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介绍系列之(八)【“大都谁不逐炎凉” 明*唐寅 《秋风纨扇歌》】

       我二十二岁在临唐寅的《秋风纨扇图》时,爱上了图上的题诗。直到现在,还是我的座右铭。









            《秋风纨扇歌》

            秋来纨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这幅画是唐伯虎人物画的代表作,但今天是谈图中的题诗,所以关于画、题诗与画非常贴切等话题,只能割爱了。

       这首题诗唐寅是借用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的典故,来讥刺当时“大都谁不逐炎凉”的“世情”。对于汉成帝,知道的人可能很少,但是提起王昭君,那是无人不知了。汉成帝就是让昭君出塞的那个糊涂蛋。当然再说起“环肥燕瘦”的赵飞燕,也是曾被这个风流皇帝宠幸上天的,而且最后还以四十五岁的壮龄,死在赵飞燕姐妹的“温柔乡”里。

      好象扯远了一点,回过头来说说班婕妤。班婕妤出自名门,天生美艳,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又擅长音律道德修养极好。班婕妤选为成帝的后妃后,成帝受她的美艳和风韵所吸引,十二万分地宠幸她。但后来成帝“微服私访”得到赵飞燕与赵合德姐妹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冷落。从此冷宫寂寞,岁月悠悠。此期间,班婕妤写了一首叫《团扇》的诗,感叹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成帝的轻怜蜜爱了。

 

 

团扇诗

班婕妤

 

新制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但班婕妤对成帝的知遇之恩始终不忘。成帝死后,她主动为成帝的延陵守陵至死,并葬于延龄。那么唐寅为什么要借用这个典故,画这幅画,题这首诗呢?今天晚了,明天继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士人不遇:秋风纨扇之象征意蕴
唐寅《秋风纨扇图》(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秋风纨扇图》:六如千年班妃恋,一任炎凉度春秋
经典| 风花雪月事 旷古沉哀图 ——唐寅的仕女画及其意涵(下)
千年一叹,只为团扇(下)
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一首诗,道尽世间炎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