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本解读丨《湖心亭看雪》这句话很经典,但标点用得有点儿怪

原创 曾照军 语言文字报 2020-06-10 16:0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文本解读54个
编辑说

明末文学家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意境唯美,描写精妙。怎样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融合的审美追求?曾照军老师通过解读句中的关键标点,带领学生感受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美学境界,一起来看——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散文名篇,提起本篇中写得尤为精妙的语句,学生几乎会无一例外地指向那句白描写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句子,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听读以下三个写景片段,选出与原文完全一致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听完三个句子之后,学生一时陷入了沉思,他们从未想过这里竟然有可探究之处,而语文教学的价值生成点往往就体现为在不疑处设疑。当三个句子依次呈现在屏幕上时,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照原文之后会迅速作出选择,似乎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但仍有少部分同学若有所思。

我顺势追问:课文中的标点真的恰当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接着,我引领学生聚焦以下两个问题

①“湖心亭一点”后面该用顿号还是逗号?

②“与余舟一芥”中的“与”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与”:解读的关键节点

上两个问题,标点使用是表象,“与”的存在价值是本质。围绕它们,我们找寻到进入文本的“缝隙”,以及解读这个经典写景句的“关键节点”。

关于这个句子的解读,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有如下表述:

①这几句景物描写,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如苏轼在《赤壁赋》里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②文中量词“痕”“点”“芥”“粒”的使用,递次微缩,写出了大雪过后长堤、亭子、小舟及舟中人的状貌。

然而,经过细致推敲会发现:痕、点、芥、粒并不完全是“由大到小”“递次微缩”的逻辑关系。我们知道,“芥”在这里指草芥,是一种小草,因其外形细长,古代汉语中经常用其来比喻小舟,如《庄子·逍遥游》:“芥之为舟。”显而易见,由“点”到“芥”无法构成由大到小、递次微缩的关系,《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个句子呢?

其实,作者张岱在字里行间给我们留下了线索:如果四组景物(长堤、湖心亭、余舟、舟中人)完全按照由大到小、递次微缩的顺序来写,四组量词(痕、点、芥、粒)也应该与之相对应,符合由大到小、递次微缩的顺序,它们整体上构成并列关系,可以依次用顿号来连接,这样原句“与余舟一芥”中的“与”就会显得多余;但张岱恰恰在此处留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与”字。

笔者认为,整个写景句中的“与”字恰恰是最不容忽视的,最能体现张岱写景匠心所在之处,它是我们解读这个经典写景句的“关键节点”。可以说,著一“与”字,而境界全出矣!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这句话四个描写对象并非简单地构成了一个从大到小、递次微缩的层次。深入文本,细致分析后会发现,这里其实暗含了两个层次:从“痕”到“点”,从“芥”到“粒”,构成了两组从大到小、递次微缩的写景层次。

张岱看似不经意间著一“与”字,实则巧妙凸显了所写景致的两个层次,故“与余舟一芥”之前应该使用停顿时间更长、能体现出这种写景层次的逗号,而不是顿号。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与”字还隔出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前半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从“长堤”到“湖心亭”,从一“痕”到一“点”,由大到小,作者远观西湖的雪后景致,营造了一种空旷邈远、天地间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后半句“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从“余舟”到“舟中人”,从一“芥”到两三“粒”,同样构成由大到小的关系。

不同之处在于景物描写中“余”(我)的变化:前半句中张岱显然是置身于景致之外远观西湖雪景,人是人,景是景,物我两相隔;而在后半句中,人物(我)是瞬间消失了的,或者说人物(我)完完全全融入了漫天的西湖雪景之中。到这里,人与景已经自然地融为一体,再也无法辨清哪里是人、哪里是景,人已然成为西湖雪景的一部分,达到了物我两相融的审美境界。从置身物外的观景到融入景中的绘景,从“物我相隔”到“物我相融”,这既符合循序渐进的审美认知逻辑,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融合的审美价值追求。

恰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言: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其实,不仅仅对词的理解如此,写任何文章都是这样。“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属于有我之境,是以我在观物;“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属于无我之境,是以物在观物,“余”早已物化成为景致中的一部分。一句之内,就写出了这两种精妙的美学境界,张岱是真豪杰也!

让我们回归前文的两个问题:

第一,“湖心亭一点”后面的标点符号当改用逗号为宜。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希望教材编者修订时予以考虑。

第二,关于“与”的存在价值。它一方面凸显了两组从大到小、递次微缩的景物层次,另一方面揭示了从“有我”到“无我”、从“物我相隔”到“物我相融”的审美过程,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融合的审美价值追求。

推荐阅读

《湖心亭看雪》成为传世名篇,这些词功不可没

《湖心亭看雪》题目为“看雪”,为何不写雪景

语文书中的“诗与远方”,不只湖心亭

改编自2020年3月13日《语言文字报》文章《于细微处见真章——从〈湖心亭看雪〉一处标点谈起》;作者: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教师/曾照军;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头图制作:郭雯熙;校对:王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片痴心在雪湖
《湖心亭看雪》为什么却能成为经典名篇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八上重点古文翻译与词语
八上文言文相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