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香君:古城的一抹香艳

文/晚报记者 班琳丽 图/晚报记者 张 辉

李香君之于归德古城,是一个影子。她是侯方域人生的一部分,因此成了古城难以剥离的一种历史符号。由此说她到没到过古城,再言辞凿凿地争论都没有了意义。

她或许不该那么早出现在这个古城人物序列这么靠前的位置。只因侯方域的缘故,才把她放这里了。人心多半渴求情感圆满,记者在这里为他们“圆满”一次,想大家不会怪罪吧?

记者曾经听一位商丘人咬牙切齿地说起李香君:“就一个妓女,我们还争她来过商丘,牙疼!”真的是这样吗?一位纯粹的妓女,一位风尘女子,何以在如此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中“活”得那么经久?

中国散文大家林语堂先生,抗战初期曾为悬在他书斋中的李香君题诗一首:“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文字诙谐、散淡,于一种对当时国民党惰于抗战的愤慨中,洋溢着对一个柔弱女子的虔诚礼赞。

在那样一个社会,李香君的命运不握在她自己的手里。但她在一个艺妓所能具有的命运中,不懈挣扎,顽强抗拒,坚贞表达,她的贞,她的烈,她的明辨忠奸,她的坚定义举,哪是随便一个风尘女子就能够拥有的高度和气节?李香君人格和思想的干净,抵得过当今任何一位沦落风尘的“幽怨”女子,甚至抵得过当今不少沉醉在美好生活中的幸福女子。

她不是一位俗女子,古城绝不会因她的香艳失色、失重。为国也好,为情也罢,一个不屈的女子不惜血溅素扇,那妍开的桃花,无论选择哪个视角看,都理当永开不败。

君香一段“香扇坠”?

李香君是怎样一个女子?她被人誉为“香扇坠”,怎样的一个女子才配得上这个雅号?

在历史中看一个人,往往犹如悬线把脉,“看透”一切实非易事。但在那么多纷纷扰扰的文字中,侯方域写李香君的《李姬传》,应该是最可信最干净的。

侯方域《四部备要》本《壮悔堂文集》中的《李姬传》,有必要将原文呈现在这里,因为“原汁原味”更方便还原历史的东西: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侯方域虽被冠之以“国初散文大家”,但看这篇人物传记,文字却很朴实无华,不铺排,只记叙。但却字字句句饱含一种热爱和敬仰之情。

侯方域笔下的李香君,容貌“风调皎爽不群”,读书不多却能分辨忠奸。13岁跟人学唱,尽得音律,尽得真味。特别擅长《琵琶记》,却不轻易唱给人听。这分明是一位兰心惠质的才女子,一位绵绵软软的烈女子。

《李姬传》中,侯方域自称“商丘侯生”,他把自己写得像个轻飘飘的影子,他是用自己陪衬李香君的贞烈吧?一位沦落在风尘中的女子,身在风尘,却不自甘沦落。她活得有原则,有底线。她仰慕有才学名声的公子,敬重铁骨铮铮的雅士。她渴望爱情,对真爱坚贞不渝。当初侯方域南京科考失利北上投史可法抵挡清军南下,李香君在桃叶渡设宴饯行,特意唱了那曲“然不轻发”的《琵琶记》,临别赠言更为情真意切: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抹杀掉的。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再不唱它了。

一支曲子,从“不轻发”,到“亦不复歌”,其中的伤别与追随,胜过任何海枯石烂的表白和誓言。

人说看一个人的品质,看这个人的朋友,看一个人的能力,看这个人的敌人。李香君是一位烈女子,她的烈不是停留在“妇道”这样肤浅层面上的烈,而是一种心怀家国安危的刚烈。看她的刚烈,看她的敌人。

李香君最不屑的一个敌人就是阮大铖。阮大铖是魏忠贤的死党余孽,退居金陵后依然遭受陈贞慧、吴应箕等人的抨击。陈、吴与侯方域交情深厚,阮大铖曾与侯方域的父亲交情深厚,于是托王将军日日美酒佳肴地接近侯方域,旨在让侯劝止陈、吴。李香君预料到事情的真相后,对侯方域说:陈贞慧品德高尚,吴应箕铁骨铮铮。而今你们是诤友,你怎能因为阮大铖而背弃朋友呢!况且公子出身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这样的贼子逆臣呢!公子读万卷诗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李香君另有一个敌人淮阳巡抚田仰。侯方域离开南京后,田仰想下重金邀李香君见面,被断然拒绝。田仰恼羞成怒,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君恶意中伤。李香君感叹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如今如果为贪图钱财而赴约,那是我背叛了侯公子!”终于不肯与田仰相见。

一次“不让见”,一次“不肯见”,一个不惧权势、不慕荣华的风尘女子,就是再深的历史烟霭,也埋葬不掉这样的光芒。

愿做长风绕战旗

至今写侯李爱情的文字,没有能出《桃花扇》之右的。记得当年看《桃花扇》,特别不满孔尚任。《桃花扇》结尾很悲剧,清兵南下,侯方域降清。病榻上李香君见自己的心上人投降变节,满怀悲愤地撕毁了桃花扇。

倒是孔尚任也没落好,他为了迎合、表达大清帝国的国威,才不惜将侯方域写成一位投降清朝的变节小人。可他牺牲了侯方域,到底不愿牺牲自己“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的悲愤基调,最终被康熙罢了官。

孔尚任笔下的李香君,是一位爱国女子。她支持侯方域抨击阉党与反清复明,表现的是一种极其难能可贵的爱国情操。这与林语堂先生的认同如出一辙。作家张爱玲也曾感慨过: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在这上略加点染,变成一枝桃花。

才子佳人,何况一位是身在“淤泥”而“不染”的节烈女子,一位是貌似失节实为浩气充塞天地的儒雅才子,难怪人们不相信他们的感情会毫无结果。所以人们传出好多种关于李香君魂归何处的说法。

一种是李香君与侯方域桃叶渡一别永诀,一个人在栖霞山下一座道观里出家,最终手握一柄桃花扇恹恹死去,临去之前留下一句话:“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另一种说法是,侯方域在战乱中找到李香君,把她带回商丘。李香君更名换姓住进了翡翠楼,他们相亲相爱,琴瑟和鸣,很平静地度过了一段恩爱岁月,有如壮悔堂内今日的蜡塑。如果你踏进壮悔堂的正门,迎面就能见到堂内一英俊男子手持折扇好似吟咏,旁边一俏丽佳人双目顾盼有情,拨弦弄琴。据说后来,香君身份暴露,为官宦世家的侯府所不容,被赶到城南侯氏庄园,不久郁闷而死,死年30岁。侯方域为香君修墓立碑:“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

记者在思考李香君的时候,总会油然记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的小凤仙。小凤仙是一位青楼女子,她与策动“讨袁护国战争”的蔡锷将军有过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后被拍成电影《知音》。蔡锷赠16岁的小凤仙:不信美人终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蔡锷34岁去世时,小凤仙送有挽联:怜他忧串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这样的两段尘缘,竟惊人地相似。这样的爱情,是悲歌,也是壮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日桃花瓣瓣香
南京两日:秦淮河邂逅李香君
秦淮八艳(三)李香君
​秦淮八艳之李香君染血桃花扇!
民间传说:人间正气
2021一模详解|金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解析版(含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