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庄临终前留下一句遗言,康熙到死都未破,38年后被雍正轻松破解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本质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父系社会,在古代,女子的地位一直低于男子,在大部分朝代,为官做宰更是独属于男子的权利。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有不少杰出的政治女性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清朝孝庄文皇后就是其中之一。

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四位帝王,其政治才能无人敢于质疑,而在她临终之际,曾留下一句遗言,康熙皇帝至死都未能想出解决之法,最终38年后被雍正帝轻松解决,那么,这句遗言究竟说的什么呢?

孝庄临终遗言,康熙为难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清庭内宫传来昭圣太皇太后孝庄病危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的康熙帝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祖母身边,不分昼夜地随侍在侧,亲自侍奉汤药。

康熙帝自幼在孝庄身边长大,祖孙之间的感情异常深厚,因此,在孝庄病倒之后,康熙不顾自己帝王身份,亲自带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为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孝心诚意能够感动上苍,让祖母延年益寿。

为此,康熙皇帝甚至愿意折损自己的寿命来换取祖母的生命,“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凡此种种,不难看出孝庄在康熙皇帝心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古代帝王虽自称受命于天,然而却并非真正的“天子”,生老病死,人之序伦,又怎会因为人力而有所更改。

更何况,当时的孝庄太后已经年过花甲,她历经四位草原王者,在时人眼中,已经足够称得上高龄了。

无论康熙帝如何诚心,孝庄太后的身体还是日渐衰败下去。

临终前的一段日子,每当康熙陪伴在侧时,孝庄太后口中反复叮嘱的都是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后人揣测,或许是因为当年的顺治帝太过重情,这才使得孝庄太后心中始终有个心结,所以她在教养康熙帝时,一直希望他能将大清江山放在首位。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安静平和地走完了她的一生。

属于她的传奇本该就此封存,但却因为她的一句临终遗言,又给了之后的两位帝王一个难题。

孝庄太后临终之前,她对康熙嘱咐道:“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

孝庄太后临终前,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也对康熙这个由她一手抚育长大的孙子表示了肯定,她的句句临终之言,几乎都是围绕着大清的江山社稷而言,只唯独对自己的身后事,留下了这样一句嘱托。

或许孝庄太后自己也未曾想到,这句临终遗言,几乎困扰了她最疼爱孙子一辈子。

众所周知,古人云,生同衾死同穴,皇室宗亲更是如此,甚至,在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能够与丈夫合葬一穴,更是每个妻子自身地位的象征。

清朝太后崩逝后,都会葬入先皇陵寝,与其共葬,称为帝后同穴,国祚之恒。

然而,孝庄的临终遗言却对自己的墓地另有安排,这样一来,就让康熙为了难,一面是祖宗规矩,一面是祖母临终遗言,无论遵循哪个,背弃哪个,都并非两全之法。

于是,康熙帝左思右想之后,只能先取了折中之法。

他给祖母上了非常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

并且根据她的遗愿,灵柩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时安放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

但是,众所周知,这只是权宜之计,一国之后又怎可能一辈子暂居于此,这不过是康熙皇帝既想满足祖母的愿望,又未曾想到合适的机会时的权宜之计。

然而,就连康熙帝自己也未曾想到,这件事一直为难了他整整38年,直到儿子雍正帝上位,才得到解决。

孝庄太后崩逝之后,康熙帝曾多次想要遵循祖母遗愿,为其另择他地修建陵寝,然却遭到清朝王氏宗亲的抵制。

康熙帝既不愿违背祖母的临终遗愿,又无力抗衡所有宗亲,所以也只能将孝庄太后的灵柩安放于暂安奉殿,因为此地也是孝庄太后生前最喜之地。

只是没想到,这件为难之事一直到康熙帝驾崩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雍正帝下旨

雍正三年,即1725年,雍正帝下旨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将孝庄文皇后的灵柩葬入其地宫。

此举一出,又遭到了不少王室宗亲和满清大臣的反对,毕竟,倘若事情如此容易解决,康熙帝也不会犹豫38年还未能让祖母入土为安。

不过,困扰康熙帝多年的难题雍正帝早在下旨之初就有了主意,因为孝庄文皇后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他下旨称其为“昭西陵”。

