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纯色陶板生产中的缺陷处理及质量改善

产品概述


纯色陶板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干挂,根据干挂要求,产品厚度一般不能低于13mm,否则龙骨支架无法固定牢固。陶板釉面效果以亮面为主,光泽度处于60-80度之间。亮面陶板一般对陶瓷釉用色料的发色较好,一些鲜艳的颜色,能满足较高的饱和度。釉料配方的选择,我们采用高硅低铝高钾钠配方体系,同时提升锌的含量,对红色的发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高硅的釉面配方,同时也提升抗酸雨的能力。较低的吸水率,避免了灰尘和水吸附或渗入砖体,也起到了较好的防污效果,对未来墙体的清洁同时也减轻了工作强度。

产品缺陷分析

及改善措施



1.色料的选择及工艺控制




纯色陶板一般为了保证颜色的鲜艳度,会使用到较多的包裹色料。包裹色料的使用,建议将釉料白浆球好后在釉缸里混合,或者是用快速机将包裹色料与水一起搅拌20分钟左右,再将色料浆过200目筛加入釉浆,用气管对流釉浆使其均化。不要将包裹色料直接加入球磨机与釉料粉一起球磨,包裹色料球磨过细会影响发色的鲜艳度。由于包裹色料价格较高,如果入球损耗较大,在经济性的考量上也属于比较大的浪费。



2.成品变形控制




纯色陶板起初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变形,由于陶板表面油亮光泽,高硅高钾钠低铝的釉料配方体系很好的解决了光泽的问题,但却由于膨胀系数较低,砖型偏拱,无法满足产品变形度标准的要求。在坯体氧化性能较好的情况下,我们不建议首先调整坯体配方。可以通过调整砖坯走位和窑炉的烧成曲线,降低高温区气压,提升中温,调大急冷区底部风管开口,对变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如果砖形还是偏拱,较简单的方法是在有色面釉下面,增加一道高温高膨胀系数的底釉,建议采用淋底釉工艺,釉面的平整度比喷釉工艺有较大的提升。我厂通过不断尝试,发现有底釉的工艺方案,烧成范围较宽,适用性较广,不同颜色的产品转换,窑炉基本不需要较大的调整,更符合生产稳定性的需求。



3.渗水问题




纯色陶板采用两道釉工艺,第一道底釉属于高温高膨胀系数,可以很好的改善整砖变形,但要特别关注渗水缺陷。渗水缺陷主要表现为整砖泡水数小时后,肉眼可以明显看见砖面有一圈一圈的水印。这种水印要把整砖完全烘干才会消失,室温中一旦产生,很难完全消除。渗水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底釉过于高温,底釉吸水导致。如果釉料配方温度过高,导致底釉层生烧,就会在磨边泡水的过程中产生渗水的缺陷,使砖面产生水印。通过底釉配方调整可以很好的解决该缺陷,但控制时一定要注意,底釉的配方调整主要是调整烧结程度,要尽量减少对底釉膨胀系数的影响。底釉的烧结程度可以通过墨水吸墨程度进行判断,轻微吸墨的状态较为合适。



4.雨点问题




 雨点缺陷,主要是在喷釉工序喷釉不均产生。采用两道釉的工艺方案,一般第一道底釉是白釉,第二道面釉才是有色釉。由于第二道色釉喷釉不均,色釉在底釉的衬托下,逆光肉眼观察可以明显的见到雨点状的喷釉痕迹。为了解决喷釉雨点缺陷,建议将第一道底釉工艺确定为淋釉工艺,使白色底釉足够平整。第二道色釉釉量要足够厚实的覆盖全砖表面,建议釉浆比重控制在1.45-1.55之间,比重太低容易透底,太高不利于喷釉分散性,易导致釉面起粉。釉量建议每片600X600规格的砖,不少于200克。为了保证釉浆较好的分散性,降低釉浆表面张力,我们可以在釉浆中加入0.3‰的强效解胶剂,使釉面分散更好,更平整,有效的解决了雨点缺陷。为了节约成本,解胶剂也可以用部分洗衣粉或是洗洁精替代使用。



5.釉泡问题




 两道釉工艺,砖面很容易产生釉泡缺陷。釉泡的直径大小约1-2mm,磨破后中间为空心。釉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砖面水分不干,排气不顺导致。一般第一道底釉不干,紧接着喷第二道面釉,极容易在第一道釉排气未完全的时候,被第二道釉覆盖,由于持续的排气,将面釉顶出小釉泡。釉泡的产生偶尔会有滞后性,有时在釉柜后5-10米处气泡才会陆续冒出,所以检查釉面效果时,缺陷容易被遗漏。为了解决釉泡缺陷,我们总体思路是加速排气。我们可以将第一道淋釉前的喷水量减少,控制在每件600X600规格的砖,40克以内即可。通过提升干燥坯温度,可以加速釉面水分蒸发的速度,或是通过提升第二道色釉浆料的喷釉比重,减少釉料的含水量,都可以有效的控制釉泡缺陷。



6.痱子问题




痱子缺陷主要是在烧成工序中产生。由于底釉配方始熔点过低,坯体在氧化不完全的情况下,底釉气孔过早封闭。由于排气不畅,坯体持续排气的过程中,将底釉顶起,产生类似痱子状的小疙瘩。所以为了改善痱子缺陷,底釉配方始熔点温度不宜过低,需要重点关注。



7.针孔问题




釉面针孔缺陷,主要是由于釉线坯粉及落脏产生。由于釉线的落脏以及砖坯倒角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如果落脏及粉尘未及时清理,在砖面极易产生针孔缺陷。尤其纯色陶板,一粒粉尘就是一颗针孔,特别明显。为了解决该类缺陷,我们采取了压机反打工艺,省去了倒角工序,减少了倒角产生的坯粉及落脏,通过擦坯机磨坯,使表面光滑平整,同时在淋釉装置及喷釉柜前增加多组气管吹灰,基本可以解决了针孔缺陷。



8.栅格印问题




格栅印主要由于格栅布料产生,一般正打砖面较为明显,如果坯体烧结较好的前提下,较易出现,为了解决格栅印,建议由压机正打改为反打,并且调整窑炉烧成曲线,提升中温,降低高温区温度,基本可以改善。

结语


纯色陶板砖面没有图案遮盖,缺陷容易被放大。所以纯色陶板的生产过程中,工艺的选择及控制必须更加严格。工艺的选择需要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两道釉的生产工艺中常会遇到的一些缺陷及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两道釉工艺的优点是将变形和釉面效果分开控制,釉面效果不用迁就砖形而降低,砖面的高亮度和高鲜艳度可以更好的实现。两道釉与一道釉工艺相比,工艺的复杂度更高,复杂的工艺一旦控制不好,容易产生更多的缺陷。所以在工艺的选择上,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工艺尽量简单,对质量的提升和稳定,可以更好的控制。

造成缺陷的原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同一缺陷也不一定能找到同一个固定的解决模式,而要根据窑炉结构特点、产品种类、燃料种类、甚至季节特点等具体情况加以分析。产品缺陷,许多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故本文针对的缺陷原因分析以及改善措施只是针对本厂的一些处理经验,给读者一些借鉴参考。每家厂的具体问题还是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多做对比试验,加以分析,最终找到最终的缺陷原因。

原文作者:罗宏,龙海仁,周燕,吴锐光,黄端胜,温健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仿古砖的重要技术指标
钧瓷新工艺艺术精品的红色窑变
技术及工艺的变革对陶瓷行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陶瓷生产工艺及喷墨面釉,保护釉对发色的影响
釉彩的世界
看日用陶瓷质量三大病症_【商检指南】_中国品牌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