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字文》解字:吊

“吊”,古字象形为先用绳索将人体捆绑结实后,再用力向上牵引拉升的情形。怎么会有如此生动形象的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来仔细地分析一下。首先,这个字的象形没有酷刑施暴的意思。如果是酷刑施暴的话,应该用绳索捆住手或脚,甚至直接勒头。但是,“吊”字的象形是捆绑身体。因此,它反映的是救助的情形。

其次,这个字的象形明显是向上牵引拉升人体的情形,在牵引拉升绳索的顶端竟然还有向上的箭头笔画,这就如同现代人们标明用力方向一样。华夏先民们真是有智慧!

再者,把人体“吊”上去干什么呢?不会住在房梁上吧?更不会不小心跌落深沟了吧?正确的解释是住在树上巢居。那么,这些需要“吊”上去的人,可能是有病、残疾等不幸的人或者有孕在身、老弱无力等一时存在攀爬困难的人。因此,“吊”的古意是救助不幸的人或遇到困难的人,是非常古老的字。

噢!原来如此。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们就懂得并建立了相互救助的机制!

在自然状态下,所有动物几乎都有本能的自救意识,救助自己的幼仔还有可能,但要救助同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人类不同,早在母系氏族部落时期,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建立起相互救助的机制。

古医书《玄隐遗密》记载,在远古时代当氏族部落首领发现自己得了疾病之后,总是稍无声息地独自离开,找一个隐蔽处,进行自我疗愈。此时,族人们发现了氏族部落的老祖母无故消失之后,生怕她会孤独地离去。于是,族人们积极地行动起来去寻找她,并陪伴她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同时,族人们还会想尽办法为她治疗,老祖母也会将自己疗愈的方法传授给族人们。经过漫长岁月的摸索和实践,由此逐渐地形成了古中华的医道。所谓“医道”,从本质上讲就是探寻如何相互救助的方式方法!

毫无疑问,古中华的医道起源于人性的善良和纯真的情感,相互救助是母系氏族部落带给人类的文明。在“吊”字中就包含着这样一股天地间存在的善良和真情的力量,这就是人类所独有的救助机制。

所谓“吊死问疾”,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是指救助故去者的遗属老幼,帮助患病者解决生活困难。譬喻切实关心民众的疾苦。

与君共赏宋代袁说友的诗《观潮》:

倏见江头万鼓催,更闻脚底一声雷。

怒涛直欲浮天去,急浪犹能带雨来。

岂但皇都夸伟观,要令区宇绝纖埃。

灵胥勇志嗟何在,共江山付此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天干的神秘传说和起源
字说清廉:法
乙.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3-非神话的上古时代.乙.[从“帝”字说起-夏至商]
中国人的姓、氏、名、字、号
第十七篇龙字的确切涵义是鳄鱼捕食鳄鱼捕食鳄鱼人们甲骨文龙字象形得确证捕食鳄鱼始于上古早期
中国濮语语文第十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