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潮湿的梅雨季,别忘了防范“糖尿病足”

小编导读

近日,江南地区已陆续入梅,古诗词中虽可见“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的婉约,但真正身处梅雨季,让人想起的可往往是晒不干的衣服,提不起的精神。而糖尿病患者,更是必须关注很多细节,才能避免糖尿病性足病的发生。什么是糖尿病性足病,梅雨季如何防范糖尿病性足病,有哪些注意事项,中医药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足病?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具体介绍。

什么是糖尿病性足病


糖尿病性足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部组织破坏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常见而又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残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造成沉重医疗花费的主要原因。

该病起病隐匿,逐渐加重,早期常常不容易发现和被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感觉异常、麻木、发凉等,后期便可出现溃疡或坏疽,发展迅速,范围大,深部溃疡还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或骨外露、骨髓炎等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血糖的波动,足部的外伤或感染都是引发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

梅雨季如何防范糖尿病性足病


由于梅雨季的环境潮湿闷热,会影响人的食欲和心情,常常容易出现饮食不规律,三餐不定时的情况,使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而且因为环境湿度大,常常让人觉得疲劳困倦,贪卧少动,也就减少了运动量,极易引起血糖异常。所以这段时间饮食起居需格外注意。要做到饮食清淡,三餐定时,选择清晨和傍晚温度相对适宜的时候做一些低强度运动,同时,需密切监测血糖,遵医嘱及时调整用药,不能因为进食减少而擅自减药。

同时,由于梅雨季雨量较大,环境潮湿,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足癣雨天出行,鞋袜极易打湿,到家后一定要及时换鞋,清洗足部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并保持干燥,以防真菌感染,继而引发更深层次溃疡和坏疽。


另外,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贪图方便,在雨天穿拖鞋或凉鞋出门因为足部容易被暗藏在污水里的玻璃碎片或小石子划伤,而这些都是引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并且,在平时应该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皮肤色泽和皮肤温度,感觉异常,趾甲变形等,重视足部护理经常到相关专科专病门诊随访就医,做到早期预防。一旦有足部感染或溃疡发生的话,更是一定要及时就诊,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足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足病有着鲜明的特色。常采用中医药分期辨证,内外合治,在全身分期辨证论治调节整体的同时,注重并细化创面的局部辨证,分阶段综合治疗。在未溃时能做到早期预防,在坏疽发生时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降低了截肢率和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虽然梅雨季漫长难熬,但广大“糖友”若能调饮食,慎起居,注重早期规范治疗,也必然能安然度过这个“健康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最怕产生糖尿病足,8招让你远离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要及时治疗,否则会有截肢的危险!
糖尿病足的病因有哪些?
【病例分享】糖尿病足愈合好,中医药显神功
四妙勇安汤合清营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坏死
糖尿病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