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鉴赏】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userphoto

2023.05.27 上海

关注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纳兰性德〔清代〕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译文

塞上的夜,沉沉如水。月落的时候,秋霜满天。罗衾不耐五更寒。曾几何时,小园香径,人面如桃花。你牵着她的手,闭着眼睛走,也不会迷路。

那时的翠被,是多么的温暖。那时回廊下,携手处,花月是多么的圆满。如今,边塞。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你只能一遍一遍数自己的寂寞。守护一朵小小的灯花。在梦中,已是十年飘零十年心。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严霜:严寒的霜气。霜起而使百草衰萎,故称。絮:飞絮。

斜汉:即天河、银河。南朝宋谢庄《月赋》: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

毡(zhān)帷(wéi):毡做的毛毯。

香篝(gōu):熏笼。古代室内焚香所用之器。陆游《五月十一日睡起》:茶碗嫩汤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

疏钟:稀疏的钟声。穗(suì):谷物等结的穗,这里指灯花。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来到塞外之地,感受到北地的苦寒与凄凉,又恰逢爱妻离去,有感而发作下此词。

赏析

全词围绕着边塞的寒夜进行描写。

上片全是用的景语,词人用严宵”“拥絮来透露塞上寒夜的寒冷,也从中透露出自己凄苦的心境。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首句就写出夜的寒冷,这里的做两个解释,一个是上文所提到的棉被,意思便是半夜用被子裹着身体,还有一个就是指柳絮般的雪花。整句的意思便是严寒卷起雪花,令其如柳絮般飞舞在空中。不过从频惊起这三个字来推敲,这里的絮当做棉被来解释。因为夜里太过寒冷,几次从睡梦中被冻醒,屋内尚且如此,屋外的旷野上更不用说了,扑面霜空,斜汉朦胧,逼毡帷火不红。天空寒雾迷漫,银河仿佛横亘在夜空上的河流,被寒气所笼罩,在这样的天气下,军营里的炉火,再怎么添加柴火,也是烧不旺的。

下片词人便峰回路转,从景转心,开始了联想、回忆、幻境相结合的心理描写。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香篝翠被浑闲事,一段似梦非梦的描述,仿佛让读词的人与他一同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守着暖炉,怀拥翠被,温暖舒适。这里的描述并非完全是身体上向往的舒适,更多的则是表达心理上的一种向往,向往自由轻松、宽松舒适的环境。香篝是古人在室内焚香所用的器具,而翠被则是背面鲜丽柔软的被子,这两样事物看似是纳兰对家的渴望,纳兰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浑闲事,他回首西风,妻一切不过是想象出来的美梦一场罢了。最后两句: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这时词人听到稀疏的钟声,而帐中只有一穗灯花,在灯光朦胧中,作者如在梦中,不知身在何处,孤凄情怀,只能以词写心,托物言志。

这首词写塞外的苦寒、孤寂、霜气卷着雪花阵阵飞起,扑面而来的是冬日寒冷的天空,情景交融,词人用词精妙,令人哀婉叹息。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纳兰性德《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数尽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采桑子严宵拥絮频惊起】
纳兰性德的深情: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纳兰咏雪果然与旁人不同|每日一诗
春日渐浓,李清照的这首《蝶恋花》值得一读!
灯蕊结花,如花蕾般含苞待放|每日一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