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板叫我做假账,怎么办?在线等,急!

相信不少会计朋友,在面试或者工作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经历:

面试官/老板:你会做假账吗?
我:会!
面试官/老板:居然敢做假账?!你出去!!

面试官/老板:你会做假账吗?
我:不会!
面试官/老板:连假账都不会做,你做什么会计!!
我:......到底是需要我会做假账还是不会做假账啊???

当然,很多企业为了避税逃税等,都会要求会计和财务做假账,也就是常说的“两套账”,但是,在此提醒各位财会人:做假账是违法的!即使自己只是公司是财务或会计,但是参与了做假账,也会波及到自身 ,面对税务稽查,公司法人和会计,一个都逃不掉!一定要当心了!

做假账到底都有哪些后果,看看这些案例就知道:

你看,做假账的后果,丢饭碗、补税款还算轻的了,分分钟都会面临牢狱之灾。所以会计朋友们,千万不要因为担心被辞退,或者为了小营小利,就铤而走险啊!

此外,还有个重磅消息要告诉你们:最新修订的《会计法》已经明确规定了:“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对于因做假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等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将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

这就大件事了,本以为怕挨骂或怕丢工作,才不得已帮公司做假账,但是出事后,不但真的丢了饭碗,还要面临牢狱之灾,真真是得不偿失啊!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公司明面上要求会计做假账,会计不愿做违法之事可以推辞,但是如果在会计不清楚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做了假账而不自知怎么办?别慌,我将为你列举做假账的手法,那么财会朋友们,在做账的时候,就能当心一点,避开这些做假账的坑,也给自己避免了麻烦。

1.成本费用互化

就是将原本在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算在费用里面,或者是用其他手段夸大当前利润。一般手法就是将无形资产摊销计入“制造费用”的账户,在月末的时候又计入“生产成本”,最后导致利润虚增。

2.费用资本(产)互化

费用项目的账务转变为资产,或将部分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一般多为企业建造新房多,先确认为固定资产,后却又计入初始成本计提折旧。

3.费用名目转化

将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较少或无限制的名目内,以此用以减少相关税费,或进行全额税前扣除。

多见于企业工会经费扣除超过额度,就将其计入职工福利费。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预提费用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一般手法就是人为调整各期应该项目造成的税费。

5.成本名目转化

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者相反。这也是会计可能会遇到的误区,比如误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混淆。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一般多为跨会计年度期间人为调整当期损益。

7.收入名目转化

调节多种收入项目的收入总额。比如把主营收入变更,用以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

8.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

“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流动负债,有的企业就趁机将其作为逃避纳税的工具。有的企业,为了推迟纳税或不纳税,就将收入长期挂账为其他应付款,看起来就像借款经营,或者是将超额的费用假做借款,当企业费用虚减了,就相应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9.收入、成本、费用虚增/减

虚增或虚减收入、成本、费用,以此拖延纳税。一般多为报销虚假发票、或是捏造销售成本。

10.转移定价

产品不按公允价格来定,而是只顾企业的共同利益,以便少纳税或不纳税。一般是将亏损企业的产品高价卖给给盈利的企业,为关联企业减少税负。

11.资产、负债名目转化

一般是转变资产类别名目,改变折旧年限,或者是将应收账款挂其他应收款,或预收账款挂其他应付款等。

12.虚假交易法

用假的交易合同来入账,造成资金流出,本期费用增加,所得税就相应减少。

13.费用直抵收入法

一般是以虚假发票入账,税前扣除虚假费用,以便减少当应纳税所得额。

14.重组转让法

一般是转移公司的资金,造成破产的假象,用以赖账。

15.私人费用公司化

私人的费用作公司费用,以此降低私人收入个税应纳税额,又可以增加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费用。多见于将个人车油费在公司处理,将个人房租费在公司处理。

16.收入/成本/费用转移法

另立合同,将成本和费用转移至其他公司或个人。

17.虚增/减流转过程

多一道流转过程,收入额就多一道,以此将可扣除费用的范围增大。比如,公司借款给个人买下资产,再以公司租赁其个人资产的名义,增加租赁费用。

18.利用金融工具法

利用金融工具,以便难以控制未来价格的交易。

19.集团化操作

一般是将集团内各公司的费用平摊,以此达到统筹纳税的目的。

20.其他

如果有借款,就将借款作为收到其他公司的定金来处理,以此避免产生利息。

以上是我整理好的,会计人要当心的做假账手法,一定要注意,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做的假账,会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况且会计本就是个高危行业,每天如履薄冰就怕行差踏错,千万不要在违法的边缘试探,毕竟账务出了问题可不是小事,因此,做假账手法的这些坑,一定不要踩,切记!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公司要求会计做假账,你会怎么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账是如何做出来的?会计当心!这21种手法属于做假账,需警惕
会计人可以不学但不能不知道的假账方法
财务人员,什么是两套账?又如何做到两账合一?
教你如何做外账
​两套账的表现与两账合一的步骤
企业会计造假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