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物游戏之谜》解读与探究


 

 动物游戏之谜》解读与探究

预习提示

在热带丛林里,两只叶猴在10多米高的树顶上一边玩着走钢丝倒立,好像比试技艺,一边相互推挤,竭力要把对方推下去……

在北极冰雪的陡坡上,一群北极渡鸦飞上坡顶,又一只挨一只地顺着坡势滑下去,如此反复不已……

在大海里,露脊鲸趁着大风扬起,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像升着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游向海岸。然后又潜回大海,重复这样的动作……

它们在干什么?科学家告诉我们,它们在玩游戏!动物怎么懂得玩游戏,它们为什么要玩游戏呢?

请你品读这篇有趣的文章,作者会一一为你解开动物游戏之谜。为了使学习获得最佳效果,请采用下面的方法:

1)带着问题读。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题目上。文章标题《动物游戏之谜》,在我们的心目中,历来认为游戏是人的专利,动物也会做游戏吗?动物会做什么样的游戏呢?动物为什么要做游戏呢?怎样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呢?你如果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那么课文的内容和结构便会了然于心。

2)锁定目标读。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为什么读科技说明文?①了解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②熟悉说明文体,了解其在结构上、语言上的特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③学会归纳常见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读完课文后,要在这几个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和收获。

课文解读

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高达十几米的树顶上,两只叶猴跳荡着、嬉闹着。[“跳荡着”描写了动作的方式,“嬉闹着”巧妙地照应了题目──游戏。]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这个交代很重要,猴子们为什么能玩“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为什么能“巧妙地跳开去,绝不会失足坠地”,因为它有这长尾巴起了平衡的作用,这不是“谜”,不是本文要说明的中心。那么,本文要说明的“谜”是什么呢?促使你阅读下文。]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它俩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可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地跳开去,绝不会失足坠地……它们是在打架吗?[这一个问句逼出了“谜”:猴子们为什么要玩“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为什么要“相互推挤”,“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它们是在打架吗?如果是,它们为什么要打架?如果不是,那又是在干什么?不思量,自思量,费思量,真是一个“谜”呀!]

在北极地区的冰雪陡坡上,一群北极渡鸦发出欢快的聒噪声。它们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一个比喻让人想象它们游戏的欢乐。]滑到坡底后,又飞上去……它们是在表演吗?[鸟的天性是飞,谁见过鸟滑坡?但是,北极渡鸟在飞上坡顶之后,却要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从上向下滑。这真是一个大谜!它们这是为什么呢?是在表演吗?观众是谁?]
   
在美洲巴塔哥尼亚附近的大海里,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巴塔哥尼亚:在南美洲东南部阿根廷境内。)[“得意洋洋”四个字,生动地表现了露脊鲸劈波斩浪、所向披靡的神气。]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潜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露脊鲸又是在干什么呢?[鲸鱼用肺呼吸,浮出水面唤气之后,即潜入水中。这些露脊鲸却在大风起处浮出水面,乘长风破万里浪,这是为什么呢?显然,这既不是“打架”,也不是“表演”,它们又是在干什么呢?这里换了一个提问的方式,暗示谜底越藏越深,怎么也猜不出来了。]

动物学家对此[一个代词“此”字总括了上述几种情况。]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井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先在冒号之后用一个短句,表示对这个结论的惊疑、惊讶、惊叹;然后用“并不是……而是……是……”这样一个正反对照的长句,既排除了人们可能产生的误解,又强调了这个结论不容置疑的真实。这样写精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大大强化了读者对这个观点的印象,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连用三个“最”字,突出动物游戏行为的特点。这三个短语存在着因果递进的关系,因为“最复杂”,所以“最难以捉摸”,因为“最难以捉摸”,所以“引起争论最多”,是一个无人能解开的“谜”。]

