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梅花,品梅酒,尝溜溜梅,藏着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播报文章
老张教育新思享2023-02-22 11:05安徽名师,皖蒙城县双涧中学,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已关注
冬去春来,立春时节已过!到溜溜果园集团所在地,赏梅花感受春意,品梅花茶的清甜,尝尝溜溜梅酸甜,充斥着冬日温暖限定的灵魂。浅尝一口,细腻的酸,暖心的甜,极具沁人心脾。
01
人与梅的相逢,是世间最美的遇见。
梅花是蔷薇科杏属植物,主要有花梅和果梅两大种,赏梅一般赏的就是花梅。
这种行为起于汉初,在宋朝极为流行,于是乎在那个年代,高逼格的赏梅作品是一本一本的出,赏梅的大前提是“探”,探的到才有得赏。
探讲究的是——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过迟,落英缤纷。
古人特别喜欢“花是将开未开最好”,含苞待放才是最佳的探梅状态。
一般来讲,每年的惊蛰前后10天,是最佳的探梅时节。今年的惊蛰时节在3月
5号,佳期已到,可以约了。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梅,为宋人而开。梅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不过在《诗经》里,它是“摽有梅,其实七兮”,人们爱其果更盛其花。唐朝虽诗人辈出,但即使是李白也只诵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平淡。
直到宋,才是梅的天下。林逋喜欢它的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杜耒看见了它的韵,“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卢钺说它比雪更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生写无数梅诗的陆游更痴狂,要“一树梅前一放翁”......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晚年退居石湖,筑“石湖别墅”,广收梅、菊品种,植于所居之范村,著《范村梅谱》《范村菊谱》各一卷。《范村梅谱》是我国最早的梅花专著。
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
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反正古人爱梅花是爱得要死,高洁、坚强、谦虚是它的代名词。花开了,花蕾可入药,花瓣可提取香料。花落了、果成。
当你看到梅蕊在晚风中飘飞,在溪水中颠沛时,请务必保持一些理智与从容,而不必如黛玉般地搵泪吞声。但你或许应知道,梅花以生命的代价、为你提供一次深刻把握人生的良机。随着梅花的飞落。离别的笛声已经吹起,你于暮色之中,写一首咏梅诗正逢其时。
江南的春天是温柔的,在轻柔的春风中弥漫。采撷到这样的梅花,置于书案之上,可与晤言晤歌,自是十分令人欣悦。而当你的欣悦充盈之际,献一首咏梅诗正逢其时。
寻找知己,并非一种喧闹的行为,天地无声,各自静谧,灵魂相同的人终会相遇。细细想来,身处江南,若不种、不赏、不咏梅花,则诚为可惜可憾。一个对美的事物无动于衷的人,定然大大地减损了人生的精彩。
在春天,在江南,可以咏梅,幸甚至哉!
02
再过几个月梅子成熟,就迎来了品梅的好时节。品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个时候大家已经发现了梅果的味道贼适合做调味品。
大致分为三类:白梅:成熟于4月中旬,适合做梅干
青梅:成熟于4月下旬,适合泡酒、做乌梅;
花梅:成熟于5、6月份,适合做陈皮梅。
即便是放在全球视野下,梅子依然带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如果说瓷器、丝绸和茶叶,分别代表了东方美德中的坚韧、温柔与谦退;那么梅子,就是中国人优雅与包容的集中呈现。
无论是鲜食、腌渍、制酱或是泡酒,梅子都以其含蓄的甜和锐利的酸,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是中国滋味的主线、是中国美学的主旨、更是中国气度的主角。如苏轼诗所言:“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这是技术进步,让人们味蕾进化的一个缩影。
最爱李清照《点绛唇》,尤其是下半阕:见有人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荡罢秋千的一位天真少女蓦然见到客人登门,那副娇羞而又难掩活泼的情态,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此情此景九百多年来除李清照外无人亲历,但后人读罢个个有如“嗅青梅”的瞬间,唯有配上一位可人的“嗅者”才可成为一道风景。枝上“青梅”原本平常,得遇稚秀清纯的“嗅者”自是它的福分。
“青梅”青涩,它那独特的清香之气,让人一嗅便知。它那硬实的果肉潜藏着顽健的生命活力。
“青梅”尚不成熟,且远离朽老,某些不经意的清新或许就寓于这“不成熟”之中。
“青梅”可嗅可餐,最宜休闲。闲暇时光,随手拈来,慢嚼细品,有滋有味,顺气安神。眼倦倚枕,合书入眠,梅韵幻渺,至人无梦。
03
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为了好的滋味,愿意付出更多等待:它表达了经由数百年发展,中国人拥有了更婉约平和的性格、更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更细腻的内心。
它们共同彰显了中国人对梅子的感情,也见证了梅子在中国文化里的重要地位。
溜溜果园集团,一个在中国休闲食品行业迅速崛起的新秀!经过17年经营发展,已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中国梅产业领军企业,旗下品牌“溜溜梅”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遍布全国,成为广受消费者欢迎的休闲食品。当你走进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纬二路一侧长达几公里的沿线均是中国梅产业园区,梅花尽享绽放。梅花如婀娜多姿的仙女,悄悄飘落在山岭、坡间、园林径旁,它们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的婴儿般可爱;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般夺目,用它们的灿烂,为春意的盎然增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6月6前后的芒种节气(6月5-6月7之间),本就有“煮梅”、吃青梅的传统习俗。夏日炎炎,食梅、煮梅可以调理脾胃,净血、整肠、消除疲劳,所以6月吃苦饮酸,“芒种煮梅”据传在夏朝时就已兴起。
在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的时代,“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章,与其说是复刻汉魏时代曹操与刘备的宴饮场景,倒不如说,这部市井小说反映了贵族生活方式终于触达普通百姓的千年历史浪潮。
小小一樽梅酒,浓缩的是中国人的优雅浪漫,更凝聚了华夏民族向外看的勇气,与向前看的决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鉴赏】芒种时节,一起欣赏有关青梅的诗词吧!
《诗经》里的药与美食之“梅子熟了”
且看春意残,试尝梅子酸
【散文】青梅煮酒黄梅雨
青梅泡酒黄梅制冰梅酱乌梅做酸梅汤,初夏时节吃梅续命
赏梅说梅①:食梅到赏梅,由实用到观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