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味语文丨从殷商到唐宋,古人的学校长什么样?

 编辑说

在冰雪消融、春江水暖之际,全国多地的中小学生迎来了新的学期,校园里又传来了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我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教育,很早就开始由官方兴办学校,从殷商到唐宋,不同朝代的学校都有什么特色?学生们在里面学的都是什么?今天,让我们跟随山东济南李学朴详细了解一下。一起来看——

相传夏代开始有学校,但因为缺少史实资料,现已不可考。据甲骨文和古书记载,殷商时代已出现了正式的学校,设立在都城内,并有大学、小学之分。其中,小学设在国都内王宫南面的左首,“小学在公宫南之左”(《礼记·王制》),因此又称“左学”;殷人崇右、尚西,把大学设在都城的西郊以示尊崇,因而又称“右学”。

到了西周,周天子设立的大学叫“辟雍”又称“射庐、大池”,也设在都城的西郊,因而又称“西雍”。古代政教不分,国家的祈年、献俘、教胄(向后学讲解经义)等大典常在辟雍内举行,礼毕,款待群臣,并举行规模盛大的射箭活动,称为“宫射”。教师和学生都参加宫射,因此这也是一种教育活动。

泮宫,是周朝各诸侯国设立的大学,《礼记·王制》记载“诸侯曰泮宫”。《诗经·泮水》便是赞美诸侯国大学的诗篇。此外,设在王城和诸侯国内的学校,不论小学或大学,统称为国学。国学是对乡学而言的。
周朝设立在地方的学校(乡学)包括庠、序、校、塾等。《周礼》:“乡有庠,州有序,党(有五百家的地区)有校,闾(有二十五家的地区)有塾。”可见这些学校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辐射的范围。最初,它们的职能和教育作用不同,如“庠”和“序”有分工,一主养老一主习射,后来这种分工逐渐消失,只在名称上有所差别。
庠、序、校、塾都是贵族学校,即教养贵胄子弟的场所,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殷商时期的学校,以祭祀、军事、乐舞和文字相关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周朝学校的教学内容区分更加详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即“六艺”。
当时的贵族子弟一般到8岁入小学,学习成果需经考核,合格者才可进入大学。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最大的事,莫过于祭祀和战争),因而各级学校都把礼、射、御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学生懂得了“礼”,并能掌握“射”和“御”的本领,就能熟练地驾驶兵车、披坚执锐,以管理百姓、参与争霸,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周朝是奴隶主)的利益。至于书、数的教育,则被放在次要的地位。
周朝设有专职的教育官——师氏,分大师、小师等级别。教师的职责是教授音乐、礼仪、射箭、驾车等各门课程。
太学、郡国之学是汉代两种官学。太学是中央的主要官学,郡国之学则是地方官学。
“太学”一词在西周就已出现,“帝入太学,承师问道”(《大戴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前文中的“右学、庠”就是太学的不同形制,但太学真正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是从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开始的。
汉初,朝廷曾聘请在经学方面有专长的人做博士官,如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生、燕人韩婴等;诸子百家也都设博士官,分别授徒讲学。但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汉朝巩固和发展封建政权的需要,因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于元朔五年(前124)在京师创办了太学。

太学生称博士弟子员,初期有50名,都是年满18岁的富家子弟。教师称博士官,其中的领袖叫作仆射,东汉称祭酒。博士官的选择采用征拜或荐举的方式,由西汉的学术名流担任,其选拔标准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到了东汉,选择博士官的标准更为具体,除了要有广博深奥的学问,行为还要合乎四科(淳厚、质朴、谦逊、节俭),年龄须在50岁以上,可谓德高望重之人。
汉代太学的教学内容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论语》和《孝经》如同现在大学的公共必修科目。其在教学上创造了一些新的方法,如既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同时又组织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又如强调课外自修,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此外,太学确立了考试制度,“数考问以尽其材”,七年考试及格的叫“小成”,九年考试及格的叫“大成”,取得“大成”就算是太学毕业了。汉代太学没有规定肄业年限,学生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以一定官职。在考试中如发现学生不用功或连一本经书都读不通,可以开除其学籍。可以说,西汉的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郡国之学即地方学校。汉代的行政区划以郡、国为单位,郡以下还设若干县、邑、道。设在郡、国的教育机构称“学”,设在县以下的教育机构称“校”“庠”“序”(后二者沿袭殷、周时代的旧称)。“校”即蒙学,相当于今天的小学,以《仓颉》《凡将》《急就》《元尚》等典籍为教学内容,目的是教会学生识字、习字。郡国之学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中学,以《论语》《孝经》《尔雅》为主要教学内容。
国子监创立于隋朝,是设在京师、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最高学府。它的名称由汉的太学、西晋的国子学、北齐的国子寺等逐渐演化而来。
唐朝,国子监逐渐发展、定型。其学生称国子生,均由尚书省选送。监下统领六所学院:一是国子学,学习五经,学生限定为国公的子孙、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及二品以上官员的曾孙;二是太学,分习五经,学生为郡县公的子孙,四品、五品官员的子孙及三品官员的曾孙;三是四门学,分经之制与太学相同,学生为六品、七品官员之子和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之子,但这些只占少部分,大部分学生是从富人家子弟中选拔的;四是律学,学习法律、条令,学生为八、九品官员的子孙,年龄限定在18岁至25岁;五是书学,以《石经》《论文》《字林》为学习内容;六是算学,学习《九章》《海岛》《夏侯阳》《周髀》等。当时国子监的规模很大,唐太宗时期,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邻国都曾派遣子弟赴国子监留学。

宋代,国子监下领十院,外增加宗学、武学、画学、医学四院。明、清承袭前制,仍设国子监。清顺治后,监下分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与广业六堂教习;设祭酒,习业总理监务;设博士、师教、学正、学录,负责教学。
小结
不同时期,我国古代的官学在称谓、教学内容、管理制度上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本上只有皇室、贵族或官员子弟才有机会在那里读书,普通人家的孩子很难获得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个国家只有人人受教育、从小受教育,才能真正强大与发展。
改编自2020年12月16日《语言文字报》文章《明古今 通国事——古代官学的发展与演变》;作者:山东省济南市退休教师/李学朴;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头图制作:苟莹莹;文字编辑、校对:郭雯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子监祭酒
社科 | 宋代的国立大学(一)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定岗定编”的古代教师
古代教育知识
胡瑗的教育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