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孩子国际游学像游玩
游学这种形式从五六年前开始在中国火起来,从原先重点学校与外国学校的互访交流逐渐扩大到社会上,许多留学机构和旅行社也纷纷组织起领袖培养类、留学体验类、学校交流类、主题拓展类、文化探索类等众多游学形式。去国外长见识、提高英语口语成绩,进行跨文化交流,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培养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磨炼意志力、为今后留学做热身……这些都是家长选择暑期让孩子参加国际游学的原因。只是,游学能达到这些理想目的吗?
“中国式游学”问题不少
现在,每年都有大批中国年轻学生来英国游学,他们有的是为来年前往英国大学学府深造做准备,有的则是看看能不能适应当地的中学环境。伦敦西北部地区一所名叫西伦敦学院的中学里,记者见到不少来这里游学的中国孩子,他们来伦敦就是要体会一下在英国中学读书的感觉。不过,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来英国看看真的“大笨钟”,参观福尔摩斯传说中的住所,或是看一场英超比赛,也是他们夏季游学中精彩的节目。
在不少加拿大人眼中,中国人的游学其实就是“游”,而并不是真正的“学”。在假期游学早已成为习惯的美欧国家,游学者大多是行前自己在网上安排好就读的学校(多数是专门办的暑期班或语言学校)及住宿。一些游学者还喜欢直接住在寄宿家庭或拼住屋,和接待家庭同吃同住。不少游学者还会设法去找些零活做,贴补游学费用。大多数游学者的目的很明确,首先是提高英/法语能力,其次是适应当地学习和生活氛围,看看自己日后是否适宜来此正式留学或发展,最后才是开拓眼界。笔者在大温哥华曾经碰到过两位来自法国南方的游学女生,她们28天的行程,有21天呆在大温,其中光完成一个语言学校的课程就花了两周(40课时),然后再用一周时间结伴去东部游历。
而中国来加的游学者却大不一样。其他国家来加游学的多为16岁以上的大学生或高中生,有不少则是已经工作、成家的成年人,游学是再培训、“充电”的过程。而近年来中国来加游学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不足奇。其他国家来加游学大多为个人或结伴,即便组团,也往往选择家庭寄宿形式,并且会把较多时间固定于一处,以便安排完成至少一周(20个课时)的学习项目;而中国的游学团则常常选择走马观花,在1个月内游览许多城市,每处都呆不到一周。许多游学团根本没有成体系的课时安排。加拿大学生也有采取这种方式过暑假的,但通常被称之为“夏令营”,而非游学。
当然,采取寄宿、定点等传统游学模式的中国团也有,但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善和寄宿家庭磨合(不懂得做家务、不知道尊重他人隐私、不会沟通等)、集体活动太多影响“亲近当地社会”效果等。此外,前几年曾发生过多起12-14岁中国游学少年突然“离队失踪”,被发现后又申请难民居留等非常事件,也令游学中介和当地政府对此心有余悸,宁可推销夏令营式、更保险的游学项目。
英加学生游学为学外语
英语虽然仍是国际最通用的语言之一,但多数来自良好家庭背景的英国学生们,都会尝试掌握另外一到两门其他国家的语言。想要学得地道就得去这些语言的发源地,所以不少英国人在年轻时代都有过游学经历。
霍华德是记者在英格兰利兹大学认识的一位英语教师,他说一口地道的法语。霍华德说,他在就读大学前的一年,选择前往巴黎一家大学学习了一年的法语。而在回到英格兰念大学后,霍华德常逢暑假便前往法国各地游历,一边打工一边学学法语,几年下来,他不仅法语流利,对于法国文化也相当了解。霍华德对记者说:“游学并不是游玩,总是要抱着一些兴趣去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他当年最感兴趣的是法国的城市雕塑艺术,所以在这方面写了不少学习体会。
除了法语,意大利语、德语、俄语、泰语、日语都是很多英国人在游学后,能够熟练掌握的语言。记者的英国朋友尼克为了学习日语,曾前往日本游学两年,凭借这段生活学习经历,尼克后来拿到英国外交部的工作,被派往日本常驻。
加拿大人出国游学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在暑假,游学者通常会安排1个月左右的游学期,目的地常常选择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选择非洲和中国的,游学的目的除了提高外语能力,也有锻炼独立工作能力或从事慈善活动的。
