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恒的经典 canon卡农曲 小提琴竖琴版
帕海贝尔,约翰(1653年8月生於德国纽伦堡;1706年3月7日卒於德国纽伦堡)。德国作曲家及风琴家。一六七四年开始与当时在维也纳颇负盛名的克尔(j,kas-par kerl)学习风琴与作曲。同时是维也纳皇家教堂的副风琴师。一六七七年任职埃森纳赫(eisenach)宫廷风琴师。次年五月赴埃福(erfurt)任普雷第格教堂(pred-gerkirche)风琴师。一六九0年至一六九二年任职斯图加特(stuttgart)宫廷风琴师。一六九二年至九五年任职哥塔(gotha)。一六九五年之後,任职纽伦堡圣塞巴都教堂(st.sebaldus church),一直到逝世为止。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风琴曲,特别是他的圣咏前奏曲。他的作品,以对圣咏旋律的高度装饰见长。最重要的作品,是六组变奏曲,以「阿波尼六声音阶(hexachordumapollinis)」之名出版
Canon in d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则”。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简单的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曲长仅五分钟,是微不足道的小品。讽刺的是,使帕海贝尔留名後世的反而是这首卡农。卡农旋律简单朴实,但具有精密完美的乐曲结构,充份展现对位法的魅力。乐曲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其低音部为只有八个音符组成的同一旋律,同一旋律从头到尾重覆了28次。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
当年年轻的帕海贝尔,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以纪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变奏曲,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准确地说,作为一种曲式名称,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为“规则”,“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一如人世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相爱的两人生死相随,缠绵至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卡农-Canon双手简谱
【全世界最受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终极卡农
一曲卡农,造就了多少流行音乐?
音乐基本常识100条
Canon——卡农
瞬间逆袭嗨翻全场的《卡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