以上是文章第一部分,先描述动物的几种行为,然后归结出这些行为的共性:游戏。这种从现象而到本质的写法,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深化,能满足读者的阅读期望。描述动物行为时,巧妙地扣住“游戏”二字,例如写猴子使用了“嬉闹”“把戏”等词;写渡鸦运用了“像小孩坐滑梯”的比喻,写鲸鱼则形容其“得意洋洋”的神态。更主要的是作者善于捕捉动物行为的反常之处进行叙述,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巧妙地揭示它的令人费解之处。例如乐于单独玩耍的猴子却相互推挤,“它们是在打架吗?”在空中飞翔的渡鸦却玩起了滑坡,“它们是在表演吗?”惯于水下生活的鲸鱼浮上水面乘风破浪,“又是在干什么呢?”我们就这样随着作者的行文步步生疑,步步猜想,在不知不觉中不得不感叹,这真是“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解不开的“谜”啊!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对事物和现象科学地进行分类,这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但是,分类有一个必须遵守的逻辑原理,那便是坚持分类标准的同一性,而且分类之后的概念之间必须是并列的关系。科学家对动物游戏进行的分类合乎逻辑吗?文章说,分类的标准是“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可是“单独游戏”是根据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有“单独游戏”,就会有“群体游戏”。“战斗游戏”是根据游戏的目的,有“战斗游戏”,也就有非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是根据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有“操纵事物的游戏”,也就有“适应事物的游戏”。而“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游戏”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交叉关系。这种违反逻辑常识的分类是不是科学家的疏忽?显然不是,而是科学家们面对“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动物游戏的无奈之举。]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例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这一段说明单独游戏,先指出它的特征,再举出实例给以具体介绍,最后指出单独游戏的意义。这种由抽象而具体而再回到抽象的过程,是常见的说明顺序,它是人的思维过程的反映。人们不满足于对事物的抽象笼统的认识,因此总会深入研究事物的具体现象,然后再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抽象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结论。]
   
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研究者认为,战斗游戏可能要比真的战斗更为困难,因为这种游戏要求双方的攻击有分寸,对伙伴十分信赖,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第一句说明战斗游戏与单独游戏的不同,自然地衔接了上文。第二句用“看似……,其实……”的句式,由现象说及本质,揭示了战斗游戏的特征。第三句引用研究者的观点,战斗游戏需要动物有严格的自我控制的能力,说明战斗游戏难度之大,表现了动物很高的智慧和能力。]

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北极熊常常玩这样的游戏:把一根棍子或石块衔上山坡,从坡上扔下来,自己跟在后面追,追上石块或棍子后,再把它们衔上去。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第一句话说明操纵事物游戏的性质,第二、三句话列举北极熊扔石块棍子、野象滚踢草球的事例具体说明之。]

