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家园,大情怀——梁永忠的故乡纪事

 作者:程璞  主角:梁永忠  照片:崆峒山
(一)

自从我逐渐转型为文史工作以后,开始用较多时间关注本土作家群体的书写与情怀,希望看到大家能够用自己有限的笔墨书写和表达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深情为其歌唱。

平凉是一个具有历史深度与厚度的地方,六盘山脉横亘在它的西侧,形成的传说如同日夜流淌的泾河,把平凉的传说,传奇与历史带出陇山,带出陇东,带出关中,汇入黄河进入广阔的海洋。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故事,因此,平凉是一个极具故事感的地方,似乎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沟壑中也洋溢着传奇,那匆匆忙忙的四季本身就写满了历史。

泾河的微波如同深情的琴弦,与那掠过裸露的山体的清风穿城而过,那里,是我们的家园。

虽然我在平凉生活已经20多年,但对于平凉历史的知识了解非常有限。虽然如此,在我逐步开始走进平凉历史,眼前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崆峒土地,开始触摸、感知,并试图写一些关于它的准确的客观的较为全面历史的文字。这样说,话有点大了,平凉的历史远非我粗浅的文字所能及其万一的。

因此,总希望甚至盼望我们本土的作家能够将自己的笔触落到这块土地上,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著书立说,以示对这方土地的敬重与感恩,以示对共同生活在这方土地的乡亲贫苦而执着,苍凉而达观,纯朴而憨厚,善良而耿直做一种乐观而真实的表达,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书写者。

看到平凉五中语文教师梁永忠先生的新作、小说《家园》的简要介绍,我充满期待,更是惊喜,但也有些担心。所谓期待,是希望能够忠实于平凉特别是崆峒区历史,希望能够以叙事的笔触切入真实历史的纪事,因为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和依托的,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却必须忠实于具体的历史。因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构成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作为普通的读者,大多数人的历史知识其实源自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对一位作家的创作和作品,严肃的史观更是其作品的灵魂。尊重历史尊重作品尊重自己和读者,根本上就是一种历史的担当与使命。所谓惊喜,是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平凉本土作家将关注点放在近代以来的平凉历史时空,以我有限的了解和对平凉历史的学习,以及所了解的现实情况,感觉对平凉近代以来的历史比较系统比较准确了解的较少,深感我们处于平凉核心区历史的富矿,由于宣传的力度与手法,普及面还不够宽泛,梁永忠先生能够以平凉近代历史为创作背景,是非常难得的。

 在此之前的2017年夏天,因为工作需要,不止一人向我推荐了梁永忠先生,我主动联系,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梁永忠先生走进我的办公室,一个朴实安静的知识分子,我们说了近两个小时的话,我再三邀请他能够参与到崆峒区党史的编修中,我想集中平凉市崆峒区优秀的文史工作者编修一本高质量的崆峒党史。我的大概的劝说的理由是: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只有把自己的文字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文字才有生命才更加可贵也更具意义 ,从而实现一个文人的最高价值。否则,无论自己感到怎样精彩的文字都是没有意义的,注定会被社会迅速遗忘的。梁老师拒绝的原因就是说自己正在修改一本关于反应抗战时期平凉的小说。此后再也没有联系过,但自从那次,我对梁老师充满敬意,初次见面印象不错,觉得他是一个安静的单纯的知识分子,一位可敬的中学语文老师,而且临近退休了。我以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懂创作会写作,唯其如此 ,才能从专业的美学的角度敏锐捕捉文字的优美,文章的架构,叙述的逻辑与主题的把握与感悟,无疑,能够有梁老师这样的先生,他的学生是幸福的。中学语文课是学生获取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非常专业,但实际我们通常认为是简单的识文断字,那是很遗憾很悲哀的。所谓担心,是不愿意看到严肃的历史被解构被随意从而传导出不容易使读者了解真实的平凉历史的文字。因为对文学作品而言是经过艺术的加工抽象了的真实,但历史却是无法抽象和演绎的,每一个严肃的作家都有义务和责任研究历史,呵护历史并普及历史,使人读有所知,学有所获。杜甫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此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二)

2020年5月18日下午,我到办公室,看见桌子上端正的摆放着一本《家园》,是梁永忠老师赠阅的,并且签名留赠,我没有见到本人。

虽然在微信中已经看到介绍文字:“长篇小说《家园》是一部全面描绘抗战时期抗日大后方人民生活的历史画卷。小说以大西北小城平凉为背景,真实地还原了全面抗战时期抗日大后方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社会历史风貌,深沉地追忆了历史长河中的山河故人。”但仍然急切地想亲眼看到一位作家笔下是如何呈现这段历史的。

坦率地说,在当下,能够静下心认真深入的读一本严肃文学作品已经不太容易了。浅层、快餐、娱乐化阅读逐渐蔓延,快速发展的社会数字时代的到来,世界似乎更加无法确定,生活节奏与压力,我们似乎也更加焦虑与不安,这些表象反应出在使人眼花缭乱的飞速发展之路,我们的脚步和灵魂并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迷茫与困惑,在迷茫与困惑中被时代大潮裹挟一路冲向明天。整天与文章文字为伴的我,也很难安静地坐下来,仔细的去读一本书。内心渴望阅读,理想的状态是,想有些时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坐在一处安静的地方,膝盖上摊开一本书,走进它的文字走进它的故事。

