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反复的当下,买画,是刚需还是投资?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艺术市场停拍了将近半年,然而在已经结束的各大拍卖行的春拍里,有些艺术品仍然拍出了天价。比如,常玉的《绿色背景四裸女》就拍出了2.58亿的天价!

世界市场仍处于寒冬,但很多人对艺术的热情依旧不减,终究来说,书画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刚需还是投资?

天价拍卖后的秘籍

短短几年之间,拍卖市场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拍卖神话。而这些神话的制造者往往是一些企业级藏家,这些富豪和企业家们对于艺术品的需求究竟又来自何处呢?

其实大多数富豪购买书画的第一目的,并非因为艺术本身,而是为了抵御市场的风险,包括通胀在内的许许多多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风险。这些内陆的富豪们,往往不显山露水,在艺术品拍卖的世界,他们常常隐忍不发,但每发一次,却大多都能中的。而且,从最开始的个人行为,已经逐渐发展成规模化的资本运作。

艺术品的价值在中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喜欢、欣赏型已经转变为财富管理,兼顾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金融工具、企业宣传等功能。

书画的实用性与增值型

书画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是精神文化层次需求的最佳体现。古代都是以家中藏画量来体现家族底蕴和文化素养的,书画收藏将为你的家庭提供了文化的支撑、源远传承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好的书画艺术品,不可再生,具有稀缺性。实用性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很多人会说,现在市场上很多名家的作品已经是天价了,普通百姓买不起的。

不要忘记,这些大师都是从当时的优质画家中演变过来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在北京荣宝斋的价格也不过一平方尺20元,一件100多元。艺术市场寒冬,现在很多名家的作品也在走低。

从现在起,不妨去挑选一幅自己喜欢而又不太贵的名家作品,精心装裱悬挂起来,给家庭一些文化气息,当我们白发苍苍时,可能会发现,这些作品相对买入价格已经是天价了。

艺术品消费的关键

培养与发掘艺术消费需求应继续把制度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艺术品市场领域的全面改革,更加重视改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坚持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力争在艺术品市场主体、行政、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努力使艺术品市场的国际与国内市场进一步深度融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价拍品的幕后推手
中国书画的“亿元时代”
画贵书贱为哪般?大财阀介入是一种投资行为-周怀宗-艺术新闻-书画新闻-艺术中国
【收藏界】投资艺术品巨亏1亿美元的化肥大王
陆汉振,拥30亿资产,收藏1000多件艺术品
从136件千万级中国书画拍品数据看中国富豪的书画收藏癖 | 艺术市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