报名游学需十分谨慎
在中国,游学时间一般在10-21天左右,通常包括学研课程、学校参观、景点游览等内容。价格一般在2万-5万不等。业内人士孙小姐提醒家长,不要盲目跟风攀比,游学要根据经济情况合理安排,同时不能对游学的成果期望过高,若想通过参加十几天游学,就将英语水平提高一大截,估计是难以达到的目标。
游学的目的,应该是练语言,阔眼界,长见识,应尽量争取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和尽可能完整的学习时段。游学年龄不宜过小,照顾不宜过周到,家长则尽可能不要陪游。已经从事数年游学承接工作的业内人士孙小姐说:“年龄大点的学生开始思考一些更加深刻的东西,游学令他们收获更多。”根据她的经验,低龄学生到了国外一般只顾玩乐,而高中以上年龄大些的学生才能学到一些东西。
中国游学者比较青睐所谓名校游学,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名校并没有专门的游学项目,所谓游学不过是中介机构带队去名校里转一圈,国外学府大多数是开放的,除了个别科研或档案机构,任何人都可随便参观,专门去名校游学等于花钱买免费的游览项目。如果连着“游”若干城市的若干名校,那就更无甚意义了。
此外,家长在给孩子报名参加游学活动时需十分谨慎。对于那些参加留学中介机构或旅行社组织的游学活动的学生和家长则要注意考察报名的机构是不是有资质,而且是不是游学活动的主办方。如果不是主办方,一旦出国后遇到欺诈行为,学生往往很难维权。因为游学期间家长不陪同,所以游学期间的安全问题组织机构应该给予保障。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利用暑假通过留学中介机构办理出国从事社会实践。这样的学生和家长要特别注意获得的签证是否是交流访问学者签证。一般来说在校学生从事暑期实践及国外带薪实习,应该给予交流访问学者签证,普通的务工者才会被签为国际劳务输出签证。此外,学生还应该问清楚是否办理当地的保险卡、就医卡等,双方还应该就工作岗位的调换等内容事先做详细约定。
游学这种形式从五六年前开始在中国火起来,从原先重点学校与外国学校的互访交流逐渐扩大到社会上,许多留学机构和旅行社也纷纷组织起领袖培养类、留学体验类、学校交流类、主题拓展类、文化探索类等众多游学形式。去国外长见识、提高英语口语成绩,进行跨文化交流,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培养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磨炼意志力、为今后留学做热身……这些都是家长选择暑期让孩子参加国际游学的原因。只是,游学能达到这些理想目的吗?
“中国式游学”问题不少
现在,每年都有大批中国年轻学生来英国游学,他们有的是为来年前往英国大学学府深造做准备,有的则是看看能不能适应当地的中学环境。伦敦西北部地区一所名叫西伦敦学院的中学里,记者见到不少来这里游学的中国孩子,他们来伦敦就是要体会一下在英国中学读书的感觉。不过,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来英国看看真的“大笨钟”,参观福尔摩斯传说中的住所,或是看一场英超比赛,也是他们夏季游学中精彩的节目。
在不少加拿大人眼中,中国人的游学其实就是“游”,而并不是真正的“学”。在假期游学早已成为习惯的美欧国家,游学者大多是行前自己在网上安排好就读的学校(多数是专门办的暑期班或语言学校)及住宿。一些游学者还喜欢直接住在寄宿家庭或拼住屋,和接待家庭同吃同住。不少游学者还会设法去找些零活做,贴补游学费用。大多数游学者的目的很明确,首先是提高英/法语能力,其次是适应当地学习和生活氛围,看看自己日后是否适宜来此正式留学或发展,最后才是开拓眼界。笔者在大温哥华曾经碰到过两位来自法国南方的游学女生,她们28天的行程,有21天呆在大温,其中光完成一个语言学校的课程就花了两周(40课时),然后再用一周时间结伴去东部游历。
而中国来加的游学者却大不一样。其他国家来加游学的多为16岁以上的大学生或高中生,有不少则是已经工作、成家的成年人,游学是再培训、“充电”的过程。而近年来中国来加游学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不足奇。其他国家来加游学大多为个人或结伴,即便组团,也往往选择家庭寄宿形式,并且会把较多时间固定于一处,以便安排完成至少一周(20个课时)的学习项目;而中国的游学团则常常选择走马观花,在1个月内游览许多城市,每处都呆不到一周。许多游学团根本没有成体系的课时安排。加拿大学生也有采取这种方式过暑假的,但通常被称之为“夏令营”,而非游学。
