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论》10句传世金言,修身处世,影响深远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汉代末年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徐干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品有《中论》《答刘桢》《玄猿赋》等,其中《中论》一书最为著名,对历代影响深远。

1、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

出自汉·徐干《中论·贵言》。导,教导、教育。必,一定。因,根据。教导人、引导人要根据其性情特点,就像治水一定要根据地势高低特点而予以疏导一样。这句话以“治水”比喻“导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性情各不相同,因此教育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2、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

出自汉·徐干《中论·审大臣》。自身具备贤德的人是贤者,能够推荐贤者的人也一定是一位贤者。这句话说明了举荐人的重要性。

3、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出自汉·徐《中论·治学》。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没:死去。君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就好像那天空中日、月的运行一样,始终勤勉不倦的运转,直到死去。

4、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

出自汉·徐干《中论·治学》。习,温习、练习。则,就。每天温习就不会忘记所学的东西,自我勉励就不会堕落。这句话说明学习对于修身进德的作用。

5、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出自汉·徐干《中论·治学》。患,担心。赡,富足、充足。做学问的人不要害怕自己的才智不够丰富,而要担心自己的志向是否坚定。

6、非有独见之明,专任众人之誉,不以己察,不以事考,亦何由获大贤哉。

出自汉·徐干《中论·审大臣》。没有独特的眼光,只是接受大家的赞美,不去亲自考察,怎么能够得到贤者的称号呢?

7、倦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出自汉·徐干《中论·治学》。倦立,站得累了。速,快。久久站在那里想着到达远方的目标,不如快点行走而一定能够到达。此以行路为喻,说明与其空想、不如行动的道理。

8、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

出自汉·徐干《中论·治学》。矫首,抬起头。徇,宣示。愿智,希望获得智慧。务,从事、致力于。站立不动而想着远处的目标,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最终一定能够到达;抬头做出想飞的姿态,还不如整理羽翼振翅而飞,最终一定能够直上云霄;独处苦思而希望变得学问渊博,还不如勉力学习,最终一定能够实现理想。这句话以人思远途、鸟想飞翔为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与其独居苦思,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努力学习收获大。

9、独思,则滞而不通;独为,则困而不就。

出自汉·徐干《中论·自学》。一个人独立思考,思想经常会被堵塞。一个人单独做事,常常会因为困难而不能取得成功。

10、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制。

出自汉·徐干《中论·贵验》。不要等到事情出现的时候再去忍让,也不要等到事情快要发生了再去控制欲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耻下问名言
君子独行,小人成群,这句话有道理吗?
确实有道理 曾仕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实说这句话要很慎重
人死后千万不能让猫在你旁边,原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啊!
《水浒传》中富有哲理的10句俗语,句句深刻,发人深省!
你觉得“门前屋后开一塘,家败财尽人又亡”这句话,有道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