而在地理位置上,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这样一来,孝庄就地葬入地宫,既满足了与皇太极合葬一穴的规矩,又实现了她临终前的最后遗愿,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尽管当时的皇室宗亲依然有不少反对之音,但是毕竟此时距离孝庄文皇后崩逝已经有三十八年之久,古人讲究入土为安,更何况是一国太后,因此,皇室宗亲之中虽仍有不少反对之音,但是已不像康熙帝在世时那样坚决。

加之,雍正帝上位之后,再次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权,使得帝王的权利进一步增强,加之雍正帝已经为此事想出了一个好的说辞,因而诸多宗室族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至此,这桩缠绕在康熙帝心头多年的难事终于得到解决,而孝庄文皇后的临终遗言也终得实现。

孝庄为何这样的遗言

孝庄文皇后的临终遗言不仅困扰了康熙帝多年,也让后世的史学家们多番揣测。

时至今日,史学界关于其原因有这样三种推测。

首先,便根据孝庄文皇后临终所说,她认为皇太极已经去世多年,自己如果要和他同葬,势必要大兴土木,这样一来,无疑会打扰皇太极的在天之灵,孝庄文皇后出于尊重之意,所以不想与其合葬。

而第二种说法,则是蒙上了一层爱情色彩。

据说孝庄文皇后曾和多尔衮有过一番情谊,而她入宫之后也并未受到皇太极宠爱,甚至在皇太极去世后,她能一路扶持自己儿子登上皇位,都是因为多尔衮的扶持,因而在她心里,或许并不愿意死后与其他男人合葬,即使这个男人是她名正言顺的丈夫。

当然,这一观点虽流传最广,却并未有充分的史料予以佐证。

而第三种观点,则是和当时刚刚兴起的火葬风俗有关,据说当时要与皇太极合葬,也必须火葬,之后骨灰才能入葬昭陵,但是孝庄文皇后并不愿意,因而才在临终之前留下那样的遗言。

这三种观点均是当今史学界流传较广的几个观点,当然,关于孝庄文皇后的临终遗言史学界还有很多其他揣测,不过均无更多佐证。

历经四位霸主,三位帝王

孝庄文皇后一生不仅历经四位草原霸主,辅佐三位帝王,更是亲自培养出了清朝兴盛之主康熙,她既是一位贤德的宫妃,也是一位优秀的女性政治家。

她原本出身蒙古贵族部落科尔沁,后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皇太极登基为帝之后,册封其为庄妃,位居四妃之末。

尽管后世对这位奇女子诸多褒扬,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在皇太极生前,孝庄文皇后并不十分受宠,即使她生下后来的顺治帝,也依旧没能成为皇太极的宠妃。

直到皇太极去世,孝庄文皇后辅佐幼子登基,与摄政王多尔衮共同临朝,这才真正开始了她的传奇一生。

不过,后人更多的都是将目光聚焦在了她和多尔衮之间的爱恨情仇,而忽略了在顺治帝亲政之前,她为清王朝所做的贡献。

皇太极在世时,孝庄文皇后虽不十分受宠,但她的聪慧之名就已经远扬蒙古诸部落,尽管她出身蒙古贵族,但是却十分懂得团结汉人的重要意义,因此在皇太极初登帝位之时,她也曾给皇太极出过不少颇有意义的奏议。

后来,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之后,顺治继位,名义上多尔衮为摄政王,然他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征战,统一国土,真正临朝的是孝庄文皇后。

这一期间,朝廷上下一心,对外征战各部,收拢土地,对内轻徭薄赋,稳定朝堂,可以说,清初的政治清明,是离不开孝庄文皇后的临朝观政的。

甚至有史学家称,当时的孝庄文皇后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机会和实力,不过,她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而已。

