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剧人生,但行耕耘,莫问前程

南岸区创业青年

袁野

重庆303话剧社创始人

青年导演

我们是一群热爱话剧的非狂热份子 我们蜷局在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 我们热爱生活,同时痛斥现实 我们在戏里挥舞人生

与戏剧、与303的结缘

至今看来,纯属偶然

北漂的那段岁月

高中升学,偶然踏足了戏剧表演,就和舞台结了缘。袁野也曾经正儿八经地干过北漂,那段经历有点像是《欲望号街车》里面的布兰奇,只身一人,拖着全部家当,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明明身无长物,却又有些理想主义,所以过了一段凄凉的日子,“但是年轻嘛,血是热的。”

303的野蛮生长——

流浪着,热血着

关于这群人

303这群人是怎么聚起来的呢?

2009年的时候,因为豆瓣上一个招募戏剧爱好者的帖子。

最初“303”的我们,是这座城市的“流浪艺人”。没有固定的排戏场地,我们揣着剧本,颠沛流离,东走西窜,但凡逢着一方宁静平地,便兴奋异常,端着姿态说戏歌唱。

华灯初上,长江浪滚;东方鱼肚白,南山晨霭。整个城市都成了舞台,仿佛我们都在梦里。

关于这个名字

“303”是在杨家坪工学院第一次排练《雷雨》时的教室编号,取名时很随意地借用了——303话剧社就这样成立了。于是乎有了队伍,便上了战场。 “303”只是三个数字而已,谁也未曾料到,或怆然但明净的数年走来,它会成一个梦想符号。

关于这些失败和坚持

这一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道阻且长......

《两个杀手不太冷》剧上演还有7天的时间里,主演演出,临时更换主角我们就在排练厅里排了7天7夜

《临界90Min》

和导演的沟通出现了大的分歧,未创作成功,至今还未提起复排档期。

我们遭遇过表演只有三位观众的尴尬史,交不起水电费、发不了薪水的窘迫,创作瓶颈……身边开始有人陆续放弃,走到最后曾只剩3人。

但行耕耘

莫问前程

放弃还是坚持,袁野犹豫过。但他清楚做戏与不做戏的我,状态会不同。

犟下去!!

努力学剧院的经营和管理,固执而孤独地思考做戏,抽丝剥皮……

后来袁野的作品得了奖,开始全国巡演。继续筹备剧场,持续产出原创剧目。有人开始说,303在重庆戏剧界,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少了对重庆戏剧市场的抱怨,开始思考着怎样去改变这样的现状,尝试着为这片土地带来新鲜的空气。

303剧院不再像之前一样只顾自己做戏,完成自己的戏剧表达,而是和观众建立起连接,用戏剧去影响更多人。

袁野搭建起了“全民戏剧工作坊”,从台前到幕后,让任何人都能参与到戏剧创作之中。同时利用自己多年的戏剧经验和专业资源做起了戏剧教育,培养戏剧习惯要从娃娃抓起,而且戏剧教育对于孩子感知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2016年12月,有了303的第二个剧场——国瑞·303艺术剧场。303策划举办了戏剧节,从2017年5月第一次举办,到今年6月的首届重庆南滨国际戏剧节,我们共吸引了将近一百万人次的人流。

当然,他们始终在做戏,坚持着每年都创作一部原创作品,保持内容的活力。

今年,袁野和西岭雪有了二次合作——《白象1938》,303能代表所热爱的家乡城市发声,心存感念,有一份自豪情绪萦绕,肩上更觉沉甸甸。

“无论如何,303已和我的人生紧绑在一起

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留下了

但因为有303这样一个符号

他们的梦都存下了

303以后会怎样,谁也不知

背负着梦囊

我们共同期待着,也享受此过程

这时,我只记得那一句话

但行耕耘,莫问前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剧场话剧:中国原创与实验探索论坛”创作研讨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精彩落幕
话剧《福仕德》| 陪你大梦三场,去你到不了的远方
恋上经五路小剧场
"安女郎"汤唯:关于《色·戒》前的她(组图)
感恩!你们的祝福都收到了...
林青霞:偌大一个上海,我们可以在一起,小小一个台北,却把我们难倒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