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酬朱庆馀》张籍

张籍《酬朱庆馀》00:0015:02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今天跟大家分享张籍的七言绝句—《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上一期说过考试之前,考生朱庆馀给著名诗人张籍写了一首“温卷”诗—《近试上张籍水部》,就是“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我们还分析这首诗写得非常漂亮,把新娘子的心情刻画得委婉细腻、入情入理,而且呢又一语双关,拿自己比新娘子,拿张籍比新郎,拿主考官比公公婆婆,让一首表面上的“闺意诗”隐含着打探情报的丰富信息,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张籍收到这首诗,他会怎么回复呢?要知道啊,当时朱庆馀他们这些考生和张籍他们这些诗坛前辈之间,可不止是举子和举主之间的关系,他们还是精神上惺惺相惜的朋友,而且呢以后还可能是政坛上共同进退的战友,所以举主们通常不会摆出一副“你来求我,我就高高在上”的架子。相反他们往往都非常爱才,比方说大家熟悉的老诗人顾况,刚刚见到少年白居易的时候还调侃他,说“长安居,大不易”,等到看了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之后,马上就说“有才(这里应该是“句”)如此,居亦何难?”,一点儿不摆前辈的架子。更热情的还有杨敬之啊,江南举子项斯把自己的诗集托人送给老诗人杨敬之,杨敬之看了之后大为赞赏,马上就请项斯到家里见面,一见之后呢,就更加倾心了,当即赋诗一首,“处处(注:百度上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到处都看你的诗写得好,等到见了你这个人哪,比诗还好,我这个人平生不解隐藏别人的好处,所以从今以后我到处就都宣传你的好,这就是成语“逢人说项”的来历呀,直到今天替别人说好话还叫“说项”。
这种举子跟举主之间亦师亦友的风尚,其实也正是唐朝风雅的一部分,张籍当年不是也授之于大诗人韩愈吗?现在自己也成了前辈了,看到朱庆馀这样聪明伶俐而又文采飞扬的后辈,他又会怎么表态呢?张籍呀选了一个作为诗人最得体的表态方式,他回赠给朱庆馀一首诗,就是这首《酬朱庆馀》。那这首诗怎么写呢?看第一句,“越女新妆出镜心”。越女,自然就是越地的女儿啊。
春秋时期,越国的都城在绍兴,那所谓“越女”大体就相当于现在浙江省的女孩子,越女在中国古代素以美貌著称啊,西施就是典型代表啊。那什么是“镜心”呢?所谓“镜心”就是镜湖之心哪。镜湖又叫鉴湖,就是贺知章晚年入道的地方。波光粼粼,清澈见底。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越女为什么漂亮啊?当然跟当地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诗人提到越女,也往往和镜湖联系在一起。比方说“诗仙”李白就讲了,“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ya)。”,当然你读“人看隘若耶(yé)”也没问题。那“诗圣”杜甫也讲了,“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
越女,镜湖、西施本来就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因为有这些固定意象,所以张籍一句“越女新妆出镜心”,虽然好像没写什么,但是美感已经自然就出来了,越女本身就是美的,何况又是新妆,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这还不够,越女新妆之后还要划着小船划出镜湖的湖心,这是什么形象啊?这就是采莲女的形象啊,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三首《采莲曲》了。在唐诗里采莲女本身就是水乡平民美女的代名词,把越女、新妆、镜心这三个词语一叠加,其实也就是三种最美元素的叠加。那叠加之后呢,一个既淳朴、自然又摇曳多姿的江南佳丽,不是已经呼之欲出了吗?
那越女这么美,她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看下一句,“自知明艳更沉吟”,这句写的真好!什么是“沉吟”呢?所谓“沉吟”就是犹豫不决、就是没把握呀。这越女明明知道自己长得美,为什么还会犹豫,还会没把握呢?这恰恰是因为她爱美呀!人越是美就越爱美,越爱美,对美的要求就越高,就越觉得自己还不够美。那有了这样的心态,当然就会沉吟,就会不那么自信,这就是“自知明艳更沉吟”。那对于一个姑娘来讲,“自知明艳更沉吟”是好还是不好?当然是好。这说明她在美丽的容貌之外还有一种美丽的精神。她是庄敬自重的,所以她爱美、追求美。同时呢,她又是淳朴而谦逊的,她不会因为自己美就觉得不可一世,觉得满世界都装不下自己,相反她还有点怯生生、有点犹豫、有点不自信,这是一种多可爱的态度啊!
