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耳其·萨夫兰博卢(2)·独具特色的奥斯曼古民居
金吉驿站和周六的动物集市

铜铁匠市场位于繁华的古城中心,东侧的金吉驿站是城中最为气派的建筑。金吉(Cinci)早年曾是一位军人,大约生活在十七世纪,之后成为了城里有名的商人,金吉驿站和公共浴室都是由他出资建造的,一并解决了商队的吃住和洗浴问题。驿站外墙由石块砌成,窗户窄小,楼顶覆盖红瓦,远看像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这是为了保卫人们的安全而设计的。

金吉驿站,建筑如同一座城堡。

建筑内部有三层,四周是房间,在外墙开有小窗。前檐由拱形走廊相连,墙壁厚重,房间宽敞,屋内备有生火的壁炉,烟道通向屋顶。驿站中间是宽阔的长方形庭院,过去用来停驻商队的马匹或骆驼,如今改作了露天咖啡馆。庭院中间有一座水池,据说这是当地建筑的标准配置,滥觞于东罗马帝国时期。一来流水在夏季可以降温,再者因此地商业的繁荣,人们在聊天中的商业机密也可以被水声掩盖,由此可见当地古已有之的商业传统。

金吉驿站庭院,如今改为一个餐厅。

集市上的木屋裁缝店。

金吉驿站南面的河谷边是动物集市,周六正是开市的日子,近郊的村民一早就开车来到这里赶集。成年的牛羊都被拴在路边的木桩上,犄角或耳朵上插着标签,小羊都躲在卡车斗里,呆呆的望着路人。集市场面热闹而有趣,河边的买卖双方正在为了一只羊高声的比划着,旁边各有一群人站脚助威,动作夸张。

萨夫兰博卢特产洛库姆(Lokum)糖果,其实就是花生糖。

被卖掉的是一只安卡拉羊,它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羊犄角呈螺旋状前伸,羊毛很厚,性格温顺,是土耳其原产品种,如今已闻名世界。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如今还饲养者百万头以上的安卡拉羊,养羊一直是土耳其的支柱产业。经过漫长的讨价还价,买卖终于成交,双方握手拥抱,大家帮忙七手八脚的将这只羊塞进买主的轿车后座里,不知等待它的结局会是什么。

赶集人满载而归。

萨夫兰博卢的奥斯曼民居

金吉先生建筑驿站和浴室的年头正是奥斯曼帝国最辉煌的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依靠着丝绸之路上的大量税金以及地中海上的贸易收入,土耳其成为盛极一时的强国。这一时期,萨夫兰博卢的居民也建起了大量的土木小楼,小楼大都依山而建、风格统一、错落有致、结构精巧,建筑学家称之为奥斯曼风格,我们居住的旅馆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土木小楼大多为两三层,以木结构为主,下层是砖石墙壁外抹灰浆,坡状楼顶铺红瓦。楼上住人,楼下为厨房和马圈,结构与我国南方干栏式建筑有点类似。

从旅馆后窗拍摄的奥斯曼民居,层层叠叠。

民居博物馆又称县长小屋,位于动物集市南侧的山坡上,曾是陆军中校艾哈迈德的宅第,建于十八世纪,拥有奥斯曼住宅的典型特征。小屋门前挂着土耳其特有的护身符——蓝色之眼,这种挂坠在土耳其无处不在,最早来源于《希腊神话》之中的美杜莎之眼,这位希腊神话中的女妖传说中能将任何直视她眼睛的人变成石像。土耳其人相信那些隐藏在幽暗处的邪祟会给人带来厄运,美杜莎之眼相当于照妖镜,能够抵挡和反射邪祟侵扰。

河蚌绘·奥斯曼民居结构图解。

民居一层马厩如今辟为展厅,展示一些从民间收集来的农具。我们顺着窄小的木质楼梯登上二层,这里是两间宽阔的客厅,中间铺着地毯,四周的长椅可坐可躺,壁炉和窗棂都布满了精美的雕花。土耳其人过去是家族聚居,平日里一家人都在这里席地而坐。如有亲友来访时或特殊节日时,就会按照男女分别落座,两间客厅分别设有楼梯,男女各走一边,中间的墙壁里镶嵌着一个可转动的木厨,用餐时两边通过木厨传递饭菜,避免了直接接触。

