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蹈基训——身韵元素
   



 
 
舞蹈基训——身韵元素

中国古典舞蹈和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不是同义词。中国古典舞蹈是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逐步总结,归纳而创立的。 

本章的教学从单一的地面元素性的身韵发展到较有表现力的站立舞姿和短句,然后再到表演性的组合练习和成品舞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揣摩单一舞蹈元素与神韵的微妙关系。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学习的根本,因而在学生学懂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通"而"化"。 

1.身韵的基本术语与概念 

    在进行古典舞身韵教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身韵的常用专业术语加以掌握和了解。所谓专业术语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不可缺少的用语和词汇,也是传授动作所必须使用的方法。 

基本术语:基本站式与部位、基本手型、基本手位、基本手位造型; 

2.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要求"神形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也就是一切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身韵的动律元素是由心意带动呼吸,而又由呼吸去支配腰部而体现的。这一规律贯穿在所有古典舞的动作中,可以说是初步掌握了身韵"形、神、劲、律"走向统一的诀窍。 

坐盘的基本形态;"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 

3.身韵的手臂动作与基本步伐 

    中国古典舞中的基本动作,其实都是有若干个更基本的连接动作所构成。忽视了这些最基本的手臂动作,往往使动作在完成时失去细腻的过程和饱满的韵律感。古典舞中主张用动作来带出步伐的韵律,努力寻找古典舞上肢动作与脚下步伐的最佳结合点。 

手臂动作:盘手、穿手、晃手、摇臂、大刀花; 

基本步伐:扣步、十字步、拖步、滑步、行步、花帮步、慢步等;

4.身韵的典型动作 

典型动作以不是某一局部的动律或姿态,而是要具有很灵活的身法、饱满的内涵、良好的控制力和重心、丰富多变的节奏感,以及大幅度的柔韧性才能掌握的,因此需要进行由浅入深地专门训练。身韵的典型动作有云肩穿腰、云手系列、燕子穿林、青龙探爪、风火轮等;

1、(提、沉、冲、靠、含、腆、仰)

教学课题:舞蹈基训——身韵元素(提、沉、冲、靠、含、腆、仰)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舞蹈基身韵元素(提、沉、冲、靠、含、腆、仰)的学习,培养学生“形”的特征和“神”的体现,要初步掌腰在躯体动作中起主导和枢纽作用;这些元素是由心意带动呼吸,又由呼吸去支配腰体现的。

教学重点:明确“坐”位中以腰为轴的动律。

教学难点:由心意带动呼吸,呼吸支配腰部动作的体现


训练方式:  中国舞训练,这堂课主要向学员讲解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 “沉” “冲”“靠”“腆”“含” “仰”。这七种元素分别要让学员了解掌握。逐一向学员讲解做“提”时,身上的感觉。做“沉”时,身上的感觉。做“含” 时,身上的感觉。做“仰”时,身上的感觉。

教学内容:

1、 舞蹈中身韵的训练要求

2、 舞蹈中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3、 舞蹈中动作元素的基本连接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新课

导入:身法和韵律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古典舞身韵的形成,是从元素中提炼入手的。通过身韵的训练使学生懂得并能自觉地掌握“以身领形,以形传神”的本领。

1、 舞蹈身韵训练

身韵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舞蹈,

1)这些动作元素的练习,如同基本功中把杆动作一样,需要反复练习,经常练习。而且练习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坐的练习基础上,站立起立和各种脚的位置结合练。

a古典舞常用脚位

(1)正步

 做法:身对1点,两脚靠拢,脚尖对1点,重心在两脚上。

(2)小八字步

 做法:身对1点,两脚跟靠拢,左脚尖对8点,右脚尖对2点,重心在两脚上。

(3)大八字步

 做法:同小八字步,只是两脚跟相距一脚远。

(4)丁字步

 做法:以右脚为例,身向2点,左脚跟对准右绞心窝处,左脚尖对准8点,右脚尖对准2点,重心在两脚上,眼视1、8点之间。

(5)踏步

 做法:以右脚为例,在右丁字步的位置上,左脚向2点平移约一脚远,左膝直,右膝稍弯,脚跟离地,两膝内侧相靠,重心在前,眼视1、8点之间。

(6)大踏步

 做法:在踏步位置上,左脚继续向2点平行移动,并半蹲,右腿直伸向6点,重心在左腿上。

(7)弓箭步

 做法:分向前、向左、向右的弓箭步。都是重心在两脚上,迈出脚的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垂直于地面,另一腿绷直,臀向前顶。

(8)虚步

 做法:分向前、向旁、向后的虚步。在丁字步的位置上,左脚(或右脚)向前、旁、后经擦地,最大限度的脚尖点地。重心在右(或左)脚上。

b古典舞手位

(1)山膀位

 做法:虎口掌(或兰花掌)。两臂平抬与身旁略低于肩。臂要圆,要有四人搂抱一棵大树的感觉。掌心向外,用力架住,指尖带劲。

(2)提襟位

 以双提襟为例。虚拳,双臂弧形提于胯旁,拳眼对准髋关节、离髋关节一拳远,手腕微向外压。

(3)按掌位

 做法:以兰花掌为例,臂弧形按于胸窝处,离身体约一拳半远,手心对斜前下方。

(4)托掌位

 做法:手臂弧线形,手心向额前上方托起。

(5)双扬掌位

 做法:双手经分掌,两臂伸直至头两侧斜上方,手心相对。

(6)斜托掌位

 做法:右手扬掌位,左手低于山膀位,手心向上,两臂成一斜线。

(7)顺风旗

 做法:一手托掌位,一手山膀位

2)、要注意节奏,音乐的多样变化。

(1)连贯性:气息延伸感

(2)顿挫性:元素的“点”的处理

3)长短性:速度的变化,眼睛的“聚、放、收、延”

3)、元素中的配合重要。

2、舞蹈中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1)坐姿:臀部全着地,双腿盘于身前。开胯、背后自然垂直,肩胸放松。

(2)沉时身体正直向下沉,提时一节一节起,把气息调整好,体会呼吸在动作中的重要性.感觉气没丹田,以沉气之力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反之相反,注意呼吸气息.