当然,采取寄宿、定点等传统游学模式的中国团也有,但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善和寄宿家庭磨合(不懂得做家务、不知道尊重他人隐私、不会沟通等)、集体活动太多影响“亲近当地社会”效果等。此外,前几年曾发生过多起12-14岁中国游学少年突然“离队失踪”,被发现后又申请难民居留等非常事件,也令游学中介和当地政府对此心有余悸,宁可推销夏令营式、更保险的游学项目。
英加学生游学为学外语
英语虽然仍是国际最通用的语言之一,但多数来自良好家庭背景的英国学生们,都会尝试掌握另外一到两门其他国家的语言。想要学得地道就得去这些语言的发源地,所以不少英国人在年轻时代都有过游学经历。
霍华德是记者在英格兰利兹大学认识的一位英语教师,他说一口地道的法语。霍华德说,他在就读大学前的一年,选择前往巴黎一家大学学习了一年的法语。而在回到英格兰念大学后,霍华德常逢暑假便前往法国各地游历,一边打工一边学学法语,几年下来,他不仅法语流利,对于法国文化也相当了解。霍华德对记者说:“游学并不是游玩,总是要抱着一些兴趣去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他当年最感兴趣的是法国的城市雕塑艺术,所以在这方面写了不少学习体会。
除了法语,意大利语、德语、俄语、泰语、日语都是很多英国人在游学后,能够熟练掌握的语言。记者的英国朋友尼克为了学习日语,曾前往日本游学两年,凭借这段生活学习经历,尼克后来拿到英国外交部的工作,被派往日本常驻。
加拿大人出国游学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在暑假,游学者通常会安排1个月左右的游学期,目的地常常选择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选择非洲和中国的,游学的目的除了提高外语能力,也有锻炼独立工作能力或从事慈善活动的。
报名游学需十分谨慎
在中国,游学时间一般在10-21天左右,通常包括学研课程、学校参观、景点游览等内容。价格一般在2万-5万不等。业内人士孙小姐提醒家长,不要盲目跟风攀比,游学要根据经济情况合理安排,同时不能对游学的成果期望过高,若想通过参加十几天游学,就将英语水平提高一大截,估计是难以达到的目标。
游学的目的,应该是练语言,阔眼界,长见识,应尽量争取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和尽可能完整的学习时段。游学年龄不宜过小,照顾不宜过周到,家长则尽可能不要陪游。已经从事数年游学承接工作的业内人士孙小姐说:“年龄大点的学生开始思考一些更加深刻的东西,游学令他们收获更多。”根据她的经验,低龄学生到了国外一般只顾玩乐,而高中以上年龄大些的学生才能学到一些东西。
中国游学者比较青睐所谓名校游学,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名校并没有专门的游学项目,所谓游学不过是中介机构带队去名校里转一圈,国外学府大多数是开放的,除了个别科研或档案机构,任何人都可随便参观,专门去名校游学等于花钱买免费的游览项目。如果连着“游”若干城市的若干名校,那就更无甚意义了。
此外,家长在给孩子报名参加游学活动时需十分谨慎。对于那些参加留学中介机构或旅行社组织的游学活动的学生和家长则要注意考察报名的机构是不是有资质,而且是不是游学活动的主办方。如果不是主办方,一旦出国后遇到欺诈行为,学生往往很难维权。因为游学期间家长不陪同,所以游学期间的安全问题组织机构应该给予保障。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利用暑假通过留学中介机构办理出国从事社会实践。这样的学生和家长要特别注意获得的签证是否是交流访问学者签证。一般来说在校学生从事暑期实践及国外带薪实习,应该给予交流访问学者签证,普通的务工者才会被签为国际劳务输出签证。此外,学生还应该问清楚是否办理当地的保险卡、就医卡等,双方还应该就工作岗位的调换等内容事先做详细约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透过游学看短长(民生视线)
推广|孩子天生爱学习, 但爱学习不等于喜欢被教导
英国《名校指南》(The Good School Guide)给海外家长们的17条择校建议
香港寄宿中学少之又少,家长应怎样为孩子选择名校?
一起去游学 | 5分钟动画带您了解英国
留学生父母必读:孩子出国前做四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