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臣上奏自称“奴才”套近乎,雍正就批复四个字

清朝自建立起,虽表面上奉行满汉一家,但在各代统治者眼里,满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汉人不如满人,汉臣不如满臣。也正因此,清朝统治者对满臣和汉臣的自称做了严格限制。

图/雍正御批

例如雍正帝就下旨规“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也就是说,在奏章里,不管是满臣还是汉臣,一律自称“臣”。不过臣为彰显作为“自己的优越感,往往不会自称“臣”,而是按照满人八旗的主仆关系,自称为“奴才”。

/清朝疆域

对此,雍正也并未进行过纠正,而是默认了这种称呼。久而久之,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似乎就成了满臣的一大特权。为什么呢?因为汉臣没这个资格,哪怕功绩再高、地位再显赫都不得自称“奴才”,否则会被皇帝斥责。

譬如在雍正年间,汉族大臣杨宗仁为套近乎,在奏折里自称“奴才”,雍正看后批阅四个字:“称臣得体。”由此可见,不管再“亲近”,在满清皇帝心里对汉人终究是隔了一道墙。

也许有人以为被雍正“打脸”的杨宗仁是一位擅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俗官”,其实不是。


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即位,杨宗仁升任湖广总督。就职后,杨宗仁严惩贪腐,为民造福,极大地扼杀了湖广地区盛行的行贿风气。对此,雍正评价他:“廉洁如水,耿介如石。”杨宗仁死后,雍正授予其太子少保。

然而,即便是像杨宗仁这样一个深受雍正重用的汉臣封疆大吏,也没资格在皇帝面前称“奴才”。1723年杨宗仁向雍正上了一个单纯的请安折,作为受朝廷重用的功臣,杨总督自认为可称“奴才”拉进与皇帝的距离,于是在奏折结尾处自称“奴才”。(见下图)


雍正看了杨宗仁的请安折后,很认真地用朱笔划去“奴才”两个字,在旁边写了个“臣”字,并批示了4字:“称臣得体。”说难听点就是:你不配你越礼你不懂规矩你不得体。

在套近乎的路上,杨宗仁并不孤单,还有个重量级大臣—兵部尚书高其位,这位大将军也曾被雍正柔情地“打脸:“爱卿作为汉臣以后啊还是写臣字得体。雍正打完脸后再给糖吃:“好生爱惜身体多效几年力”,见下图:


当然了,这只是当时少部分汉臣的一个做法,那番隐晦心思,冷暖自知。

不过话说回来,杨、高二人幸好碰到的是柔情的雍正,要是碰到直男乾隆,一个汉臣竟然敢自称“奴才”,不被骂死才怪。譬如一次,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一起联名上了一道举报科场舞弊奏折。

天保排名在前,马人龙排名在后。于是他们便一起自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看了,大光其火,以严厉的口吻指责马人龙是借机冒称“奴才”!

马人龙:我…

不过,乾隆从骨子里,对于满人称“奴才”和汉人却称“臣”的老规矩是有些不满的,总觉得哪不对。

有一次,汉臣周元理和满臣西宁受命调查搜捕蝗孽一事,调查结果由二人联名上书呈递。在奏折里,官阶更高的满臣西宁在周元理名字之前。因他是满臣,故自称“奴才”二字。而周元理则遵循老规矩,很谨慎地在名字前加上“臣”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想到乾隆看到奏折的款识立刻大怒,把周元理叫过来狠狠恶骂一顿,责问他非要加个“臣”字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嫌“奴才”这个称谓卑微吗?

乾隆面对这个老规矩”心思微妙,近乎酸楚:莫非朝老规矩被博大精深的字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朝时为何满人自称奴才,汉人自称臣?乾隆:汉人没资格称奴才!
清朝时期,果真是满臣自称“奴才”,汉臣自称“臣”?你误会了
《雍正王朝》雍正问李卫如何处置弘时,为何不问职场达人张廷玉?
为君难
康熙创立的奏折多有趣?雍正经常被“撩”,赶上心情不好破口大骂
“知道了”朱批奏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