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评论-第198期 | 书道中留自在心——从黄波甲骨文书《道德经》谈起

道德经书法:道

书道中留自在心

——从黄波甲骨文书《道德经》谈起

评论 /卜绍基

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专职理论家

艺术评论第198期 - 2022.11.2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历来提倡“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道”,可谓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线。在面对当今艺术日益走向自由的开放空间,在面对新时代中国书坛的“多元时代”之际,如何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真正“以书为道”,实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文理想,是摆在每一位书法家面前的时代课题。当代知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黄波先生以书法存心尽性,端己正容,澄神静虑,一划一笔,力求精到,更本着至诚之心,择善而执,以书为道,虽“日损”而不悔,力求在“书道”此一方净土实现既平凡又伟大,既真实又超脱的理想境界。

道德经书法:望

道德经书法:车辆

书作能折射书法家的艺术气质和审美倾向,黄波先生是一位极具艺术感悟能力的艺术家。他并非如一般学书者,自唐楷入手,而是另辟蹊径,自篆隶入手,求得朴实中正之路,特别是在殷商甲骨文及秦汉以前的书法艺术寻求广阔天地。纵观其书道长成,可见他是从甲骨文、金文、汉隶、简帛书诸般古代书法中吸收艺术营养,而所拟之秦玺、汉印、封泥等,尽得其中神韵,更能凿窥古今,而为己学,崇尚自然、大度之美,而逐渐开拓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书艺新途。

道德经书法:解

道德经书法:爱

书道三昧无非“心、眼、手”三者兼修同治,其一,重视扎根传统学养,苦学砺练,此练手也;其二,读碑观帖,眼摩心研,此冶眼也;其三,旁及国学诗词,拜访同道,切磋交流,此陶志也。黄波先生视书事如来去自如、俯仰自得之日常,早年于公务之余,仍能“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故其笔下线条注重法度,中规入矩,洒脱淋漓之余又绝无轻率之意。正是他熟谙书道三昧,不躁不浮,甘耐寂寞,而能水到渠成于今时。“书如其人”,在他的作品和诗文等作品中,在他对学生的循循教导中,可见其为人淳朴而温中,堪称蔼然学者。早年师从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一直专注于对中国古文字学、先秦史及书法金石等的研究,造诣日深,及后又赴京问学讲学,以文会友,时相过从,谈经论道,获益良多。近年来,更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赴京创办学语草堂,教授文字学、书法、篆刻,以传统国学经典的传承为己任。

道德经书法:动

道德经书法:处

黄波先生于传统中华艺术精髓之书、文、印“三艺”,用功殊深,精研深味,而成就苍劲流利、纵意奔放的艺术风格。他在作品的创作之前反复推敲,特别是对文字内容其中新近创作的《道德经》全篇,堪称代表之作,通篇共八十一幅,每幅作品分别以甲骨文、行书两种书体呈现,其中以行书小字抄写《道德经》各个章节,并提炼出一字之关键词再由甲骨文写就,斗幅咫尺均能精心构思、尽心经营。如《道德经第三十篇》,该篇以“处”字概之,结体错落跌宕、俯仰欹斜,体现出朴实拙茂,沉实厚重之神髓;落款之前则以行书写就《道德经第三十篇》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援引内文之气贯连绵,通达阔迈,又能浑然天成,一气呵成,寄雄强于清秀,寓平正于险绝,脱凡得格,既藉笔墨抒发自己内心的艺术涵养,又似以历经世史的心态,以劲健的行笔,挥洒对艺术、人生与哲学深层的回味。

写至此,有一词感之。

捣练子·黄波先生书法赏读

餐雨露,沐征尘。笔舞书行力万钧。古韵今吟长咏志,鼎新承古自情真。

道德经书法:鲜

道德经书法: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总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国学大师饶宗颐在为人治学中也有“三境界”之说,而其中“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为第三重,意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永远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在等候自己”,黄波先生视书法为寄情咏志、修身养性的工具,但正因为其目的之纯、用心之专,使之能直达艺术本真,修得“书道”,自成境界,自在人生。

更多作品

甲骨文,围炉煮酒,35cmx70cm

甲骨文,养奋蓄气,35cmx70cm

金文对联,大节不可屈 德心终不移,35x70cm

汉篆镜心,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34x70cm

汉篆条幅

发上等缘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26x70cm

请横屏欣赏

隶书横幅,语默心静,40x138cm

艺术家简介

黄 波/Huang Bo

黄波,号垣庐。汉族,1958年生于四川成都。自幼好古文书法,问学蜀中,遍访名士。有幸得到余兴公、李诗鍔、杨国才等饱学之士教诲。“秦以后书不读,汉以后字不习”。1977年开始,历时二年,摹写编辑新中国出土商周铜器的铭文,成《殷周金文集录》一书,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师从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参加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甲骨文字典》编写工作。八年时间里摹录甲骨文原拓字形五万余字,卜辞例句二万余条,并编写其中第十一卷。1988年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其间受徐中舒先生治学思想影响,确立了在古文字学、先秦史及书法金石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并写成《甲骨文契刻风格与断代的关系》等文。

1992年发明仿宣水写纸并编写字帖,次年五月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得到张爱萍、彭冲等领导接见。赵朴初、启功、张仃、刘炳森、康殷等先生的题字肯定。

曾连任五届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残联副主席,四川大学历史系助理研究员、获团中央自学成才表彰。

2006年到北京专注于汉字形意学研究,期间问学京华,以文会友。

2009年创办北京学语草堂,教授文字学、书法、篆刻,并以传统国学经典的传承为己任。

2016年起任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燕南书院院长至今,在凯博学校开设书法篆刻课堂,及说文解字公开课,指导国学实验班教学规划,提出教育、养育、化育的育人之道,文脉传薪,言传身教。

2017年11月24日 作品入选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一带一路 水墨香江——书画艺术交流展”。

2018年 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选集·书法卷》(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法家名录。

《中国美术选集》作为《中国美术全集》(古代部分)的姊妹篇,本书继承《中国美术全集》的出版精神,填补《全集》一书对清代以后对中国美术记录的缺失,以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与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为线索,全面展现近现代、当代中国书画的发展和成就,是承接《中国美术全集》(古代部分)之后又一美术史诗文献巨著。

2021年 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邮政·百年献礼珍藏邮集·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珍藏册》

2022年8月10日 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举办“道源文宗·字说老子”黄波书法篆刻展,展出《道德经》甲骨文书法及篆刻作品81幅。

著作:

《甲骨文字典》

《殷周金文辑录》

《隶书通论》

《书法仿宣水写帖》系列

评论家简介

 卜绍基  / Bu ShaoJi

卜绍基,字望秦,画家、理论家。1973年生于广州。现为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监事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政协书画院理事、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客座研究员,农工党广东省委委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促进会首届专家,潍坊银行艺术金融特聘专家。

黄波 3D 艺术馆

Art gallery

长按识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道中留自在心——从黄波甲骨文书《道德经》谈起
他,是写字一流的“黄渤”
幻廬集契:甲骨文《蘭亭集序》(第一)
展览预告 | “榴香蕴藉——李耀权书法暨古文字拓片藏品戊戌迎春展”
风月无边 | 柳晓康
莫武篆书专题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