以上三个段落是文章第二部分,说明动物游戏的种类,第一、三段用概括说明和举例说明相结合的方法,第二段先说明游戏的特征,然后引用研究者的观点说明具有这一特征的原因。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以上文字说明了动物在做什么,从这一个段落开始转入本文说明的中心,动物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段是过渡段,在结构上有领起下文即课文第三部分的作用。]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好好地体悟这个句子吧,读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的悟性的高低。这个句子启示我们,研究,不管是哪个方面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怎样才能发现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发现问题就是发现矛盾。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动物一方面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省能量,但是另一方面又通过游戏无谓地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正是从这一矛盾的现象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一门当代尖端的科学之一,行为学的分支──动物游戏,就这样诞生了。]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 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珍妮· 古多尔:英国当代动物学家,曾长期在非洲丛林对黑猩猩进行野外观察,著有《黑猩猩在召唤》《我的朋友──野生黑猩猩》等。)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话的演习”。[这段文字介绍“演习说”,作者先介绍一个事例,然后介绍科学家从这个事例中推出来的结论。这种从个别事例推出一般规律的方法是归纳法,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所以作者说,“演习说”是一种假说。]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话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文章介绍一些科学家对“演习说”的否定,他们列举事例,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演习说”的失误,一是把动物游戏仅局限于幼小动物,二是把原因仅仅归结为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科学家在否定了“演习说”之后,提出了与之相对的“自我娱乐说”。文章针对“演习说”也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自我娱乐说”的基本点:一、娱乐游戏是动物的天性,这就是说动物游戏不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二、游戏娱乐是动物“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的行为,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 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 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这个句子引出“学习说”,“引人注目”说明它在科学界的影响。]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这个句子给“学习说”下定义,包含两层基本意思:一、动物游戏首先是一种“学习行为”;二、动物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曾经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的学习行为。卡那里群岛:位于大西洋中,属西班牙。)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用举例的方法说明,动物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黑猩猩玩棍子,最生动具体又为一般人所不知,故详写;捉迷藏、追逐为一般人熟悉,故略写。]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隐蔽、争斗、利用环境等能力很有效。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学习行为。[游戏能够锻炼各种能力;游戏有利于适应环境:文章从效果和作用两个方面说明游戏“实践性强”,是动物必要的学习行为。最后指出“学习说”和“演习说”不同,“演习说”只适用幼小动物,“学习说”适用于所有的动物。]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 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 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引出贝叶和赖特的“锻炼说”,“不仅……而且……”,暗示了“锻炼说”和“学习说”之间的关系。]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羱羊:即北山羊,形状似山羊,形体比山羊大,雌雄都有角,生活在高山地带。yuán。)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冬季生话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哈得逊湾:伸入加拿大东北部内陆的海湾,与大西洋相通。)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这时,食物来源丰富了,北极熊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它们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迫逐、滑坡等。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畜的季节保持了身休的灵话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分别叙述贝叶和赖特的研究成果。贝叶从羱羊游戏时对场地的选择分析其带有锻炼的性质;赖特从北极熊夏季游戏的项目,分析其是为冬季捕食进行锻炼。]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段尾照应段首,说明“锻炼说”是对“学习说”的补充和发展。]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这里有两个问句,第一个问句是总提,第二个问句是分述。“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是问题的答案。作者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归结上文,同时又与本部分的领起段遥相呼应,印证了动物游戏行为是“最有争议的领域”。]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这句话揭示了各种假说的共同缺陷,那便是无法解释动物在其游戏行为中何以能表现出那么高度发达的多方面的能力,而这正是动物游戏之谜的“谜底”所在,也是科学家们之所以争论不休的原因所在。课文在前面提到,动物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这“相似特征”指什么?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英国动物生态学家罗伯特· 亨德指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如此复杂的行为,甚至要给这种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不容易。游戏行为有点像体育运动,有点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引用享德的话进一步说明动物游戏行为所达到的复杂程度及其复杂的具体表现,说明揭开动物游戏之谜的难度极大。]亨德和所有研究动物游戏行为的专家都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最后水到渠成地作出结论,揭开动物游戏之谜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第三部分是课文重点,说明的中心是,动物为什么进行游戏。为此,介绍了四种假说,即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作者在分别介绍了各种假说的主要观点和依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之后,综合指出它们共同的不足,揭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所在,为今后的研究指明努力的方向。

阅读这几段文字,要注意顺序的安排。作者按照“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的顺序进行介绍,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因为自娱说是在批驳演习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先介绍演习说,后介绍自娱说,学习说虽然是不久前新提出的假说,但锻炼说是作为学习说的补充,所以学习说介绍于前,锻炼说紧跟在后。作者这样安排顺序的深意还在于,虽然无论哪一种假说都未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动物游戏,但是从“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的顺序中,我们看到,人类对动物游戏的研究正在一步步深入,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质。

这几段文字在结构上采用前呼后应的写法。开头提出,动物游戏行为是“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接着围绕这个中心介绍了四种不同的观点,最后又照应前文说明对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并进一步指出造成争议的原因,大大深化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由于作者前注后顾,照应周密,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天成。

 

特色鉴赏

1.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毛泽东说:“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 毛泽东在这里指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议论性和说明性文章中常见的结构思路。这篇课文就是按这个思路安排文章结构的。课文先列出一些动物进行游戏的现象,由此提出问题:它们在干什么?接着介绍动物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游戏,这是分析问题;最后说明动物进行游戏的原因,这是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映了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化,课文以此安排思路,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详见下面结构示意图:

 

附:结构示意图

 

