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化说士(一)

中国文化被喻为龙的文化。龙之为物,至刚至柔,“可上九天”“可下五洋”,纵横四海。“中国”这一概念自其横空出世以来,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在这一概念所含盖的天地之间充溢和流行着的正是这种龙的文化。以上所言尽人皆知。现在有三个问题:一、这种文化创自何人;二、这种文化靠何人传承;三、这种文化指归何处。笔者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惊异的发现以上三个问题都与一种人有关,即:士。

“士,事也。从一从十。推十合一。”(《说文》)。依许慎的说法,士者乃办事之人。究竟办何事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有一句不十分恰当的话“奴隶制末期的士,主要是一些专搞意识形态的人。”

《“士”之一说》就是对“士”这种人的初步的申说。主要说四点:一、“士”之由来;二、“士”之界定;三、“士”之品藻;四、“士”之作为。

一、“士”之由来:

“士”之由来有二:曰贵族,曰平民。用简单图示: 贵族 ——士——平民 。即“士”或由贵族演化而来;或由平民发展而成。总之,“士的社会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冯友兰)

二、“士”之界定:

“知识分子旧日称为‘士’。”(冯友兰)但冯氏此说过于武断。现列举两个与士有关的名词概念,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人远非如此简单。例如:甲士、谋士。甲士,春秋战国时期捍卫国家的主要武力;谋士,偏重在文事方面。如此说来,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关于士的界定倒更全面一点。“士大抵受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是军事上政治上必不可少的一群有力人物。”

三、“士”之品藻:

1、无士不贫:

服饰破敝住宅凋败。“衣大布而补之”“蔽席为门”。寒士是他们的特定称谓。《论语》里有一句令人气短的话“君子固穷”。这种赤贫的生活使他们看人白眼遭人轻视受人凌辱。“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史记----苏秦列传》)“孔子贫且贱”“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史记---孔子世家》)“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此必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史记----张仪列传》)

2、无士不坚:

“魏有隐士曰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在士之“弊衣冠”下是一颗高昂着的头颅!两千年前从他们的言行举止里已经折射出一种信息: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头悬梁,锥刺骨”夙夜强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论语》)

3、无士不自信:

张仪被人掠笞数百,归至其家。“其妻曰:‘嘻!子勿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再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史记----张仪列传》)

孔子被拘于匡,“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史记------孔子世家》)

士来到世界上,“身无长物”。仿佛只有“三寸不烂之舌”以及纸和笔。但他们还需要什么呢?什么也不需要了。他们就凭这些已经足以使这个世界改朝换代。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4、无士不自尊: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 者,蹒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 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而有疲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士至贫至贱,但又至高至贵。贫贱者乃外在之一切;高贵者乃内在之全部。“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篇》)

5、无士不胸次浩大: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孟子》

四、“士”之作为:

1、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韩非子》)

“老马识途”两千年后是常识,两千年前是创举,而两千年里是真理。故事的主人公管仲正是春秋一士。而管仲一生更有“会盟葵丘”“九合诸侯”等煌煌业绩彪炳史册,“老马识途”,牛刀小试。

2、完壁归赵

“完壁归赵”的典故在两千年的中国口耳相传过目成诵。但这个典故却是战国一士蔺相如用生命写成的文章。这个故事持久的生命力正在于当自己的祖国面临敌人的挑衅,士就应挺身而出以自己一己的生命无畏地去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

3、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的故事在两千年的中国也是耳目能详。而其策划者也是战国一士孙膑其人。“围魏救赵”“窃符救赵”

(魏国隐士侯嬴策划)其策划都充分显示的正是士之最大之特色-------料事如神,“决胜千里之外”。

4、一鸣惊人

“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史记-----楚世家》)

士在未成名前大多进行旷日持久的储备工作,而后厚积薄发,而一发则不可收拾。不言则已,言则必中;不鸣则已,鸣则惊人!

综上所述。历史有时仿佛显得很遥远,神秘而久远;但历史有时又仿佛显得很逼近,真实的使我们分不清历史与现在。庄蝶难分!两千年前的“士”朽骨无存,但士之精神无处不在!而且这种精神早已溶化成了中国文化之精髓,是中国文化之核心。如果以龙图腾中国文化,而士之精神则可象喻为龙之血液。很难设想中国这条巨龙失却血液将何以腾飞!远播四海的中国成语里无以数计的成语正是那士之精神与智慧的浓缩与结晶,那些成语背后是一个个曾经令中国历史风起云涌的士之形象。中国历史缺少了士之形象将黯然而至于失色!

对士之形象的自觉,努力将自己铸造成新时代之一士,应成为当今学人之共识。“微斯人,吾谁与归?”子言是也!

MO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话史记之管仲晏婴列传第一回
请你继续读丨《战国策》与纵横家
孔子的文化浅薄而直白为什么却被推崇两千年以上?了解一下吧。
老子传授的一个“密文”,就让孔子干了一辈子,而中华传了两千年
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关系的几点看法
《史记·货殖列传》讲记(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