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百科|茄科植物病毒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病毒病,又称蔬菜上的“癌症”,植株感病后出现花叶、黄化、坏死、矮化、萎蔫、畸形等症状,导致蔬菜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目前,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第一大类病害,年危害面积达758.6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 000亿元。茄科包含80属3000多种作物,其中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种类,病毒病对这两种作物的危害极大,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茄科蔬菜的常见病毒种类


番茄病毒种类

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能够侵染番茄的病毒种类共计40余种,在我国已报道的有25种。近年来,番茄黄花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呈现暴发突然、扩散迅速、危害性强、防治难度大、损失严重等特点,成为番茄的主要病害;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由于其病症与生理性缺素症症状极为相似,难以诊断,常因误诊而延误最佳防治时机导致病害加重,已逐渐上升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 MMV)是烟草花叶病毒属的新生病原,其致病力比同属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 MV)均强,自其在我国被发现以来,已在多个省份发生危害,种植户应给予重视。此外,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等也是引发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原。

辣椒病毒种类

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约有25种病毒可侵染辣椒,我国已报道的有10余种,常见的有TMV、CMV、PVY、To MV、TSWV、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辣椒斑驳病毒(Pepper mottle virus,Pe P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辣椒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al mottle virus,PVMV)等。其中,PMMo V自1994年在我国新疆辣椒上首次被检出后,在北京、陕西、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地也相继被检出。2013—2017年,多家省市农科院联合对从我国31个省市采集的8 698份辣椒样品进行检测,PMMo V的平均检出率为7.5%,严重威胁辣椒生产。

各病毒引发病害的症状

番茄感染病毒病后主要表现有3种类型,分别为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型。

(1)花叶型:发生广泛,叶片主要表现为黄绿混杂、颜色分布不匀、轻微皱缩,发病植株略矮小,发病严重时落花落果。

(2)蕨叶型:属系统性侵染病害,植株感病后叶片从上到下依次表现为线状、螺旋状和筒状,果实畸形,果肉呈浅褐色。

(3)条斑型:番茄叶、茎、果等部位均可发病,叶、茎表面出现褐色斑块,果实表面凹凸不平。

辣椒感病后表现有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和畸形型4种类型。

(1)花叶型:植株叶片和果实部分表现出褪绿或斑驳,严重时可造成果实畸形、叶片明脉、植株矮化等。

(2)黄化型:叶片黄化,严重时可致植株上部叶片全部变黄,呈现出上黄下绿现象,植株低矮,叶片易脱落。

(3)坏死型:植株幼嫩部位易发生,叶片和果实上形成深绿色、环绕、褐色不规则病斑,或病毒沿枝条上下扩展,严重时整株枯死。

(4)畸形型:发病叶片常常增厚变小呈蕨叶状,节间缩短明显,植株矮化,病果易脱落,果实表面出现深浅不一的花斑伴畸形。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高温干旱、日照强烈导致植株抗病性减弱,田间管理不当、整枝打杈频繁、茄科作物轮作等均会加重病毒病的发生。茄科作物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昆虫传播、种子带毒、机械传播等。昆虫传播主要由刺吸式口器的蚜虫(引发CMV、PVY、BBWV-2)、蓟马(引发TSWV)、粉虱(引发TYLCV)等完成,部分病毒由种子带毒传播(如TMV),有些病毒(如CMV、TMV、PVY等)由田间农事操作、机械摩擦等传播。

 绿色防控技术

茄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控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措施。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番茄生产上TYLCV抗性基因应用的主要有Ty-1、Ty-2和Ty-3,而市场上番茄主要抗性基因类型是Ty-1/ty-1和Ty-1/ty-1+Ty-3a/ty-3番茄品种,聚合多个抗性基因,是提高番茄TYLCV抗性的育种方向。同时含有纯合抗性基因Ty-1和Ty-3的番茄品种具有更高更稳定的抗性。目前还没有抗To CV的番茄商用品种,但同时携带Ty-1、Ty-2和Ty-3 3个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对To CV有较好的耐性。

目前,已鉴定出对TSWV有抗性的包括9个基因(Sw-1a和Sw-1b、Sw-2、Sw-3、Sw-4、Sw-5、Sw-5b、Sw-6和Sw-7)和1个蛋白质(DNA-J)。在番茄基因组中发现了Sw-5有多个同源基因,其中单显性R基因Sw-5b具有广泛而持久的抗性,已用于商业抗性育种[66,67,68,69]。TSWV在番茄抗性品种和易感品种植株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番茄易感品种中引起系统感染,而携带Sw-5抗性基因的品种则出现局部感染。番茄对TSWV的抗性具有生理小种特异性,这种抗性会随着生理小种的改变而被打破。病毒NSS基因突变可以造成Sw-5抗性消失。在番茄生产上,应避免多个病毒复合侵染现象的发生,这有利于抗性品种充分发挥抗病毒特性,符合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加强检疫和建立早期的检测和预警机制

为了防止病毒随种子、种苗和果实等传播,必须对入境的茄科病毒病的主要寄主的种子、种苗和果实进行RT-PCR检测,未检出病毒的方可入境。由于进出境的茄科商品大多为种子样品,病毒含量低,因此需要建立多种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期为检疫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病毒寄主范围广、介体昆虫传毒能力强、病毒复合侵染率高以及蔬菜种苗调运覆盖面大等因素,造成多种重要病毒扩散速度快,品种抗病毒能力下降或丧失,品质和产量降低,甚至绝产,因此应通过RT-PCR、q PCR、in-ELISA、dot-ELISA和电镜观察等方,加强对寄主植物、传毒介体、蔬菜幼苗的早期检测,严禁携带病毒的种子和种苗进入市场流通。通过在育苗及生产环节悬挂黄板和蓝板,建立传毒介体早期预警机制,将病毒介体消灭在初发阶段。