民居的三层客厅,用于接待女宾。

民居三层是卧室,朝向最好的一间是留给主人的,其余的每间房都住着各自的小家庭。卧室一侧有一座巨大的壁柜,壁柜中部一米多高的地方是一道木质隔板,上面放置白天收起的被褥;壁柜下半部分是用来洗澡的,睡觉前把被褥拿出来,掀开隔板,就可以坐在下面的木桶里洗浴。

独特的洗澡空间,在壁橱里,如今这一部分大都仍被客栈改为独立浴室。

土耳其人不喜欢笨重的家具,讲求空间的敞亮,所有的起居物品平时都收进墙柜,用时再拿出来。房间的采光很好,玻璃是特制的“冰玻璃”,从里面能看见外面,外面却看不到里面,保证了房屋的私密性,据说这种工艺如今已经失传了。县长小屋展示的土耳其生活方式是东方式的,封闭而内敛,注重家族血缘,成员间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与中国传统家族类似,只在宗教程式上略有差别。

修房子的人,这种木结构房屋需要经常维修更换才能保持上百年。

地方长官官邸·城市历史博物馆

城市历史博物馆位于古城西北山坡上,是全城制高点,过去这里曾是萨夫兰博卢城堡所在地,视野极佳。1904年由萨夫兰博卢修道院首席教义学者艾尼斯·帕夏建造,帕夏为突厥语总督之意,艾尼斯·帕夏曾担任过卡斯塔莫努省省长。建筑采用欧洲巴洛克风格,石砌外墙、黄色立面,与古城传统的建筑风格形成反差,具有明显的西方色彩,建成后一直作为政府办公地点。

河蚌绘·萨夫兰博物俯瞰。

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展示的是萨夫兰博卢城市的历史,因为没有英文说明,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上瞧个大概。地下展室展示了萨夫兰博卢的通商史以及传统工艺,利用人偶再现了当时炼铁以及制靴等手工艺人的工作景象。

萨夫兰博卢城市博物馆。

过去一直有种说法,是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丝绸之路的通畅,继而引发了大航海以及新航路的开辟,近年来的研究推翻了这种说法,认为丝路的衰落主要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化和中亚战乱原因。但不管怎样,随着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远洋海运逐步取代了马队运输,奥斯曼帝国也在现代化进程中败下阵来,成为列强竞相瓜分的对象。

城市博物馆内部木质楼梯。

二十世纪初,随着铁路和新兴商业机构的出现,萨夫兰博卢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后,奥斯曼帝国分裂,希腊、埃及、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四十多个国家纷纷独立。之后国父凯末尔领导起义,于1923年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国土面积仅为原来的七分之一。一战前萨夫兰博卢曾有百分之二十的希腊居民,战后他们大多迁至希腊。

萨夫兰博卢钟楼。

博物馆后面的钟楼建于1797年,我们沿着窄窄的木质楼梯登顶,一位衣着正式、热情和蔼的老大爷正在迎接我们,厚重的铁钟悬在头顶,另一侧的窄小空间里,布满了黑色的机械齿轮。见我们上来了,他热情地用突厥话大声的介绍了钟楼的历史和构造,继而邀请我们用手和他一起握住摇把转动,随着齿轮的转动,钟声在耳畔敲响,声音嘹亮,振聋发聩。

在山顶拍婚纱照的新人。

透过窗棂,看到古老的城市宁静和平,老人们在树下驻足聊天,孩子们嬉笑追逐,成双成对地年轻人在石墙边相拥而坐。历史的烟尘已经消散,繁华也已成过往,而与古城不离不弃的唯有人们脸上淳朴的微笑和那一代又一代不曾间断的爱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土耳其」奥斯曼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世界遗产名城《萨夫兰博卢》
【土耳其】番红花城,奥斯曼帝国最后的遗世小城
我眼中的土耳其之二---全幅照片
土耳其访古
世界遗产——山城古镇番红花城
番红花城:保留众多奥斯曼时期民居的美丽山城——土耳其畅游记之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