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夷山的摩崖石刻文化
 

时间:2016-03-08  

武夷山的摩崖石刻是武夷山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武夷山水平添了迷人的人文景观。它既有分散的单幅题刻,也有集中的题刻群。在一曲溪畔的水光石便是武夷山最大的题刻群之一。

武夷山的摩崖石刻是武夷山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武夷山水平添了迷人的人文景观。它既有分散的单幅题刻,也有集中的题刻群。在一曲溪畔的水光石便是武夷山最大的题刻群之一。

 水光石畔,波光潋滟,水光石上题刻琳琅满目。 

「武夷山水天下无,层峦迭峰皆画图」,武夷山早就是中国的十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墨客、逸士游人写了无数对武夷山水的诗文、名句,有许许多多被铭刻在武夷的丹山云崖间,让人代代品味珍赏。

一曲水光石上的「碧水丹山」四个大字,出自千多年前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赞美武夷山的辞章。

一曲儒巾石的「千崖万壑」则是南朝顾野王赞颂武夷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名句的概括,它是出自南宋大儒蔡沈的手笔,笔力遒劲俊峭。

四曲的「真山水」、「溪山胜处」、「应接不遐」,天游峰胡麻涧「第一山」、「奇胜天台」,天游峰顶的「武夷第一峰」,天游峰麓晒布岩下的「壁立万仭」,都是武夷山水题刻的精品。

「碧水丹山」是南朝文学家对武夷山的经典点评,「名山大川」是引自御封武夷山的敕文;「智动仁静」是对儒家思想的哲理概括;

《九曲棹歌》是朱熹吟咏武夷山的七言绝句组诗,为历代游武夷山的骚人墨客所称颂,在《武夷山志》中,还刊有后人以朱熹原韵奉和的棹歌新作,使九曲溪不仅是一条山水长廊,还成为一条诗情弥漫的清溪。

《九曲棹歌》是一组著名的山水诗,辞章曼妙、用典准确,富于哲理,诗情浓郁。其题刻也为书法家朱熹所挥毫,笔力遒劲俊朗,是诗书双璧的力作。《九曲棹歌》分别被镌刻在九曲溪中,从一曲到九曲的岩壁上,如一曲的水光石,二曲的勒马岩,五曲的晚对峰、六曲的响声岩等依稀可辨,由于历尽八百多年的风蚀水浸,有些地方已亡佚,亡佚的地方已为今人相继补上。

《九曲棹歌》是九曲溪上精彩的人文景观,为九曲溪平添了诗的豪情和棹歌的回响。

《九曲棹歌·一曲》乃是朱熹的诗刻。还有,「山水奇观」、「兴来独往」、「引人入胜」、「尘环别界」、「翠洞流霞」、「峰横碧漾」等精美的题刻,令人目不暇给。

楹联是张贴在大门两边的文化形式,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武夷山奇峰碧水的崖壁间的楹联题刻,丰富多彩,令人品味再三。

「门内有人人至,洞中无物物逝」。这是天成禅山门外的楹联题刻,深寓禅机。

「曾经沧海难为水,看到武夷方是山」。钻刻在天游峰胡麻涧的这幅对联,借诗人的名句集成,成为赞美武夷山的楹联佳作。

唐代诗人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名句,人们十分熟悉。临川才子聂大年挥毫的「不宗朱子元非学,看到武夷方是山」也十分出色。楹联的作者是光绪年间崇安县星村分县的知县丁瑾,他把两诗人的名句集成对联,对偶极工,平仄合辙,用魏碑书体写,雄穆劲健,更显功力。

充满哲理诗情的名言警句,往往令人沉思、顿悟。把它鑴刻在山水云崖间,让人观赏、体味,别有一番文化意涵。

「居高思危」的四个大字,是大王峰张仙岩上的题刻,它不仅是对官居高位,大王小王般人物的警世良言,对一般平民百姓也有「居安思危」的启迪。

明代理学家李材在一曲水光石上的「修身为本」,是修生命哲学方面的警句,启发人们应修身明德,做利民利国之事。

朱熹在六曲响声岩上的题刻:「逝者如斯」,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承传,启示人们,人生的生命时光就像这里的流水一样飞逝,要珍惜有限的生命时光。

在琳琅满目的武夷山摩崖题刻中,有一方长达1,800字的游记题刻,是武夷山题刻的代表,十分富有文化价值。「武夷山游记」题刻在隐屏峰北麓登山处岩壁,记述明代学者熊明迂畅游武夷山整个过程,文词华美,激情洋溢,写景寄意,不可多得。

另一篇明代福建布政使司茅瑞征的题游碑刻,立于武夷山三清殿后,长达千余字,用精妙的文学语言把武夷山和杭州西湖作了审美比较:

「西湖秀娟而态远,武夷奇峭而境特;西湖局显以韵胜,武夷局壮以质胜……」

读后令人感到难得的审美享受。

在武夷山一曲的水光石上有一方题刻,其内容气度恢宏、留恋武夷,特别引人注目。

「大丈夫既南靖岛夷,便当北平胡虏,黄冠布袍,再期游此。」

这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在武夷山,留下的言志记游题刻。

戚继光(1528年至1588年),字符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是明代抗倭将领,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曾转战福建沿海的诸多海滨城市,枕戈达旦,驱倭建勋,战果累累。上述的题刻表达了戚继光气壮山河的豪情,他准备北上再建功勋,期望重游武夷山的雄心壮志和对武夷山的无限眷恋之情。

 据统计,武夷山各类题刻有四百三十余方。有山水题刻、诗歌题刻、楹联题刻、哲理题刻、名茶题刻、纪游题刻、言志题刻等,内容宏博深邃,形式琳琅满目。单就书体上看,篆、隶、真、草、行,以及魏碑、汉简,各种字体齐全。它穿越一千五百余年,自晋至今的历史时间隧道,从远古走向当代,见证了武夷山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和脉络,为中外游客所珍赏。

声明:本文章内容属于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武夷山摩崖石刻赏析
风景名胜区 | 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武夷占尽人间美 愿乘长风我再来
武夷山摩崖石刻〖福建武夷山〗
文化名山之十三:道风文韵武夷山
蔡尚思说的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得罪了别处,却没有欺骗游客!|摩崖石刻|武夷山|泰山|武夷|蔡尚思|...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占尽人间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