只是顺治帝亲政之后,先是剥夺已故多尔衮的爵位称号,后重用汉臣,亲近汉族后妃,更是因为独宠董鄂妃多次与孝庄顶撞,最后导致母子俩心结难解。

或许,作为大清的太后,孝庄文皇后已经对得起清朝王室,但是作为一个女子,她不受丈夫宠爱,与儿子离心,也是一大悲剧。

抚养康熙,培育明君

尽管孝庄文皇后后来与儿子顺治帝的关系并不十分亲近,但是后来的清圣祖康熙帝却与这位祖母感情深厚。

康熙帝的生母佟妃出身汉八旗,起先也受宠过一段时间,然则董鄂妃入宫之后,便渐渐不再受宠,而她生有一子,即后来的康熙皇帝。

康熙帝作为顺治的第三子,非嫡非长,加上当时顺治帝独宠董鄂妃,因此对他并不十分关怀。

孝庄文皇后虽不喜汉人后妃,但是对自己的这位孙儿却非常疼爱。

而后,康熙身染天花,经过救治,顺利脱险,更让孝庄文皇后认定此子身负大造化,于是更加对其更加看重。

公元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突然崩逝,临终前,他立下遗照,将皇位传给黄三子玄烨,随后驾崩。

康熙继位时不过八岁,顺治担心主少国疑,特地为其指派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希望在康熙帝亲政之前,四人共同辅佐,相互制衡。

自此,年仅八岁的康熙帝除每日学习读书外,大部分的时间便受孝庄文皇后的亲自教导。

康熙帝少年时期并不受父亲疼爱,母亲佟佳氏在他十岁时病重,可以说,孝庄文皇后是他年少时给予他最多疼爱的长辈,这也是为何后来孝庄文皇后崩逝前,康熙帝如此伤心不舍的原因之一。

康熙后来以十四岁稚龄擒拿鳌拜,其胆气勇武也并非天生,其中不乏孝庄文皇后夜以继日地耐心教导,甚至于,在康熙之后的亲政生涯中,无论是为政风格亦或处事方式,很多方面都与孝庄文皇后相似,可以说,孝庄文皇后对康熙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远超于其父顺治皇帝。

清昭西陵

康熙帝以孝治国,十岁时,其母佟佳氏病重,他不舍昼夜,亲奉汤药,赢得朝中上下交口称赞。

后孝庄文皇后病重,更是如此,康熙帝不仅茹素多日为祖母祈福,更是愿以自己寿命换取祖母安康,可见其孝心。

但是,孝庄文皇后临终前的一句遗言,却让康熙帝犯难了三十八年,从私情上来说,无疑康熙帝更想成全祖母的临终遗愿,但是他身为帝王,也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所以也只能取折中之计。

甚至一直到他临终,都未能想出解决之法,这也是他的一大憾事。

所幸,雍正帝继位之后,了解父亲的心结所在,经过多番思索,最终想出两全之策,将孝庄文皇后就地葬入地宫,并在原地修建陵寝,称其为昭西陵。

雍正三年,即1725年,也是皇太极与孝庄成亲100周年,雍正帝特地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重提旧事,他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

雍正三年初二月初三日动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

昭西陵作为清王朝的第二座皇后陵寝,其规模宏大,也是清朝级别最高的皇后陵,这不仅寓意着孝庄文皇后对清初朝廷所做的贡献,更代表了清朝数位帝王对其政治才华的认可。

其中,昭西陵多处构造与皇后陵寝规格不同。

清代的众多陵寝之中,无论是帝后陵,还是妃园寝,其墓室的大殿都是歇山顶,区别也只有单檐、重檐的分别,但是唯独昭西陵大殿是庑殿顶的,而庑殿顶则是古代建筑中最尊贵、最高级的形式,从这里也体现了墓主人的地位。

除此之外,清代所有陵寝的周围都只建造了一道围墙,但是昭西陵却有内外两道围墙,这也成为了清陵中唯一的特例。

参考文献:

《清昭陵之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孝庄皇后去世前曾留下一道遗言,然而康熙一生都没有完成!
康熙帝一件大事拖延三十多年,雍正帝上位后当机立断解决
康熙34年没解决的孝庄皇后下葬问题,为何儿子雍正3年便解决了?
难解之谜:停灵37年才入葬的孝庄-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孝庄去世,留下难题,康熙35年没解决,37年后雍正妥善解决
康熙难为两全,雍正屡破先例,探析孝庄昭西陵营修曲折的背后玄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