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清照秋日游湖,写了一首“浅俗”的词,读来清新可人,唇齿留香
userphoto

2023.10.30 上海

关注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如题,这首“浅俗”的词,就是《双调忆王孙·赏荷》。

清代彭孙通在《金粟词话》中评其曰:“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浅俗,在这里并无贬低之意,指那种浅易通俗,一读就懂的作品。

一起来读——

双调忆王孙·赏荷

李清照〔宋代〕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诗词赏析

“赏荷”,何时、何地的荷?一般认为,这首词与李清照的成名作《如梦令·酒兴(常记溪亭日暮)》作于同一时期,也就是她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而且很有可能,二首词的创作时间相隔不久,一夏一秋而已。那年夏天,李清照在溪亭赏荷,直到日暮方收心回舟,不料“误入藕花深处”,慌乱间还惊飞了“一滩鸥鹭”。这个有趣的经历,李清照在心中揉捻了很久,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秋天的荷塘是什么样子。

“湖上风来波浩渺”,这是她对秋湖的第一印象。风拂秋水,烟波浩渺,整个画面显得十分开阔。荷花呢?经过风折霜剪,必然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花疏疏落落,香也断断续续——“红稀香少”。但“水光山色”的美好韵致,并不因此损减一分。李清照沉醉此间,只觉山水可亲可爱,有说不尽讲不完的好。“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明明是自己爱山光水色,偏说山光水色有意亲人,化无情为有情,转主动为被动,写景饶有情趣。

换头处“莲子已成荷叶老”点“赏荷”之题,同时也是对“秋已暮、红稀香少”的呼应。接着“清露洗、蘋花汀草”,是一个富有生机的画面,与“荷叶老”形成鲜明对比。试想,荷叶鲜嫩之时,亭亭如盖,遍遮湖面,而那些纤小的“蘋花”、“汀草”则无缘得到“清露”的滋养,直到荷叶衰残,它们才有“出头之日”,在清露的润泽下,显得青碧可人。因此,“荷叶老”并没有给李清照带来伤感和遗憾,反而让她看到了暮秋的另一种面貌。

最后“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亦用了“移情于物”的写法,表面上说鸥鹭不理自己,仿佛在埋怨自己匆匆归去,不够朋友;实际上,是作者把自己迷恋水光山色,不愿意离开,却又不得不离开的遗憾转移到了鸥鹭身上。这样一来,物我相得之乐,物我两忘之境,便被作者无形化出,妙哉!妙哉!

这是李清照秋词中少有的不带浓愁的作品。喜欢就收藏下来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巡礼】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怨王孙》赏析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 李清照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唯美宋词《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景情的别扭反映真实的心境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赏析
写暮秋不见愁绪,寻知音放情山水——读李清照《忆王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