但对梁永忠老师的《家园》,是非常内心认真的进行了阅读与欣赏。随着他的淡淡的文字一同走进抗日战争期间的平凉,但却是从历史的视角以我脑海中关于平凉那段历史的记忆与认知仿佛校正般去看,虽然它是一部小说。

值得欣慰的也是我感动的在于《家园》真实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的基本清晰。与通常文学创作力图与真实的历史保持艺术的距离不同,《家园》的描写却在努力接近真实的历史,力图还原那段历史。

然而一般的,我们对自己站立的土地和置身其中的地域的历史的了解是比较欠缺的,每一代人都在努力接近属于自己的本地真实历史,进而讨论并力图记忆与传承。但同样遗憾的是记住是一回事,讲述是另一回事。没有相当的情怀与强烈的使命感是很难完成的。

中华文明有个非常感人的特点,就是高度自觉的代代口口相传,长者不压其烦的向晚辈向晚辈讲述自己源于上辈的记忆与亲身经历,一个人进入晚年,向晚辈讲述自己的关于历史的,本家族的过往与自己的经历成为晚年生活的日常,甚至非常迫切的交代。我们对自己的历史的记忆与认知绝大多数来于此。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的基本责任与义务,这个责任与使命就是广义上的孝道。把传承传递延续先人口述内容作为传承家族物质与精神遗产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譬如接力赛,从先人手中接到的接力棒,不是自己一直握着,是要传下去的,传不好是无能,传不下去是失职是不肖。所以活着不仅仅是自己活着是为责任为尽职而活着。如果在有生之年没有全部的讲述并让晚辈记住来自先人的记忆,怎么能够撒手人寰,如何面对地下的列祖列宗呢?自己的人生怎么能够圆满而满意的合上眼睛呢?

梁永忠老师带着强烈的责任感,用手中的笔把来自父亲的记忆与精神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放在更大的平台更宽广的范围更大的格局讲述,这个“大”的感人之处在于走出小家关照大家,从小小的栖身的小家升华为大家,即家国情怀。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动的践行了小人物对于民族的,国家的关心与热爱的大情怀。从而看出他们家良好的传统习惯,良好的素养,严正的家庭教育形成的开阔的视野与大境界大格局 使人肃然起敬。                                 

梁老师在《家园》后记中深情记叙:“我本书的一切,几乎全部来源于父亲”。“十年前父亲身体好时,一有闲时间就絮叨着他在裴举人家读私塾,爷爷开锦货铺子……平凉的戏院,平凉城船舱街的繁华,平凉的各种小吃和南北大菜,都一一给我道尽了。”“我要在父亲有生之年把父亲经历的一切都记下来,演绎出来,作为我对前辈的一种记忆留存在这世间,也作为家乡对抗日战争一种历史的记忆。我有必要让我们的后代不忘国耻,牢记这段历史……以告慰我的前辈,他们不负自己的家园!”

本文作者简介

程璞,中共崆峒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微信号:chpuok

梁永忠简介

  梁永忠,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甘肃省平凉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致力于散文、小说创作。在《散文诗》《六盘山》《崆峒》《甘肃青年报》《平凉日报》《平凉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多篇,受到读者好评。获全国“六盘山旅游征文”优秀奖。

  长篇小说《家园》是一部全面描绘抗战时期抗日大后方人民生活的历史画卷。小说以大西北小城平凉为背景,真实地还原了全面抗战时期抗日大后方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社会历史风貌,深沉地追忆了历史长河中的山河故人。
  小说主要写全面抗战时期,大西北平凉荣福祥锦货铺子的掌柜董兆元,一心想修起自己的一院地方。可是不管董兆元如何奋斗,东家郭老总因吃喝嫖赌染病卧床。少东家郭少总抽大烟,多次向董兆元索要钱财。荣福祥锦货铺子的股东裴举人也因救济乡亲来退股。在无钱退股的情况下,董兆元只好押五姐家的地契贷款退股。河南难民来平凉后,董兆元想方设法安排了两户难民。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平凉时,董兆元的小儿子不幸被炸死,大儿子去昆明读书也音讯全无。妻子染上了重疴,为了还债和给妻子治病,董兆元与杨大人铤而走险去陕北贩运。后与壶济堂掌柜田寿丞合股办织毯手工作坊,为抗日前线将士织毛毯。女儿董锐兰与爱国青年田崇慧相恋,意欲奔赴抗日前线,受到父亲董兆元的阻拦。东家郭老总去世后,少东家抖卖了锦货铺子,董兆元也搬出了荣福祥锦货铺子。由于失去生活依靠,董兆元只好用自己准备修房的土地与田寿丞合办起织毯厂,没想到织毯厂又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妻子悲愤而死。最后,董兆元决心送女儿董锐兰奔赴抗日前线,赶走日本侵略者,重建自己的家园。
如何购买长篇小说《家园》

长篇小说《家园》,是我用十年时间研究地方史和地方人物才写就的一部小说。由于自己的才疏学浅,五易其稿,花费资金4万多元,才得以出版,其中辛酸甘苦,只有自知!不过总算成功出版了。本地购买者送货上门42元;外地购买者包邮50元,如有购买者可加本人微信或联系公众号编辑花生先生。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平凉人,你知道平凉市是怎么一步步来的吗?
176. 平凉市博物馆
走进崆峒山(散文)
祖国风光(1943)平凉随拍
甘肃平凉延恩寺塔
2018首届中国书画春节联欢晚会【平凉会场】圆满降下帷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