 

2.准确平实的语言。科普文章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本文语言具备这一特征,例如,“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语义上有细微差别。“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生理上”“心理上”也体现了论述全面的特征。“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组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提供”使“游戏”具有施动者的地位,使之超出个体行为的范畴,成为共性的事物。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结合“训练提高”栏目第1题继续深入体会。

 

问题探究

下面也是一篇关于动物游戏的文章,请你将其与课文对照阅读,说说两文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如果你将来也想成为一个科学家,从这两篇文章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动物的游戏         库宝善

玩耍,按原意来说应该是从觅食、自卫和各种约束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使肉体和精神充分放松的行为。但对野生动物来说这种机会真是太少了。例外的只是一些幼崽,围绕在母亲身边戏闹、玩耍。因为有母亲守在旁边至少不用愁吃,不用担心敌人攻击等等。这和人类一样,儿童时代好玩耍,一到成年则越来越少(赌钱之类应不在此例,因为不能达到身心放松之目的)。设身处地想一想,一点也不奇怪,成年食草类动物,为维持其庞大身躯,不得不去寻找、嚼食大量食物。一头大象每日要吃200300公斤树叶和青草,为此24小时中就要花费1214小时。熊猫食竹,牛羊食草每每要跑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食肉动物也并不轻松,它们的食物是活的、能自动避开,并非肚子一饿立刻就可以到手,有时一周也吃不上一顿,加上它们自己也要躲避人类和更强悍的猛兽,有时还会生病,也有年老体衰,为满足食欲经常要处于精神和肉体极度紧张状态。所以不管哪类动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世界里,真正能放松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动物,其幼年时代的游戏,除了单纯玩耍目的之外,对其将来生活(这里主要是指觅食、繁殖和护身)是密切相关的。在人类社会有一种世界各国共通的儿童游戏:“医生瞧病”。大人们回忆起来,恐怕都会有这种经历,“过家家”,“医生瞧病”。在现实生活中,患者躺在床上,满脸严肃聚精会神的医生,站在旁边轻轻触摸病人腹部,叩打胸背……。患者中不少女性,医生则多为男性。孩子们看到这种情境也自然会加以模仿,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潜意识,朦朦胧胧的要接触同龄异性的愿望;这是生物界的一种共性,人和动物要组成社会并维持这个社会,必须具有的一种本性,因此儿童时代就会产生这种性的欲望。而真正生活当中又除了医生这种工作之外,公然触摸异性躯体是会受社会舆论谴责的。           

    动物世界与人类社会不同,根本不存在这种限制。小动物们则是经常看到父母间、成年的同类之间公开的交配,这就像争斗、吃食一样极为平常,所以也就试着照样模仿。春季的动物园里,或乡间看到的羊群、牛群,不时看到有些小猴子、小山羊追在异性小动物后面,趴在背上,腰部拼命向前顶,真像成年动物交尾一样,但是看到它们那种无邪的样子,知道是在游戏。不用说,这并非生理上的性行为,只不过是模仿父辈性行为的一种游戏。这与人间的孩子们所做的“医生瞧病”游戏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是受人类社会所制约,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后变相的性游戏,而动物幼崽则是与实际性行为直接联系了起来。这对动物长大后的生活是有极大益处的,小时的游戏长大后则要成为现实。如果不知模仿,从小就进行隔离饲养,失去与小伙伴共同游戏的机会,等到长大后则非常不幸。如猴子,母亲死了,人工喂养长大,这样的猴子就再也不能回猴山了,特别是性生活显得非常困难。尽管能表现出性欲,但不知道该如何做,结果行为变得异常。肉食性动物如虎、狮子,经常见到亲子间玩耍的场面,虽为猛兽但看到其兴高采烈的样子也颇为有趣。小老虎或狮子追着咬父母的尾巴,而尾巴就像一只活的小动物那样甩来甩去,逗得小家伙又蹦又跳,又滚又闹,不时跃起,用前肢捕捉。高兴时可以玩上一个多小时,累得小老虎或小狮子呼呼直喘。这样的游戏与长大后真正的捕猎很相似:看定猎物、俯身潜行、悄悄接近、猛然大吼一声跃起,利爪如钩、大口如盆、牙排利刃、尾似钢鞭,试想在这种凶猛的冲击下有何种猎物能幸免于难呢?有时看到有的小老虎在前方潜伏,一只则迎面走来,突然前者跳出,两只小虎便争斗起来,煞有介事打得不可开交,过一会儿可能会交换一下所扮演的角色,这一只伏卧,另一只走来,一场闹剧就又开始了。这些亲子之戏、兄弟之耍,到长大成熟后也就变成真实的生活了。联想到儿童们的追逐嬉闹,骑着人装的马打仗,也许就是人类争斗欲望的一种雏型。肥胖粗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玩起来却很灵活:攀杠、钻圈、踏球、爬山、滑梯,逗得游客哄笑不止,流连忘返,但这些对其长大后起什么作用呢,目前正在研究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相信将来会得到答案的。           

