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出土七件国宝 大部流失国外 只有一件收藏天津博物馆
原创2018-12-03 08:20·勇哥读史

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七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国青铜器向来以制作精美、品种丰富驰名世界,但存世稀少,一次性就出土七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被视为考古研究界的一大盛世,因此,这七件商周青铜器又被称为“梁山七器”。

梁山七器到底是哪七件呢?

他们分别是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大史友甗、太保鸟卣、太保盉、太保方鼎一、太保方鼎二。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梁山七器”出土后,散落于世界各国博物馆。

如小臣艅犀尊,被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藏品。小臣艅犀尊制作于商场晚期,高24.5厘米,以一头犀牛为原型,整体造型浑然一体,于厚重质朴中流露出一派天真。在小臣艅犀尊的底部,铭刻着27个字:“丁巳,王少夔,王赐小臣裓夔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说的是商王征伐夷方的事情。

如太保簋,被美国费里尔美术馆收藏。太保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通高23.5厘米、口径37.5厘米。太保簋的底部也有26个字铭文:“王伐彔子,氒反,王降征令大保,大保克亡,王大保,易休土,用彝对令。”大意是,周成王命令太保召公奭前去征伐武庚禄父。平叛成功以后,周成王把土这个地方赏给给了召公奭,召公作了这件青铜器来纪念和报答周成王的赏赐。

如大史友甗,被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收藏。大史友甗高52.2厘米,重49公斤,内壁铸有12字铭文:“大史友甗,大史傼,乍俭公,宝丬彝。”

只有其中的一个西周太保方鼎,收藏于天津博物馆,没有遭遇背井离乡、漂泊海外的命运。

西周太保方鼎,顾名思义,是方形,为四柱足,高57.6厘米,长35.8厘米,宽22.8厘米,重26公斤。西周太保方鼎内壁铸有“大保铸”3个字,线条清晰流畅,字体华美。在钟鼎文里面,“大”和“太”是一个意思,因此,这件方鼎被称为太保方鼎。

鼎是一种祭祀时使用的礼器,并非人人能够铸造,只有国君或者王公大臣才有资格铸造。据考证,西周太保方鼎的主人是周成王时期的重臣召公奭。

召公奭是西周宗室,与周武王姬发同辈,曾经跟随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为西周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对宗室和功臣进行分封。召公奭的封地位于蓟(今北京),这就是后来诸侯国之一的燕国。不过,召公奭没有前去封地,派他的长子姬克前去管理蓟,自己留着都城,辅助周王室。于是,周武王将都城附近的召(今陕西岐山西南)封给他,所以人们称他为召公。

召公奭在管理召地时,勤俭为民,深受人民敬仰。据说,为了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召公奭曾经在一棵甘棠树下处理公事。召公奭死后,人们舍不得砍掉这颗甘棠树。《诗经·甘棠》就是为了纪念召公奭而作的诗歌作品。

西周太保方鼎出土后,先后被山东济宁钟氏、南海李山农、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1958年,西周太保方鼎被收藏者捐献出来,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由于西周太保方鼎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是研究周武王到周成王两朝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堪称国宝。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出台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西周太保方鼎也被收入这份名单,排名第十三位。

【参考资料:《中华国宝图典》《西周太保方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祖荫徐世昌与他们收藏的国宝 | 西周太保鼎与“梁山七器”
青铜器铭文欣赏(十七)
梁山七器现在何处?两件在中国,两件在国外,余下三件被秘密掩埋
梁山七器之一的太保鼎出土于山东,为什么会被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珍品集萃】——西周 太保鼎
禁出文物(011)|太保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