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感染源

彻底清除田间及其周围杂草,禁止在农田周围种植寄主植物,恶化传毒昆虫的栖息环境,减少传毒昆虫数量,减轻番茄田间传毒昆虫防治压力,及早铲除感病番茄,对病株、病果、病叶进行统一烧毁或深埋,并对土壤进行消毒。

对于可以通过农事操作传毒的TSWV、To‐BRFV等病毒,在田间进行整枝打杈、嫁接等工作时,应按照先健康植株后发病植株的顺序,避免田间农事传播。对污染的农具可用0.5%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农事操作人员可用75%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强化天敌及生态防控措施

在种植区附近种植玫瑰等显花植物,可以降低田烟粉虱种群数量,有效抑制烟粉虱的暴发。这是因为显花植物的花粉、花蜜和蜜露等能为天敌昆虫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从而延长天敌寿命,增强天敌繁殖能力和丰富天敌多样性,提高天敌昆虫的控害效能,达到降低烟粉虱种群数量的目的。采用防虫网(60目)、丽蚜小蜂(667 m22000头)、胡瓜钝绥螨(每株80头)和悬挂黄板相结合的烟粉虱绿色防控体系,对烟粉虱各时期的成虫和若虫虫口密度防控效果显著,成虫和若虫虫口密度减少率分别达到93.1%和91.5%。日本刀角瓢虫也是粉虱类和蜡蚧类害虫的的优势捕食性天敌,对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等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日本刀角瓢虫和丽蚜小蜂联合释放时存在增效作用,能够提高对烟粉虱的防控效果。另外,小黑瓢虫、东亚小花蝽、中华草蛉、八斑球腹蛛等都是烟粉虱的主要天敌。叶面喷施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为1×108个·m L-1)能够提高番茄植株防御能力,抑制烟粉虱种群存活率及延长粉虱个体发育历期,也是防控烟粉虱的一种有效的生态防控方法。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MBI600可增强番茄植株抗病毒能力,使TSWV发病率降低80%以上,延缓了马铃薯Y病毒(PVY)的系统积累。

南方小花蝽、胡瓜钝绥螨、斯氏钝绥螨以及白僵菌、绿僵菌孢子悬浮液等都可有效控制西花蓟马种群。斯氏钝绥螨结合球孢白僵菌能够有效提升对蓟马防控效果,实现环境友好型防虫防病目标。为了减轻番茄病毒病对番茄生产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无疑是番茄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强化物理防控措施

利用烟粉虱、蚜虫、蓟马等介体昆虫的趋黄性和趋蓝性,在番茄生长点上方10 cm处悬挂诱虫板,每100 m2悬挂15张,黄色诱虫板与蓝色诱虫板悬挂比例为3∶1,诱虫板起到预警和诱杀作用。

应用防虫网能有效隔离烟粉虱、蓟马、蚜虫等害虫,有效降低番茄苗期及定植期虫害及病毒病的发生。其中苗期使用防虫网效果最为明显,其初始发病率和种苗带毒率均为0,确保了使用无毒健康番茄种苗进行生产。

化学防控措施

      

种子消毒

播种前先将种子晾晒1~2天,用清水浸种3~4 h,洗净种子表面的黏液,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可以清除种子携带的病毒。对于携带To BRFV病毒的种子,可以采用2%盐酸处理30 min或10%磷酸三钠溶液处理3 h,该病毒灭活率可达100%。

药剂防治

由于烟粉虱具有主要分布在田间的边缘区域以及植株的中上部的特点,因此在防治烟粉虱时,应重点防控田地边缘和植株中上部区域。

根据蓟马昼伏夜出、入土化蛹的特点,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喷药,并对植株下部、茎基部及地面进行全面施药,同时可以全棚覆盖地膜,阻止蓟马入土化蛹,阻断其生活史。

在悬挂诱虫板进行监测的情况下,在定植前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灌根,传毒昆虫发生初期,使用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500倍液或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6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结合30%螺虫·吡丙醚悬浮剂1500倍液对传毒昆虫的卵(或蛹)、若虫和成虫进行全面防控,也可以与10%异丙威烟熏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为了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可以定期喷施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1000倍液或0.06%甾稀醇微乳剂900 g·hm-2或8%宁南霉素水剂100g·667 m-2或0.5%香菇多糖水剂或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或0.5%氨基寡糖素水剂150m L·667m-2或8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60g·667m-2+葡萄糖500倍液。在防治病毒病的同时,还要注意防高温、干旱。

对于已经出现病毒病的植株,可以通过换头、增施磷肥、浇灌高锰酸钾以及喷施抗病毒药剂、增强植株抗性等方法有效抑制病毒病的加重和发展

 - END - 

~


访

 | 
:中国知网
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番茄斑萎病毒病来势汹汹,发病原因大揭秘!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93)——番茄斑萎病毒病症状、传播、防治,全都有!
番茄斑萎病毒病凶猛来袭,听美国防治之道!
​番茄斑萎病毒变化多样,你了解吗?
番茄病毒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番茄TY病毒分析及防治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