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阅读半径”丨孙福如:书,是我进步的阶梯

'我的阅读半径'晒书单系列活动之十

 

编者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单,每份书单展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2019年,我们继续推出“我的阅读半径”晒书单系列活动,邀请部分老师、学生晒晒自己的书单,以飨各位。今天与我们心灵相约的是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孙福如。

本文作者

书,是我进步的阶梯

如东县丰利中学  孙福如

    我出生在祖辈、父辈几乎没人识字的农民家庭,家庭条件就一个字——“穷”。

    20世纪60年代,没有幼儿园,更没有《幼儿画报》。中小学是在70年代度过的,小学时《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三百首》之类的书从没见过,最多看过几本连环画(小人书),如《地道战》《地雷战》《黄继光》《董存瑞》等战争故事和英雄故事。儿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爱国情怀,但我知道书中的人物机智、勇敢。初中,由于身体原因,初一第二学期没上,初二赶上了恢复中考制度,但“平面几何”的内容我一点都没有学过,所以便向老师借了他仅有的一本复习资料。白天老师要用,晚上我带回家自学、记录,时间长了家长还怕浪费煤油。读书是有作用的,中考时我以全县前100名的成绩考取栟茶中学。由此,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80年代初,我考入南通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学习。记得在进校的第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说了这样两句话:“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永不知足。”“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教师一辈子教书,一辈子学教书”,以此勉励同学们进了大学还要继续认真学习。这两句话一直影响着我。作为班长的我,始终保持着中学时的学习劲头。大学时,除了上课,我几乎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度过的,并坚持做读书笔记,师专三年共记了六本笔记,至今一直保留着。工作的第三年,我在《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上发表的《初中物理实验的复习》一文,就是受笔记中内容的启发而写的。当时看书学习,就是为了将来做一名学生满意的物理教师,所以那段时间主要阅读物理专业杂志,如《中学物理》《物理教师》《物理教学探讨》等,它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教材教法”“习题研究”“学法指导”等栏目是我的最爱,每期必读。一些有深度、有高度、有难度的巧法、妙法常常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而这阶段的学习,的确为我后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奠定了基础。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抓班级,专心致志搞教学。我清楚,作为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除了自己平时要做大量的题目,还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研究教法学法,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一桶水”也不行了,需要有“活水”)。荀子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做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师,是对不起学生的。我自费购买了《高中物理教师读本》等多种参考书,订阅了《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等多种物理教学杂志,还订阅了《物理教学探讨》(学生版)等学生阅读的杂志。有些虽然还是大学期间常读的杂志,不同的是多了些理性的思考与质疑,思考与质疑是知识的深化与升华,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津梁,更是创造力的源泉。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等书,我认同孔子“学而不思则罔”的观点,教学之后,常静心回味,写下一孔一得之见识,记下一题一句之偶得,反思曾有的疏漏失误,欣赏教学激情迸发的“思维火花”。近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教改初期,关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文章《在师生合作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文发表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年第4期,同年又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的《中学物理教与学》第9期,该文章后又被《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评为创刊以来最有影响力的40篇文章之一。

    读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乐趣,更为我增添了智慧和力量。我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反复磨思想,磨教艺,不断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进课堂,以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机智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深受学生喜爱。我连续20年送高三毕业班,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为评“如东首届科研型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中物理特级教师”奠定了基础。

    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和一个个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冲突,面对奋进不止的同行的激励,“终身学习”时代的号召,我深知,不能“小富即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对一般的教学已是轻车熟路,但在进行教学研究时,总感觉缺少理论功底。因此,我又由原来的教学阅读转向教育阅读,又阅读了一些教育家名著,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冯卫东的《走在研究的引桥上》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知识活起来”,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些书就好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随手翻翻,往往就能想到很好的点子。读了这些书,我的课变得生动、新颖,学生也乐学起来。在教学中,我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理性而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 除了阅读纸质书,我还在网络上阅读了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等电子书,这些书籍均为我的工作、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是对学科教育望、闻、问、切后开出的济世良方,如能领会其旨意,将精髓贯彻实施于教学的每一方圣土,定可收获学科教学的灿烂春花,累累硕果。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又阅读了有关课改理论的书籍,如《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等,使我明确了课改的方向,掌握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并用于教学实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订阅了《人民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等杂志,“教学大观”“教学研究”“教师书屋”“教师教育”“调查与实践”“课程与教学”等栏目的案例及分析,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让教学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读书促进了我的成长。书,是我进步的阶梯。面对无涯的书海,我只是在海边拾了几枚美丽的贝壳。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不断读书,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陶冶我的情操;“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作为我的信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规范我的行动。我坚信,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开拓创新,单调的日子一定会丰富多彩,平凡的事业终究能有声有色。

责任编辑:何银华

审核:顾新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
以学为中心,回归教育本源
阅读书单:45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快转给学生!
特级教师张祖庆推荐给1-6年级学生的书单 (含儿童电影推荐)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
如何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