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养草鱼塘里套养花鲢高产模式实验”中期报告
    【渔乐丰水产饲料】仙桃市老台鱼场养殖大户王爱元,有口鱼塘20亩(667平米一亩),水深2.5米,主养草鱼。年初投草鱼苗1.14万斤, 6尾/斤,共计6.84万尾;投鲫鱼苗1000斤,10尾/斤,共计1万尾;投花鲢苗1200斤,3尾/斤,共计3600尾;投白鲢苗500尾,3尾/斤,共计1500尾。

  为探索精养塘套养花鲢经验,提前做好试验准备:7月转走草鱼种1.2万斤,约2万尾;7月12日杀虫;7月15日施水立肥+肥力源+发酵碳源;7月16日施清凉解毒净+高浓芽孢;肥料10天重复一次,高浓芽孢15天一次。

  原定8月8日作为实验起点,当日打样,花鲢尾重0.95斤。第二天(8月9日)从该塘转走白鲢1500尾。

  从8月8日至9月8日,31天时间,每天投喂大北农草鱼膨化料18包(900斤)。这段时间施肥3次,投高浓芽孢2次,共用渔乐丰调水产品:水立肥120公斤,肥力源12瓶,发酵碳源150公斤,清凉解毒净40公斤,高浓芽孢40公斤。

  9月8日第二次打样,花鲢重量1.4斤,平均每尾增重0.45斤,以3600尾花鲢苗计算,该塘花鲢总增重1620斤。施肥和用菌产品按市场价格计算,31天花费共计2450元,平均每增长一斤花鲢的成本为1.51元。

  实验结果分析
     
  1.养殖花鲢效益远比白鲢高。在草鱼行情低迷条件下,提高套养花鲢产量是增加养殖户收入的好事,值得进行探索和推广。

    2.花鲢高产瓶颈在于生物饵料的培育,常规施肥模式只注重氮磷的投入,忽视微量元素和能量的补充,造成花鲢饵料不足,是限制花鲢产量的主要因素。

    3.中期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改进了常规施肥模式,在增加微量元素和能量的条件下,生物絮团大量形成,为花鲢提供了大量的饵料,达到了31天增长0.45斤的好成绩,整体来看效果不错。

    4.生物絮团的形成还解决了鱼池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累积、抑制蓝藻的生长。用生物量很大的肥水吸收剩余的氮磷营养,生物多样性可抑制蓝藻、裸藻暴发,维持藻相平衡,这是此次实验的意外收获。

    5.试验期间水温30℃左右,是长鱼的高峰季节。从长鱼速度来说还不够理想,中期施肥量不够,严格按照我们的模式操作,至少还可以增加一次施肥,理论上可以再增重0.15斤。

    6.效益核算方面,一是有大量饲料投入,因每个池塘条件不同,施肥模式和效益分析只能作为参考;二是因为只打样,没有起捕,与实际结果会有差异,请参考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条草鱼,一亩鱼塘的利润有多少
主养花鲢是否可行?全套花鲢增效养殖模式可每亩获利1535元
主养花鲢亩放养多少尾,附成本与利润分析
鱼塘肥水到底多重要?如何通过发酵充分利用鱼塘中的残饵粪便?
一位水产养殖“前辈”的五个水产养殖故事经历-讲述
一鲢夺三鳙,一草抢三鲤:鱼塘养鱼怎么混养比较合适,把握三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