正好在委中所处的地方会合,中医讲究的同气相求,委中正好和膀胱经同气,所以必有应。因此它是治疗腰背疾病的重要穴位。加上这个地方多血,因此临床也有用委中穴放血的方式来治疗腰背疾病。
歌诀三:头项寻列缺
列缺穴在我们的手腕上,离腕横纹大概1.5寸的地方。
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经穴和络穴,同时它跟任脉交会。列缺穴的主要功效是宣肺祛风,疏通活络。而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利则鼻塞不通,因此列缺穴还有清利肺气、通窍的功效。
本来按内针的原则,列缺相当于颈部的同气,所以对于颈部的一些问题,如常见的咽喉毛病,针列缺往往手到擒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因为与任脉交会互通,所以对于很多任脉的病症,列缺亦是行家里手。如常见的妇女痛经,艾灸列缺可以分分钟解决。
而对于头项的毛病,更是不在话下。头项的问题,多跟阳经相关,因为直接到头部的经脉只有阳经(当然,足厥阴肝经的支脉,也到头顶部),而督脉除了直上头项,还总督诸阳,所以抓住督脉也就意味着抓住了诸阳。
当我们头项出现问题,说明身体的阳病了,方法就是阳病治阴!而与督脉相对的,就是任脉,而前面我们说过,列缺善治任脉病症,因此头项寻列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歌诀四:面口合谷收
合谷穴的位置就在我们手背虎口的地方。也算是我们人体的一个要穴了,它的主要功效有清热解表、疏散风邪、清泄肺气、通降胃肠。
合谷穴为什么能主治“面口”呢?主要是因为经络的到达。大家看看大肠经这条经络的分布,就不难理解了,大肠经循行的地方,从手走头,上达颈部、面颊、下齿及鼻部,虽然说范围很广,但是最主要的部位就是“面口”的位置。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所谓的原穴指的是元气在五脏六腑腧注、经过、留止的腧穴,可见原穴对于经络有多么重要。所以艾灸合谷穴,对于大肠经循行经过的身体部位,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同时,艾灸合谷穴不但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病,镇痛也是拿手好戏。像平常我们经常见到的头发、牙齿痛、喉咙痛、肚子痛以及女性痛经都有很好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位】学经络必须记住《四总穴歌》,4个穴位治疗一身疾病!
针灸第一步:用好四总八总穴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
快速记住经络穴位: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症候、歌诀,附针刺艾灸表
14条经络阻塞后的表现(上)此文不收藏太可惜了~!
经络穴位歌诀:十二原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下合穴、十六郄穴、十五络穴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