(3)冲,靠是在提,沉基础上躯干的"斜移"之动律.

冲靠与旁移时的身体重心,以腰为轴的冲与靠时的位置.以点代线,以线盖面,始终贯穿.

(4)含 腆 仰

注意身体拉直后的沉和提气时的腆,呼吸带动双手作动作.

含和腆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相反动律,它们是提沉直接的发展与强化的结果.含腆形成以胸腔和后肩为推力与缩力的"前后"动律.要同时注意提沉.

(5)要注意掌握“提”时脊椎逐渐拉长,“沉”时脊椎逐渐压缩,肩部始终处于“沉”的状态。要注意掌握"仰胸"时胸部尽量向上方伸展。“含胸”的胸部要尽量向内扣。要注意区分“沉”和“含”的区别。

3、舞蹈中动作元素的基本连接

以上是将以腰为轴的动律 元素一个一个的叙述了其方法和规格,但在实际联系中,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提沉”两个元素是贯穿一切动作始终的。“冲靠含腆仰”都离不开“提沉”。每一个元素都需要一定的定力和充分的内涵,因此就要不断的学习,运用自如后才能产生身体的韵律感。联系身韵的目的就是在于动作连贯,在于内涵贯彻始终,因此要特别强调洞中有静,

线中有点。

衔接中的,手眼的配合,眼随手走,手停时眼看前方,表现力强。动作时手臂要圆、拉开,平收路线要圆,动作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是身韵要解决的贴别任务。

三、作业

1、掌握舞蹈身韵中基本元素和衔接

2、能充分运用腰和呼吸。

2、旁提、横移

教学课题:古典舞身韵元素训练——旁提、横移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对古典舞身韵中的旁提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具有韵律感所必须有的过程.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

 

教学重点:提旁腰时要随气息一节一节提.呼吸带动上半身,

教学难点:上半身和腰的划圆轨迹


教学内容:

古典舞旁提,横移

提旁时要注意身体的运动路线,呼吸带动身体做动作.身体腰部呈现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

(一)介绍中国古典身韵的产生与发展,它和悠久、精深、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形态美学的结晶,其独特的形式和韵味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完美体现。身韵是从中国戏曲舞蹈和武术、太级等传统艺术中发展而来。"形、神、劲、律"是身韵的精华。

"形"是指形体的外部动作在舞蹈时的规范;

"神"即神韵,是舞蹈的内部要求,是古典舞内在的灵魂;

"劲" 是指在舞蹈是掌握正确的用力方法,有效的控制动作的力度;

"律"也就指节奏。

1)导入:同学们旁提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中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在提的基础上,以腰带肋,以肋带肩,一节一节往上提,最后身体成弯月状。

提示:旁提是向上的运动、胯关节到腰椎要往上顶

2)旁提:

旁提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中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在提的基础上,以腰带肋,以肋带肩,一节一节往上提,最后身体成弯月状。该训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体会女子古典舞的神韵,有助于增强学生动作的表现力。

3)横移: 横移是沿垂直面向左或向右的水平面上的移动,是腰与相对固定的胯向左或向右的错位。

三、作业

1、掌握舞蹈身韵中旁提和横移

2、通过旁提、横移的学习,在联系中学生在舞蹈中体会舞姿圆润流畅,充满活力,产生美感。

3、云肩转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古典舞身韵中的云肩转腰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具有韵律感所必须有的过程.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

[重点与难点]

以腰为轴,与手上的动作要配合好,转腰时要注意身体的运动路线,呼吸带动身体做动作.

[主要内容]

转腰时要注意身体的运动路线,呼吸带动身体做动作.身体腰部呈现主动性.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将重点知识点课下认真复习记住,将课上所讲组合反复练习.仔细体会要领.

 [重点与难点]

将重点知识点课下认真复习记住,将课上所讲组合反复练习.仔细体会要领.

9,基本舞姿

[教学目的与要求]

古典舞身韵中的中间训练部分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具有韵律感所必须有的过程.在通过基本脚位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

[重点与难点]

结合手位与脚位的基本舞姿,注意呼吸.头和眼神的配合,注意细节.

[主要内容]

基本舞姿要注意上半身与脚下动作的协调配合.身体的运动路线,呼吸带动身体做动作.手,眼,身,法要协调配合.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将重点知识点课下认真复习记住,将课上所讲组合反复练习.仔细体会要领.

10,复习地面元素部分,中间训练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中国舞为什么要先学身韵?舞者的古典气质竟是这么练成的!
教学丨古典舞身韵教学之“冲”与“靠”,零基础爱好者推荐学习
中国古典舞身韵
古典舞身韵组合练习,在动作中贯穿动律和呼吸元素,太美了
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特征
干货丨古典舞身韵八大元素教学之“含”,“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