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8名小学生落水身亡:父母怎样才能给孩子全面的安全教育?

最近一则新闻,听来让人十分痛心:

重庆8名小学生相约到河边玩耍,其中一人失足落水,另外7人前去施救,结果施救学生一并落水,8个孩子无一生还......

更令人痛心的是,本次事件中原本只有1名学生不慎落水,其他孩子却因为施救不当共同遇难。

其实,每年到了夏季,教育部和各学校都会再三强调溺水的危险性,可儿童溺水事件仍然层出不穷。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向孩子强调一些行为的危害性,但有时效果却不是很好。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给孩子全面的安全教育,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呢?

儿童安全教育
我们总是认为,安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安全」

尤其是在孩子3岁以前,认知和行为能力都比较弱,这时候的安全教育就以大人的保护为主。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的安全教育策略,就要不断调整。

家长们常用的方式,大概就是以下三种,来让孩子远离危险:

  • 环境控制:父母给孩子创造相对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远离危险。

  • 监护行为:父母通过言行来阻止孩子的危险行为。

  • 使用情绪:用情绪化的言行、安全事故素材,让孩子产生恐惧心里。

但过度的环境控制和过度保护,长远来看,对孩子是有一定弊端的。

比如:

单纯地把剪刀、裁纸刀等都收纳起来,不让孩子接触,短期来看,孩子的确是安全的,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对危险的认知和体验,伤人又伤己。

有孩子看了动画片《熊出没》,模仿其中情节用打火机点燃弟弟的衣服,导致弟弟烧伤进了医院,还有因此动漫而跳楼的;还有孩子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节,把玩伴绑在树上,点燃树叶烧身。

一方面,是动漫的引导美化了危险行为,另一方面,孩子自己对危险行为是没有认知的,不是仅仅禁止孩子去看这一类的素材就能解决的。

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体验一些危险的场景,就会给孩子直接的危险体验(当然,是适度可接受的危险体验)。

例如,帮孩子用手轻轻摸一摸剪刀的刀口、帮助孩子用剪刀剪开一张纸、烧烤的时候让孩子感受一下火焰的灼热、体验一下绳子给手的作用力......

孩子就会知道,刀口锋利伤人、火焰灼热烫人、绳子可能会让手感到疼痛,自然在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规避危险。

此外,我们可能还会错误地使用情绪和语言,例如,着急的时候声色俱厉地批评孩子——「我都说了不能拿打火机,怎么还拿?!」

这样的语音语调只会传达给孩子——「我又做错事了,我没有听妈妈的话,妈妈说过的话我没做到。」但他并不知道不让拿剪刀是怕他出现危险,这只会让孩子胆小退缩,不敢尝试。

同时,这样的话语让孩子恐惧,而不再尝试危险动作,但并没有得到自己应对危险的能力。

所以,安全教育的短期目标是——「让孩子安全」,长期目标应该是——「孩子让自己安全」

帮孩子养成安全意识
这就要我们帮助孩子自己养成安全意识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有这个意识呢?
  • 从体验中学习

人类最深信不疑的认知,大多都来源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所以,我们要有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体会的意识。

德国早教班会设置很多让孩子从高处向下跳的活动。从高处重重落到地垫上,孩子会感受到地垫对身体的冲击,知道高度越高,冲击越大。

如此一来,他们真正体验过重力的作用,感受到了高度带来的威胁,那么就是预防孩子从窗户或阳台等高处跌落的最佳教育。

最正确地让安全教育方法,就是在我们能掌控的范围内,多模拟冒险,让孩子多体验冒险,并自己处理危险

  • 学习相应的技能

例如,让孩子骑车或滑冰时体验许多次摔跤,他会慢慢认识到怎样才能保持平衡,学到相应的技能,而不断成功的经验,还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安全的掌控力,更加有自信。

  • 从父母的引导中学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他对危险的敏感度的。

例如,在过马路的时候,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并且告诉孩子,无论是红绿灯,都要左右张望车辆,看到人高马大的小朋友疯跑过来,要有躲避意识等等。

另外,有一些特殊安全事件(例如,迷路、有人溺水、和父母走散等)这样的事件,很少有机会体验到,但又十分重要。

针对这类事件,我们可以在看到相关新闻或故事情节的时候,对孩子加以引导。除了正面引导外,我们还可以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问孩子他认为应该怎样做。当然,问完之后,一定记得在结束话题前,郑重地跟孩子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做法。

如溺水事件,我们要和孩子强调以下施救原则:

  • 发现有人溺水,首先应该大声呼救,并拨打110/120报警。

  • 可以寻找长树枝、竹竿或用多人衣服打结做成绳子,用来拉溺水者,但不要趴在地上,以防被溺水者拉下水。

  • 儿童千万不要多人手拉手下水营救,因为有可能脱手让自身陷入危险之中。

注意事项
  • 放手有“度”
就像我们不能完全为孩子隔绝危险,在放手的时候,也要适当有度。但这个度怎样把握呢?

也许,父母有时候会太害怕孩子受伤,不经意就过度干预了。这时,我们可以参考孩子给我们的反馈。

例如,孩子在公园玩攀爬网,可能会摔下来,但他并没有向我们求助,让我们去扶他一把的意思。那我们可以站在孩子附近,去提醒孩子小心摔倒,手抓近一点,但不要直接过去上手干涉。

  • 引导的语言

我们在日常进行引导时,语言一定要清晰、正面且有意义。

有的孩子活泼好动,很喜欢在楼梯上蹦上蹦下,或者在滚梯上跑上跑下。通常,父母着急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对着孩子说——「不要跳了,快下来!」如果孩子不听,我们可能会直接把孩子拉走,再批评两句。

也许孩子会受到威慑,暂时不去蹦蹦跳跳,但他没有认识到危险,下次忘记了,可能还会重复这样的行为。

那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就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1、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

也许我们只说危险,他不太能明白,那我们就要告诉孩子:这个台阶很硬,你摔下来会破皮、流血,很疼的。

2、告诉孩子可以怎样做:

你不能在楼梯上蹦来蹦去,想跳我们周末可以去蹦床公园,或者在平地上,比较软的地方跳。

这样,既让孩子知道怎样的场合不能做某些事情,也让他了解到,他可以去哪里做同样的事情,既安全,又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3、亲身示范与模拟

如果口头告诉孩子,还不够深刻,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来做正面示范。

  • 给孩子时间去记住

孩子的认知需要时间,行为控制也需要练习。有时,可能前天才说完,今天孩子就忘了,这也是正常情况,不要因此而大发雷霆。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愿意去听话。

总结起来,就是三点:

给予孩子适度的冒险体验

给予正面、清晰的日常引导

抓住机会做预防教育

结语

安全教育,是让孩子们学会自己保护好自己又不伤害别人。过度地保护孩子远离危险的同时,可能也在消除孩子获得勇于处理危险、面对未来的机会。


毕竟我们的精力有限,在我们疏忽的时候,才是孩子最容易出现危险的时刻。因此,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更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安全。

TED演讲人基弗尔·塔利曾发布名为《应该让孩子做的5件危险事件》的演讲,他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做《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儿》,书中教会我们,如何让孩子接近、控制危险的事物,并从中获得实践体验,找到乐趣。

书里的内容,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训练孩子体验危险,包括利器、火焰、翻滚......有兴趣的家长可以作为参考~

(*本书需要在监护人指导下使用)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小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二)
1人落水7人救,重庆8名小学生溺亡!防溺水请教会孩子这“六不准”!
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家长需要知道的安全教育方法,教会孩子常识准则,远离危险与伤害
痛心!重庆8名小学生溺水,暑期儿童安全如何防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