     成年兽类几乎没有时间游戏,是说其主要精力用于找寻食物,防止敌人攻击,到了生殖季节还要为争夺配偶而与雄性同伴进行激烈格斗。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到它们戏耍的场面。有人曾见到过黑猩猩在表演“滑稽戏”和“雨中舞”。两只雄性同伴,彼此搔首弄姿,像人一样大声嘻笑;天下雨了,这些“男子汉”在雨中发疯似的奔跑转圈、撅断树枝、拔掉青草,雄赳赳作示威状;而这时的雌猩猩则带着幼猩猩们躲在周围的树丛内,围观眼前发生的这场闹剧。难道这只是玩耍吗?还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恐惧感而故意作出的姿态?其真正含义不得而知。

如果野生动物被关进了动物园,情况就变了。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世界里,它们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冲动;关进动物园,丧失了紧张感,不必担心外敌的突袭,肚子饿了准会有人送吃的,发情期用不着争斗新娘就送上门。这样一来,它们的所有时间几乎都变成了自由时问,但是所过的也就只限于槛中生活了。和人间一样,虽有余暇但不能干自己所喜欢干的事情:滑雪、溜冰、观剧或看电影,只能在这种受限制的条件下来打发自己多余的精力了。长此以往,有些动物精神就会出问题,就像人类患神经症一样,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一种在野生状态下看不到的玩“耍”。黑猩猩所演出的闹剧,也许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早晨,饲养员送来了食物,还没等吃完,游客就进园了,越聚越多,它们会突然摇晃起庞大的身躯,像大相扑运动员那样直立站起,拍手打胸,在众人围观下也许会突然将手中拿的食物,如桔子、香蕉等抛了出去,打游客一个措手不及,引起一片喧哗一阵骚动,哄然大笑会招引来更多观众,将黑猩猩或大猩猩栅栏挤得风雨不透。有人还会再次将手中桔子、香蕉、巧克力等抛向它们,于是刚才的一幕可能又会重演,这是一种戏耍,但仔细看来大猩猩或黑猩猩的行为似乎显得有点奇怪。这也可能是猩猩们一种解闷的方式,借此来打发自己的余暇。但是,这样的消遣法,有时会将猩猩的精神和行为引向歧途。桔子、香蕉扔完了,它们可能会抓起粪便抛洒,这样一来就要乱套了,客人可能再也笑不起来了,满头满脸臭气哄哄,新衣新帽沾满污秽,其狼狈之状可想而知。猩猩这种恶作剧在各动物园并不罕见,人少时还好,人越多越来劲,俗称人来疯,在猩猩眼里也许这才够开心。有时还能见到猩猩们在运动场内的池子里洗手,玩水,突然会将水泼向人群,瞬间的惊愕之后又是一阵哄笑。水还算是干净东西,有时犯坏,蹲下身子不知干什么,突然用手把尿洒向游客。动物有时也会拿东西玩耍,在猴山放一面小镜子,勇气十足的年轻猴子首先拿起来,左照右照,近看远看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看到自己的影像倒觉得挺有意思,一会儿举起来,一会儿放下去,招来群猴看热闹,有时把镜子摔碎,一只猴抢一片躲到角落去玩,高兴了甚至可以玩上一天。最后传到猴王手里,它把这件不寻常之物托在手里看了又看,面部毫无表情;若把一条口袋扔给大猩猩,它们左看看右看看,张开口袋往里瞧,把头伸进袋子,套住头摇晃两手,玩一会就嗤地将袋子撕破,扯成几片,拿了浸在水里洗,就像妇女在河边洗衣服一样,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含义谁也猜不透,看来洗得还很认真,显示极大乐趣。在大象栏内放几根木头,可以看到它们用木头来玩耍,先是用脚踏,一看踏不坏,就用鼻子卷起来,一会儿搬到这一会儿搬到那儿,或者高高举起摔到地上,再举再摔。狼圈、狐圈周围是铁栅栏,基础是水泥,但中间应留出一块空地,这类野兽的兴趣是挖洞,这里挖一个那里挖一个,有时还用刚挖出的土将原先的洞填起来。挖洞,这在野生状态时是为了作窝,繁殖后代,但现在挖好后并不是为了住,仅仅是为了游戏,借以发泄过剩的精力。大猩猩小时候很愿意找饲养员玩,拉着手跑,非让抱一抱,逗逗闹闹,但这只能在小时候,最多是其体重与人差不多时,等长到200多公斤了可就要小心了,这东西力大无穷有时不知深浅,一掌下去就会把饲养员打个鼻青脸肿。

