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疏朗清劲北宋林逋《致瑫兄座主尺牍》书法也存在不足

【林逋致瑫兄座主尺牍 纸本册31.4x35.4cm】

作者

北宋著名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时人称其「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工行草书,存世书法极少,其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著有《林和靖诗集》,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为千古绝唱。

释文

逋奉白。秋凉体履清适。大师去后。曾得信未。院中诸事如常否。今送到少许菱角。容易容易。谨此驰致不宣。逋小简上。廿二日。瑫兄座主。暂请一人引此仆去章八郎家。

赏析

林逋曾拜李建中为师,苏东坡评林逋书法“书似西台(建中)差少肉”,黄庭坚评曰“和靖笔意极似李西台,而清劲处犹妙。”林逋与李西台书法的最大差异是用笔,李书行笔以中锋为主,起收笔都藏锋,线条如锥划沙,丰厚而含蓄;林书大多以尖锋入笔,行笔险劲,转折处棱角分明,斩截有力;善于把情感性格体现在笔锋起收转落之间,而不是熔铸在线条形成过程的韵律之内。

有些字的外形确实接近李建中,但用笔的瘦劲与结构的疏朗,与李建中的丰腴截然不同。林逋与李建中的书法都与〈集王圣教序〉有关,所不同乃二人之审美观,「梅妻鹤子」的林逋,因其孤高自好,恬淡好古的个性,使他能从〈集王圣教序〉中发展出清新脱俗的书风,相较于李建中的丰润,林逋则偏好清劲。

林逋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章法上行距十分疏朗。

倘若将其章法变为惯常用法,将行距收缩,必将形成剑拔弩张之势。林逋巧妙地将它们放置在超出常规的行距中,使小范围的矛盾消失在大面积的留白中,完美地衬托出单字笔画之美。近看具有视觉冲击力,远看又是一派虚和。

林逋对空间的巧妙处理,源于对黑白关系的高度认识和轻松驾驭,计白当黑、计黑当白,将黑白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此作几乎字字圭角外露,似刀削斧凿,不禁令人想起林逋孤傲不群,特立独行的个性。

这种疏朗的气息,萧疏简淡,空灵有致。犹如穿行在梅林中,一股清香由远而近,袅袅而来。在字与字顾盼、行与行相望中,可切实体会到林逋不只是在纸上书写文字,其实是用毛笔经营着一幅纸上的梅林,粗重的笔画是老干,挺拔的线条是细枝。宽绰的空间是作者用心预留的,此作震撼人心处亦是这些美妙的空白。

对林逋而言,这种极宽的行距最大的功用是绝俗,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疏朗空寂,这也是林逋所极力追求的境界。

另一方面,隐居的生活毕竟显得狭窄和不丰富,又使他的创作格局不够阔达,具体技法也略显单调;所以他的作品就不如他后来的苏、黄、米等人的作品那样大开大合,纵情书写,这些也是林逋书法的不足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气清劲“梅妻鹤子”-----北宋林逋书法
林逋【三君帖/尹君处士帖】--笔意清劲细笔游丝
宋。吴说.李建中.文天祥.张即之.其他
历代文人书法之四三???隐者林逋与禅僧大慧宗杲书法
历代尺牍书法选欣赏(北宋)3
历代尺牍书法选欣赏(北宋)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