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的土楼

作者:岳轩  编辑:花生

我从东北回到甘肃老家,自从上塬的那一刻起,精神为之一振,透过车窗故乡广袤的原野充满生机与活力,新修的现代化小別墅,淡绿色的外墙配上红色的屋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醒目洋气。故乡再也不是记忆中低矮的土坯房了。

下了车,远远望见我家的那座二层土楼,掩映在绿树的环抱中,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不由加快了脚步。

我家的老宅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它是西北最普通的四合院。以北房为主坐北向南,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边紧邻大门就是两层土楼。眼前的土楼好像没有记忆中高大、帅气,在荒草树木的包围下愈加显得瘦小颓废。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父亲为修这座老宅吃了不少苦。白天到生产队劳动,傍晚打土坯。这种土活是最耗费体力的,从三万多块土坯打成、晒干、搬运到六米多高的两层楼,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体力往上背,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精打细算的父亲把节省演绎到极致,土楼一层用土坯一圈圈地箍成窑洞,二层又是平房,这样即节省了木料又极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五十年代在我们镇上算是最体面的住宅,引得方圆几十里的乡亲前来围观。那是一座耗费父亲半生心血的建筑,也是一座令父亲为之骄傲的宏伟工程。

面对土楼,我是怀着神圣的心情仰望它。如今的土楼虽然有些陈旧与过时,和周围亮丽的砖房有些格格不入,但它也曾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辉煌过。现在它老了,静静地伫立在这个野草淹没的小院,显得寂寞冷清。想起年迈而孤单的父亲,一行热泪夺眶而出……

踩着年久失修的楼梯,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二楼。推开油漆斑驳的木门,父母用过的家什已挂满了蛛网,落满灰尘的红色木柜还在,那是已故母亲唯一的嫁妆,童年的许多往事又一幕幕地从土楼里清晰起来……

我的母亲是一位心灵手巧贤惠能干的人,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母亲遍开始浆洗衣服,一遍遍地打扫每个房间,并在窗子上贴上精心剪好的窗花,迎接传统节日春节。那个年代无论多穷,她都要从街上买回几幅画贴在墙上,以图喜庆。至今在土楼的正面墙上还贴着一幅毛主席画像。那代人对主席的信仰是现代人所缺少的,而且这种信仰已渐行渐远……

童年的生活让人想往也令人难忘。

小时候,父母不在,我和妹妹经常偷偷爬楼梯,又陡又窄的台阶常常摔得鼻青脸肿,为此父亲没少带我们去医院。尽管很受伤,但我们

兄妹依然痴心不改,一旦爬上二楼平台,田野里风光尽收眼底,绚丽多彩的云霞日落令我们欢呼。傍晚,小楼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聚拢在一起。母亲和姐姐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两个哥哥跟父亲往一个大筐剥玉米,我爬在柴草烧热的土炕上看小人书,两个妹妹躺在土炕的一侧,你挠我一下,我挠你一下,土楼里不时地回荡起她俩欢快的笑声。

九六年的一场大雨使东厢房不堪重负,水漫进了房里,基础下沉,几面山墙爬满蛇一样的裂缝,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土楼还好,只是屋顶掉了几块。我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推倒重建。在拆迁的过程中,父亲和包工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大为恼火的父亲说什么也不让拆土楼,工程一度停工。当我得到消息从学校匆匆赶回家时,父亲正背着手冲包工头发脾气。看到父亲脸色铁青,仿佛整个身体都在颤抖,为了父亲的情绪我勉强答应留下土楼,让工人们简单地维修了屋顶,就这样土楼保存了下来。过了好长时间我曾问父亲当年为何不让拆,还冲人家发那么大的火?父亲才说这楼还很坚固,不住人也可放零碎。另外风水先生说了这楼不能拆,它压财聚福,你看你大哥大嫂、你妹还有你咱家出了多少先生。我对父亲的话半信半疑,后来也有许多人说我家的老宅布局有点像文昌阁,文昌阁什么样子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知道,土楼是父亲在那个异常艰难的年代节衣缩食历尽千辛万苦建起来的,他舍不得拆掉,因为那里有他奋斗过的汗水与脚印,也有自豪与幸福的回忆,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土楼就是他的根。土楼承载着父亲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梦想,也沉淀着父亲的青春岁月。

承载着记忆的乡村老宅如今大多像一堆破旧的东西被人扔在故乡的荒野,远远望去一座座房屋倒塌颓废,遥远的如同历史古迹,唯有父亲的土楼还伫立在小院,仍然坚强地统治着自己的土地和天空,仿佛向人在诉说着曾经的荣光和今日的孤独。

推开土楼的窗户,一股清凉的南风夹杂着淡淡的果香迎面扑来,令人神清气爽。时令是大暑,但土楼清凉如秋,也让我漂泊的心也安静了下来。

母亲去世以后,父亲跟随大哥离开了老宅。每年三月七月故乡庙会还回来住一住。在父亲看来,再繁华的城市也比不上老宅住着舒心。这座父亲苦心经营的土楼每一块土坯,每一根檩条都留着自己挥汗如雨的印记,土楼也沉淀着他这代人永久的风俗与乡土文化。

临走时我去城里看望父亲,看到老父亲满头白发,身体清瘦却很精神,只是听力大不如前。这都得感谢哥嫂的精心照顾,才让年迈的父亲愉悦地安度晚年。我和父亲边走边聊,不知不觉由绿地广场转到了柳湖公园。

盛夏时节的公园美丽而神秘,亭台楼谢、假山池沼,小桥流水让人仿佛置身于典雅秀气的江南水乡。放眼湖面,小船荡漾,岸边游人如织。绕过东湖来到柳湖书院,史料记载公园的旱柳和这座书院都是清代儒将左宗棠与战士们栽种和修建,青砖红瓦、飞檐画廊,古色古香气势磅礴。书院的凉亭里正在清唱西北人最喜欢的剧种……秦腔,如今年轻人看得很少,观众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父亲是个戏迷,每天必到。我想如果没有热心群众自发创办的文艺团体,父亲该用什么来排解晚年的孤独。

当我要走的那一刹那,父亲的眼神忽然慌乱起来,我知道父亲的不安以及对我的不舍。说实话我很内疚,耄耋之年的父亲大哥陪伴的最多,而我却常年奔波,我很惭愧,愧对父亲的养育,愧对兄妹的伺俸。当我走出很远,回头猛然发现老父亲还站在书院门前的台阶上,望着我,在风中瘦弱的身材愈加单薄。我向父亲招了招手,转过身鼻子一酸,我已潸然泪下。

对于父亲我有些不舍,就像父亲不舍那座土楼,这种情憾我瞬间领悟。土楼和父亲一样都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变得苍桑与无奈,静静地见证着如水流逝的岁月,如今都老了,但总有那些令人留恋的东西值得用一生去纪念去守护。

时光如水不舍昼夜,人们就这样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又心生许多不舍与牵挂。我们留不住时光,也挡不住父亲的老去,但在岁月的角落里,我们能听见爱的呼唤、情的回声,从故乡、从老宅的土楼里远远传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况味如歌同题诗 || 老屋情
故乡的回忆 作者:前言
故乡的那座老宅
这一座城 | 探索城市隐秘角落,品味老宅风雅
曾潮生:老院子
看不见的故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