由以上可以看出动物与人间的游玩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幼儿期、儿童期玩耍时间多,越大越少,这是因为小时无忧无虑一切依赖父母;长大一切要靠自己,精神紧张、任务繁重毫无玩之余暇。动物园里的动物与野生状态不同,时间有余,所以应该研究增加些什么科目进行训练更为合适,忽略了这点有时动物可能会产生神经症,有的则陷于极度紧张,最终会招致躯体疾病。由此想到人问,如何减轻儿童负担,恢复童年的天真,在游戏、玩耍、娱乐当中训练孩子们的才能,培养起有益的兴趣;过保护方式,强迫性灌输,禁锢式生活,放纵任性等等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可能不会有益处。

(选自《动物与人行为探秘》)  

 

探究思路

本文作者认为,玩耍,按原意来说应该是从觅食、自卫和各种约束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使肉体和精神充分放松的行为。但对野生动物来说,它们经常要处于精神和肉体极度紧张状态之中,这种机会真是太少了。所以不管哪类动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世界里,真正能放松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动物在其幼年时代的游戏,除了单纯玩耍目的之外,对其将来生活(这里主要是指觅食、繁殖和护身)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幼小动物的性行为游戏,虎豹亲子、兄弟之间的搏击游戏,到长大成熟后也就变成真实的生活了。很明显,本文作者的主张,属于课文中的“演习说”,认为只有幼小的动物才有游戏,动物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这两篇文章文章都是科技说明文,我们可以从文中学到许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首先是观察法。课文作者引述了科学家对猴子、北极渡鸦、露脊鲸、马驹、北极熊、野象、黑猩猩、河马、西伯利亚羱羊等动物所进行的游戏活动的观察结果。本文作者则叙述了他对大象、熊猫、牛、羊、猴、虎、狮、黑猩猩等进行观察后所获得的材料。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自身的观察,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进入分析探讨。两文作者由于掌握了大量的观察材料,所以,对动物的游戏行为,就能够作出有一定说服力的分析。其次是比较分析法。课文将有关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一一进行比较分析,辨明它们的相异和相同之点,揭示它们内在的关系。并且通过分析,指出这四种假说的共同缺陷,提出今后新的研究方向,给人印象深刻。本文作者则特别将野生动物的玩耍与动物园里的动物的玩耍对比分析,揭示出两种“玩耍”的本质区别:野生动物成年时没有游戏,幼年时的游戏是为了将来的生存;动物园里成年动物的玩耍,是一种变态的行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篇文章都着重通过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的比较分析,力图以此揭示出动物行为的心理意义。

