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局4段,探寻《三命通会》中的阴阳哲学:宇宙和人生的关系
播报文章
书生之墨2023-02-24 08:38广东
当我们探索中国古籍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许多令人困惑的概念和句子。其中,《三命通会》作为一本重要的命理书籍,包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世界观,更是让人倍感神秘。本文将从其中选取几段文字,带您一起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哲学原理,理解其中的奥秘。
一,天地之始,形气合一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列。列御寇曰:有形生於无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气未见。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与形质,合而未离。
这段文字引自中国古籍《道德经》和《三命通会》,两者都表达了宇宙的本源和万物的生成过程,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首先是老子所言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列”。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宇宙的创始时期,天地之初并没有名字和形态,而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此时没有任何的形式和结构,只有虚无缥缈的混沌状态。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中,万物的元始渐渐形成,并且逐渐具备了各自的形态和特性,成为了有名的万物。
接下来是列御寇所说的“有形生於无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气未见。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与形质,合而未离。”这段话解释了宇宙的生成过程。在宇宙的创始时期,一切都处于虚无的状态中,没有任何的物质形态。
但是,这种虚无状态中存在着一种气,这种气是一种无形的、不可见的存在。在这种气的作用下,最初的物质形态开始产生,这个时期称为太易,是气开始创造物质的过程。在太易之后,物质逐渐具备了初步的形态,这个时期称为太初,是气开始有了一定的形式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的形态逐渐清晰,形态的完善标志着太始的到来,这个时期是物质的最初的形态。最后,在太始之后,物质形态的质量开始不断提升,这个时期称为太素,标志着物质的质量已经逐渐完善。同时,气与物质质量合而未离,这意味着在宇宙中气和物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总的来说,这段古籍所表达的观念是,宇宙最初的状态是一种虚无状态,然而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气的作用,物质开始有了最初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气和物质的质量始终是相互关联和不可分割的。这种相互关联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哲学中的“气质论”或“气化论”,即气和物质质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在这种观念中,气被看作是物质的灵魂或基础,物质质量则是气在具体形态中的体现。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宇宙的生成过程中,也贯穿于万物生命的发展中。
在中国古籍中,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的《易经》,并且被不断发展和深化,成为了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三命通会》中,这种观念被应用于命理学中,探讨了人的命运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因此,这段古籍不仅是对宇宙生成过程的阐述,也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深刻的思想体系的体现。
二,从混沌到太极:道、气、数之始
曰浑沦歴纪云,未有天地之时,混沌如鷄子,溟滓始芽鸿蒙滋萌律,云: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易疏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蒙泉子曰: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虚者气之始也,太素者象之始也,太乙者数之始也,太极者兼理气象数之始也。由数论言之,可见浑沦未判之先,只一气混合,杳冥昏昧而理未尝不在其中,与道为一是谓太极。
这段话描绘了宇宙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太极、元气、混沌、八卦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宇宙生成的基本原理。
文中提到“浑沦历纪”,指的是古代宇宙刚刚生成之时,天地未分、混沌无序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元气混合,形成了一种混沌的原始物质,称为“鸡子”或“溟滓”,它是宇宙生成的起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混沌中的元气逐渐变化,进一步形成了“鸿蒙”,并逐渐发展成为“太极元气函三为一”。这里的“太极”指的是宇宙生成的最初状态,是一个既没有阴阳之分,也没有天地之别的状态,是宇宙生成的起点。
接着,古籍中引用了《易经》中的经文,指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从最初的混沌状态,逐渐演化成为八卦,它们代表了宇宙中的万物和各种自然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混沌中的元气已经逐渐演化,形成了“太初”、“太虚”、“太素”、“太乙”等概念。这些概念代表了宇宙生成的不同阶段,其中“太极”则是兼顾了理、气、象、数四个方面的开始,是宇宙生成的本质和最初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段古籍表达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生成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认为宇宙从无到有,最初是一片混沌的状态,其中充满了不可知的因素,然而宇宙生成的本质是一种兼顾理、气、象、数四个方面的始源,这个始源就是“太极”。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中,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太极与道:阴阳动静之本体
庄子以道在太极之先,所谓太极乃是指天地人三者,气形己具而未判者之名。而道又别是一悬空底物,在太极之先,不知道即太极,太极即道以其理之。通行者言则曰:道以其理之。极至者言则曰:太极又何尝有二邪?向非周子啓其秘,朱子阐而明之,孰知太极之为理而与气自不相离也哉。所谓太极者,乃阴阳动静之本体,不离於形气而实无声臭,不穷於变化而实有凖,则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这段讲的是太极和道的概念。其中,太极指的是天地人三者、气和形未分的状态,道则指的是太极之前的本体,是一种超越形气的存在。太极和道是相互联系的,太极是道的体现,道是太极的本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太极是阴阳动静的本体,不离开形气,但却超越了形气的界限。阴阳动静是太极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太极和道的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哲学、文化、医学等领域都有深远影响。
四,太极阴阳,造化之源
仪者物也,凡物未始无对而亦未尝独立,天以气覆而依乎地,地以形载而附乎天。有理斯有气阴阳之谓也,有气斯有形天地之谓也,天地不生於天地,而生於阴阳,阴阳不生於阴阳而生於动静,动静不生於动静而生於太极。盖太极者本然之玅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阴阳者所生之本也。太极形而上,道也阴阳形而下器也。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此造化所由立焉。
这段文字中主要讲述了宇宙万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它强调了天地万物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为因果关系。
在宇宙的形成之初,没有任何物质和形态的存在,只有一种无形无物的状态。然而,随着气的产生和阴阳的分离,物质才开始逐渐形成。这种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而太极则是整个宇宙万物的最高本源,它同时也是气、阴阳、动静、器之本体。
太极与道的关系也在这段文字中得到了说明。太极是道的根源,而道则是太极的表现。太极和道都是宇宙中最本源的存在,是宇宙的本然之玄和宇宙的运行规律。太极体现了宇宙的根本本质,是最基础的存在;而道则是太极的表现,它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和规律。因此,太极和道是密不可分的。
在这段文字中,还强调了动静、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动静的无端,阴阳的无始,是造化的规律和原则。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作用,以及动静之间的相互影响,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方式。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造化的根本所在。
在结束本文之际,我们不禁要想到这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也是本文中多个段落所提及的重要概念。从“太极”的阴阳、动静、形气等方面来看,它似乎在提醒我们:宇宙间万物的运行变化,皆有其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或者说“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探究中国古籍的重要原因。在我们不断追寻道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体会到“分”与“合”的境界,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同时也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让我们一起探索,让我们一起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万物的生成
太极图说的奥秘
探宇宙万物的生成
历象汇编 乾象典 第016卷
太极的理解和感悟
周敦颐太极动静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