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下捣衣,古人捣衣为何总是在秋夜?

月下捣衣,在诗词中常常代表着思念。

在各种天然纤维中,物美价廉者当数棉线。棉花原产于印度,大约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中国,但只在新疆等边远地区种植,真正传入中原并大量种植应用要到宋末元初。在这之前,中国人穿的织物,不是丝的,就是葛麻的。丝绸制品品种极多,但无论哪种都很昂贵,平民百姓所着基本都是葛麻制品。葛麻结实便宜,但是非常粗硬,穿着很不舒适,在穿之前,必须经过反复锤打,这就是“捣衣”。

宋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局部)

在清洗葛麻衣物的时候,因其质地太硬,不可能采取用手搓洗的方式,得把衣物浸饱了水后,放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用一根一面扁平的木棒反复锤打,将里面的脏东西挤出来,同时,将衣服锤软打平。

古时灯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点灯是一件奢侈的事,穿葛麻的平民百姓家点不起灯,主妇总是在白天做需要照明的事,而捣衣却只需要有点儿光亮即可,完全可以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月下捣衣”是常见的场景。

月光本来就是一个和思念有关的意象,月下捣衣也因此成为思乡的寄托。离人见到月下有人在捣衣,不由得想到家乡也在捣衣的妻子。正在捣衣的妇人,被月色撩拨,也在这单调的捣衣声中思念离去的家人。

[明]陈洪绶 《月下捣衣图》

唐诗中写到捣衣砧的地方不少。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李白《捣衣篇》:“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二)》:“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均以捣衣砧寄情。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古人捣衣,不但总在月下,而且还总是在秋月下。唐朝虽然国势强盛,其实战争不断,长期征兵。唐朝当时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平时是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时武器和马匹自备,军衣当然也是自备。士兵每年有几个月的休假,到了初秋就回家,自然就得将穿了一年的衣物换下,取了新衣再走。七八月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士兵的妻子就会提前为他们准备衣服,秋月之下,声声捣衣,既是盼归,也是送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征人妻的眼泪,便落在捣衣砧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子抄释卷四
Q&A|古代中国没有棉花的时候,靠什么挺过寒冬?
古人夏天穿什么衣服?你以为很保守,其实穿衣比现代人还要开放
一棵“中国草”成全的夏天
安 徽 | 葛先兵:相 聚 三 月
古人夏天穿什么衣服?别认为古人很保守,其实穿衣比现代人还开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