这两篇文章还启示我们,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课文对于各种假说的叙述,都是极有分寸,例如介绍锻炼说,“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课文用了“似乎”“好像”这样的修饰词语,在没有准确的证据之前,不作肯定的判断。本文作者也是如此,对于熊猫的玩耍,作者没有深入探讨,于是实事求是指出:“这些对其长大后起什么作用呢,目前正在研究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相信将来会得到答案的。”本文作者还一方面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成年动物没有游戏,但是又不抹煞那些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例如成年黑猩猩的表演,并提出问题让读者思考:“难道这只是玩耍吗?还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恐惧感而故意作出的姿态?其真正含义不得而知。”

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有人文精神和献身精神。科学家为了获取第一手观察材料,有时要去北极探险,有时要去荒漠远行,有时要赴大洋穿梭在惊涛骇浪之中,有时要深入密林潜伏在老虎狮子身旁,随时都可能为科学献身。而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安康。课文通过动物行为的研究,启示人类,为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用平等的精神对待动物,对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而本文作者通过对关闭在铁笼中的动物的变态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联想到当今封闭式教育的危害。

训练提高

1.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用得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①在北极地区的冰雪陡坡上,一群北极渡鸦发出欢快的聒噪声。

②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③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④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⑤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

⑥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英国动物生态学家罗伯特· 亨德指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如此复杂的行为,甚至要给这种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不容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⑥⑦

2.分析下面句子在结构上的特点,然后仿照它的格式造一个句子。

①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井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

答:

②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答:

3.推敲下面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这些动物是在游戏!井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动物游戏和儿童游戏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答:

“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请根据课文说说它“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具休表现。

答:

③“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句中所说的“某种调剂和补偿”具体指什么?

答:

④“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说说生物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省能量”?

答:

4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答:

 

    5.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

   答:

 

6.文章在结尾写道:“亨德和所有研究动物游戏行为的专家都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请说说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你有什么新的建议?

答:

 

7.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变幻多彩的地球          陶世龙

不同料子做成的衣裳,穿在身上,有的凉爽,有的暖和。

地球也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变易。地球特有的大气、水和生物,使它成为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色彩丰富的行星。

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 °C所需的热,足以使3 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 °C。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了,而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又太冷了。宇宙飞船便可经历这种奇妙的境界,飞船在阴影处的温度可低到接近-273 °C。在高空,尽管还未飞出大气圈的外层,但那里空气已稀薄到接近地面上人工制造的真空,不能起到吸热保暖的作用了。

空气中含的水蒸气多,吸热能力就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得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冰雪所掩盖,穿起了白色的衣裳。

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植树造林、合理密植就是在加紧织造绿色的衣裳;修水库、扩大水田则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这些工作的结果又都使黄色的衣裳逐渐减少。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将要进行。在宇宙飞船上天以后,我们对那看不见的最重要的地球的外衣──大气,也将了解得更清楚。将来也有可能控制它、改造它。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请在下面句子的括弧中,根据指定的要求填上适当的词语:

A. 不同料子做成的衣裳,穿在身上,有的    ),有的暖和。[填“暖和”的反义词]

B. 地球也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       ),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变易。[填“五颜六色”的同义成语]

C. 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       )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根据语境填上适当成语]

D.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得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    )更超过了(     )。[在括弧内填上意义相反的词语,使句子生动形象]

(2)地球穿有哪些衣裳?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它为什么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读完全文,请你填充下表:

衣裳名称

特征

作用

原因

 

 

 

 

 

 

 

 

 

 

 

 

 

 

 

 

3)比喻往往使表达形象、生动,使人印象深刻。作者是如何具体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请你也以地球为对象,造一两个比喻句,力求有一点新意。

 

4)请你扼要谈谈读了这篇文章的体会?


