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老人笔下的《乡愁》,也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愁

公元2017年12月14日,为世人留下了经典诗作《乡愁》的余光中老先生于高雄病逝,享年90高龄。让人唏嘘的是,一生辗转流离于海内外的余光中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终究未能回归故里,倒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台湾,冷静而平和地陪伴这位曾经的异乡人走上最后一程。

日久他乡成故乡“之意,大概就是你在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地方生根发芽,最后它与你的日常生活盘根错节,并入了灵魂的底色。

然而余光中与一衣带水的中国大陆,终究还是血浓于水的母子深情。新中国成立前夕,苦难深重的中国社会,让这份母子情更添悲怆与深刻。

余光中与南京

1928年,国民党将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展开了自国民党北伐以来的黄金“建国10年“。那时候的南京,都市中心遍布荒草与瓦砾,人声寂寥、满目萧条。同年余光中的诞生,恰好见证了南京的复苏:短短10年不到的时间,南京市的人口总数跌破了100万。

好景不长,1937年爆发8八年抗战,民国政府首都迁移到重庆,只有9岁的余光中被迫离开家乡避难。他回忆那段日子也感叹道:“ 9岁那年我逃过了一劫,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离母亲和我不过100公里。”给予余光中生命的母亲之城——南京,从此成为了他心头不可磨灭的胎记。

余光中与重庆

一边是血洗的故乡,一边是求生的欲望。年仅10岁的余光中在战火声中走过了安徽、上海、贵阳与安南,最后在重庆展开了长达7年的巴渝生活。在重庆,余光中生活在悦来古镇的朱家祠堂,枕着嘉陵江水而眠。

由于学校距离当时的家将近10多里,余光中只得定时与母亲写信交流,于是信封上那一枚小小的邮票,就贴在了《乡愁》的开头。在7年的青春岁月里,余光中还学会了四川话。可以说,重庆就像余光中的养母,以江水的雄浑滋养了余光中的艺术细胞。

余光中与台湾

1945年,余光中重返南京。被战火蹂躏过的城市仍未从伤痛中复苏。而余光中,在短暂的2年学习后,又匆匆挥别故乡,以厦门为跳板,自此远走台湾,开始了漫长的70年海外生涯。

如果说南京和重庆是余光中的生母与养母,台湾就是与他厮守一生的爱人。没有乱世的硝烟,一颗陶醉于诗词歌赋的心再度活络起来。在这里,余光中与范我存结成夫妻,并潜心研究翻译与写作。

在梁实秋的推介下,于1955年前往美国开展了5年的异国进修生涯,就像跟情人短暂的一次幽会。其后,再次回到相濡以沫的台湾怀抱里,用漂洋过海的经历继续为自己的文学实业添砖加瓦。

余光中与美国

可以说余光中是不幸而又幸运的人:生于战乱时代,自幼开始颠沛流离的岁月;成年后在异乡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找到了一生所爱。只是,个人的微小命运背后,却是一整个国家的起落,这足以让余光中的人生历程背负着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说美国是余光中的露水情人,那它明艳照人的一面,必然衬托出他内心的浓重阴影。在余光中远赴美国的日子里,异国文化的巨大差异让他始终感到格格不入,而中国的苦难更是让他如芒在背。“当你不在中国的时候,你就成为全部的中国,当你走到异国之地,所有的国耻都会贴到你的脸上,中国的痛楚就是你的痛楚。

文革期间,余光中再次与另一个魅力四射的城市发生了命中注定的关系,那就是香港。在这里,他度过了10余年的执教生涯,创作诗歌多达190首之多。与祖国大陆更接近的地缘与文化关系,让香港像余光中的“第二任妻子”那样,温柔地输送文学灵感,为他缓解思乡之苦,但又给予他足够的心灵空间。

余光中与我

对于余光中,我们的记忆几乎是中学课本里的《乡愁》,可惜年岁尚浅,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对动辄生离死别的旧日子未必感同身受。

我们的乡愁,仿佛很轻,但也重千斤。城市发展火箭般飞奔,人的流动如蚂蚁搬家。

那时的离乡大多是被迫的,现在的离乡却多是主动的。即使选择主动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有种更复杂的情绪:总游离于“能回去但不想回去”和“想回去但不能回去”之间。

如今的乡愁,不仅是空间上的,还有时间上的:我们沉湎于对旧时故乡的怀念,又夹杂了对现在故乡变化的无能为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生慢走,你的乡愁牵着我写诗的手》——谨以此文,缅怀余光中老先生
余光中:愿天堂没有乡愁,老先生一路走好
【原创】泪!余光中老人走了 我哭如今农村与城市的乡愁
余光中走了,只留下一片乡愁
望大陆
聆听余光中释“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