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揭秘:哪个朝代的人殉最为严重?

所谓人殉,就是用活人殉葬,是古代葬礼中的一种陋俗。古人思想迷信,认为人死后还会同生前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世界而已,因此死的时候恨不得把生前的各种好东西或有用得东西都带走,永远伴随着自己。原始社会人们物质生活贫乏,还没那么多见识,所以,死的时候也就是把自己的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品等东西带走,以待解决另外世界的生存问题。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主死后,不但要带着自己的女人、亲信等陪葬,更多的是还将大量的奴隶杀死或活埋来殉葬。让他们在“另外的世界”继续以供役使。这种风气在商代,最为严重。

商代前期人殉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到了后期,大中型墓葬几乎都有人殉。当时人殉成了一种制度:“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据考察,杀殉的办法是将奴隶们十人或二十人一排,反绑着牵入墓道,东西成行地面向墓室跪着,砍下头后将尸体埋入,再填上土夯平,每夯一二层便继续杀殉一批奴隶。在当时,奴隶的死亡估计比一只小狗小猫的死,严重不了多少。

除了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外,各地奴隶主使用活人殉葬的情况也很惊人。如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发掘的一座奴隶主大墓里,有48名奴隶殉葬,而且多数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商王和大奴隶主贵族的陵墓,更成了堆积奴隶尸骨的万人坑。商代的人殉,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范围之广泛,骇人听闻,充分暴露了奴隶主阶级野蛮残暴的阶级本性和奴隶社会血淋淋的阶级关系。

人殉制度的式微当在汉以后。式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次殉葬的人数减少,一是殉葬强制力的降低,三是殉葬发生的概率降低。当然,汉以后殉葬还是存在。唐宋时作为普遍性法律制度的人殉消失,但是基于"自愿"的人殉的个案还是存在。元明清三代,人殉这一罪孽邪恶的制度却死灰复燃,又流行了近七百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是怎么产生的?
商朝历史:殷商时代统治阶级关系及制度详细解读
中国奴隶制度的开始
夏朝实行的制度
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怎样不做一个奴隶,而不是整天去关心哪个奴隶主好与坏。
中国延续了4千年的残忍制度,百年前才彻底绝迹,现今的人不能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