解析与答案

1.解析:准确,是说明文对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体会准确的说明文语言,有助于提高我们思维的精确、严谨。分析语言是否准确,要看其是否注意了分寸,是否合符逻辑,是否合符语境,是否清晰明白地反映了事物。①用语不准确。“聒噪,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属贬义,用于此处与“欢乐”的游戏娱乐气氛不符。②三个“最”用得准确,而且其先后顺序也很恰当,形成一种由因及果的递进关系,因为“复杂”,所以“难捉摸”,因为“难捉摸”,所以“争论最多”。③用语不准确,因为下面的分类仅“单独游戏”可以说是按“形式”,而“战斗游戏”、“操纵事物游戏”是从游戏的内容来说的。④看似矛盾,其实用语准确。“厮打”言其游戏的逼真,战斗的激烈;“亲密”言其极有分寸,配合默契,绝不伤害对方。⑤ “一定程度”四个字使说明有了分寸感,从而更加确切。⑥有了“似乎”“好像”,说明这是一种猜测,还不是科学的结论。⑦“甚至”一句准确地说明问题的难度之大。因为“下定义”是一种很常见的普通的研究方法,它只要求捕捉到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点。现在连这一点都弄不清楚,这就足可说明其难度之大了。

答案:C

2.解析:这道题涉及句法知识的分析和应用,有助于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答案:①第一句“吃惊”之后的宾语用一个短句,有助于表示惊讶的语气。第一句“并不是……,而是……,是……”是一个正反对照的肯否复句,在论辩性的文章里,为了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常常用到这类语句。造句略。

②这里用了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第一个问句是总提;第二个问句,将第一个问句的内容具体化;第三句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造句略。

3.解析:评价阅读水平的高低有这么一条,那便是能否将抽象性概括性的的词语形象化具体化,反过来,又能否将形象性的具体的词语抽象化概括化。这是思维深化的表现。本题涉及的都是抽象性词语。第①题、第②题要求我们懂得文章前后照应的常识,它的答案都在文章的结尾。第③题、第④题要从上下文去揣摩,检测我们的语境意识。

答案:①相似的特征表现在“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②“游戏行为有点像体育运动,有点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③“某种调剂和补偿”就是下句所讲的“在生理上、心理上”放松,以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④可以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行为”等方面节省能量。

4.解析:本题旨在将文中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只有通过这样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

答案: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创造性和想象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5.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思考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我们科学思维的方法。

答案: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

6.解析:这也是一道探究思考题,有助于培养我们自觉地探讨和摸索科学研究的方法。答案中提出两点仅是举例而已。

答案:第一、文章说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这样的观点究竟是不是正确呢?显然有待动物生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第二、文章说“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从这段文字看出,现在对动物游戏的研究还停留在观察、揣摩、推测的层面,缺少真正的科学研究的手段。这也是下一步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7(1)解析:本题旨训练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地选用词语。

答案:A.凉爽。B.绚烂多彩。C雪中送炭(必须与“火上浇油”构成反义)。D.收入、支出。

2)解析:本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答案:

衣裳名称

特征

作用

原因

蓝色的衣裳:海洋湖泊

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当阳光强烈时,把大量的热吸去,起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

黄色的衣裳:沙漠或半沙漠地区

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大气

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

能起到吸热保暖、调节温度的作用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含的水蒸气多,吸热能力就强

白色衣裳:雪

1)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

2)冬季穿上白衣裳的地区更多。

白净、温度低

使温度更低

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

3)解析:说明文在不影响准确地表达语意的前提下,也力求语言的生动形象,比喻则是常见的说明方法。

答案:第一问:本文把海洋湖泊河流比喻为绿色衣裳,把沙漠比喻为黄色的衣裳,把空气比喻为地球的外衣,把雪比喻为白色的衣裳。根据它们颜色和作用设喻,把道理既说得通俗明白,又形象具体。第二问:略。

4)解析:此题旨在启发我们,读书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答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像一个巨人一样,从太空中来看我们这颗星球,发现她披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变易”。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也许觉得我们的地球──人类的家园更加可爱了。那么,就请你以实际行动,好好保护她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物游戏之迷 娟
动物游戏之迷1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学而时玩之:动物们的玩耍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揭秘动物奇特性行为 倭黑猩猩姿势与人类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