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迁致富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一个旧改项目正式交房,户型面积从48平方米至180.8平方米不等,共有9种户型。80户村民分批领取344套房的钥匙,最多的一户村民分到了21套房。有村民们表示,多出来的房子会用于出租,但不会把收租当成“主业”,不会把自己当成“包租公”“包租婆”,还会选择继续努力工作。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旧改项目让一些人实现财富的迅速增长,立竿见影地改变了生存生态,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成为让不少人羡慕的“拆迁户”。然而,拆迁户并非一个同质性的整体,而是具有鲜明的差异性

。“拆迁致富”意味着一些人暂时没有经济压力,过上了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日子。在有些人的刻板印象中,“拆迁致富”已经没有了奋斗、拼搏的动力,只需要佛系地“躺平”、快乐地享受人生。实际上,拆迁户也需要价值实现的渠道,也渴望实现社会融入,渴望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有句名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有什么样的“意义之网”,就会有什么样的路径和行动。在平凡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角色扮演固然和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的关联,却并非决定因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拥有什么样的精神坐标和价值航向,才是决定人们为人处世姿态的根本原因。

家里拆迁了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平”了,手里不差钱并不意味着没有追求了。“不会把收租当主业”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说到底,“一个人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他自己”,一个人的社会评价与社会认同主要取决于他的角色扮演,而不是取决于身份标签。

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格局,就能容纳多大的世界。工作对于有些人而言,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的舞台。眼界更远、格局更大,才能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不会把收租当成主业”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部分村民的文明觉醒。

本应该由几代人完成的骐骥一跃,少数人在短期内实现了人生剧变;经济状况的迅速改变不可避免会引发精神层面的变化,“拆迁致富”的人们拥抱新的生活方式,不仅需要他们进行清醒的自我调适,也需要公共部门与社会有更多作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迁户直呼房子太多,住一半、租一半,收租上万元的感觉蛮好!
深圳“拆二代”:有7套房产,每月收租60万,却说人生毫无意义
高房价的现实和选择
心在流血!
金钱社会,你要懂得为自己保全后路,学会为副业腾出时间
他们都是在哪儿赚的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