一个姑娘,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美丽的精神,别人会怎么看待她,怎么评价她呢?看下两句,“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是在做什么呀?前面两句是在单写这个越女的美,这两句是在拿这个越女跟其他美女比较。什么是“齐纨”呢,所谓“齐纨”就是齐地出产的白色细绢哪。古代齐鲁地区纺织业发达,所以杜甫讲开元盛世,标志不就是“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吗?那“齐纨”呢,又可以代指珍贵丝织品,在这句诗里再引申一步,还可以代指穿着珍贵丝织品、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姑娘,那这样的姑娘美不美呀?也是美呀,但她只是外包装美,可是呢,外包装并不代表本质,甚至过度包装还会让人觉得华而不实,徒增反感,所以张籍才说“齐纨未足时人贵”。
只有外在美,华而不实的姑娘并不真的让人觉得宝贵,那到底什么才是宝贵的呢?到这里呀,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最后一句判断 ,“一曲菱歌敌万金”。“菱歌”是什么呀?菱歌正是越女采莲唱的歌,它是越女的自然流露,是越女新妆出镜心的时候自然而然发出的心声,这发自天然的天籁之音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比万金都有价值啊。
那整体看,这首诗在写什么呀?在写越女呀,在夸越女呀。那它仅仅是在夸越女吗?当然不是,它是在拿越女比朱庆馀呀。朱庆馀本身就是越州人,他在《近试上张籍水部》中用了“楚辞”的手法,拿男女来比喻上下级,那张籍回他也同样用“楚辞”的手法,拿香草美人儿比士人、君子。你讲女子,我也讲女子,你一语双关,我也一语双关,那这样一看什么是“越女新妆出镜心”呢?这可不是仅仅在讲一个天生丽质而又擅长后天修饰的越女划出了镜湖的水面,而是说你朱庆馀既天资聪颖又勤学苦练,现在终于走出乡野,走上了人生的舞台,这是一种理解。那还有一种理解,说“镜心”的镜啊,除了指镜湖还可以指镜子,这样一来呢?所谓“越女新妆出镜心”就不是越女划出了镜湖,而是指越女化好妆的脸映在了镜子上,那引申开来又可以指朱庆馀的才华和修养都反映在了诗文里,反映在了考卷上,这样理解可不可以?当然也可以。诗无达诂啊,都讲的通,意思也都好。
那什么是“自知明艳更沉吟”呢?这也不仅仅是在说这个越女明知美貌还不自信,而是说你朱庆馀明明知道自己水平很高,干嘛还要担心得不到主考官的赏识呢?那“齐纨未足时人贵”呢,当然也不仅仅是说有些小姑娘穿得漂亮,但并不可贵,而是说你不要担心有些考生包装的好或者有些过硬的背景,你需要知道那些都是外在条件,并不真的让人佩服、受人尊重。那什么又是“一曲菱歌敌万金”呢?当然也不只是说越女发自内心的菱歌价值万金,而是你那一首用心书写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看好你了。所以呀,朱庆馀的“行卷”也罢、“温卷”也罢,在张籍这通过没有?当然通过了。那张籍有没有做违规行为,擅自提前告诉考生考试结果呀?当然也没有啊!人家举子也罢、举主也罢,不都在那儿谈论着美丽的姑娘吗?彼此隔空一笑,心领神会,这才是高手过招啊。你看同样是赞赏考生,顾况的“有才如此,居易何难?”,太没有诗意了,这就是一句话。杨敬之的“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又太直白了。比较起来,张籍这首《酬朱庆馀》才真是风流蕴藉而又妙趣横生,配得上朱庆馀那首《近试上张籍水部》,而且师生两人的风格、气质真搭调啊,所以后来人都讲,学张籍的诗人很多,但只有朱庆馀跟他最像,大家看这两首诗不是已经感觉出来了吗?
再读一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在看

写下你的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美唐诗:《酬朱庆馀》
《近试张水部》
《酬朱庆馀 》 【唐 】 张籍
恨不相识未嫁时
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阅读答案附赏析
近试上张水部与 酬朱庆馀比较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