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壁赋》教学设计

焦龙林教育漫话

2023-06-03 16:17广东中小学教师

关注

《赤壁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文本写景经典语句,感受文章语言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中情感变化的原因,理解哲理思考“变与不变”。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悟文章的情趣与理趣,超然达观的人生气度。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具有雄才大略的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与悲伤以及洒脱豪迈的情怀。

学习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导学生感情诵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提问:同学们从这首词中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怀?

二 通读全文,根据注释初步疏通文意。

1 翻译并赏析以下语句。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风缓缓吹来,江面平静没有波澜。作者描绘了一幅波澜不惊的江面景色,为全文奠定舒徐的感情基调。】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此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月亮升起移动的情态,月亮似有情似无意,徘徊不去,似有所待,似有所恋,移情于物,诗趣盎然。】

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波光连着天空。从风清月明到水汽弥漫,景物在变化,写出了月夜之景的动态变化。】

三 精读,赏析情趣之美。

1 翻译并赏析以下语句。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脱离尘世,升入仙境。面对良辰美景,作者心情舒畅,“随风飘荡,任意东西”,感觉出尘拔俗,飘飘欲仙。这是人生极乐,尤其对于苏轼,刚从“乌台诗案”中栖栖遑遑逃离,贬谪到黄州赤壁,这对于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苏轼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政治上的失意,处境的艰难,这一切都不去想它,暂时在这清风明月解脱郁闷的怀抱吧。】

②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的情怀多么悠远啊,眺望着美人啊,她却在天的另一方。“美人”是作者心目中“明君”的象征,苏轼渴望能得到君主的垂青,能一展抱负。这是他真实心境的流露,感情也由此从“乐”转为“悲”。】

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英雄不再,时过境迁,寓含深沉的悲叹。壮志难酬,不遇于时,千古同悲啊!】

④况吾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举杯互相劝酒。好像是一幅不问世事、笑傲江湖的隐逸画面,实际上何尝不是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自我调侃呢。表面的开朗豁达中寄寓深沉的感慨。】

⑤寄蜉蝣于天地,渺长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像蜉蝣一样寄居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粒米。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这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抱恨人生须臾、江山无穷、等闲乏术,无可奈何,人世沧桑,有不尽的人生慨叹。】

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怎样获取它们也无人禁止,怎样使用它们也不会用完,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是作者参透人生后的大彻大悟,具有佛家思想。】

四 研读,感悟理趣之美。

1 翻译并赏析以下语句。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充满哲理思辨。天道有恒,世事无常,彻悟方能不惑,不惑方能无憾。以此而摆脱烦恼,达到佛家彻悟之境。】

五 总结

这篇作品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运用自如。写景时,景物清爽开阔,令人神往;抒情时,情思幽渺畅达,淋漓尽致;说理时,景随性生发,寓理趣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抽象道理赋予具体形象,让说理变得生动自然。

举报/反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 轼:《前赤壁赋》原文及赏析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丨蒋勋讲苏轼名篇《前赤壁赋》
【转载】名篇《前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转载)
苏轼《赤壁赋》原文翻译赏析
语文教学:三步导读法,让语文教学“大道至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